国外信息行为模型分析与评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模型论文,国外论文,评价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G201
1 问题的提出
信息行为(information behaviour)是人类在现实世界中进行生存、生活、工作、学习和交往等活动所必需和必然产生的行为。情报学领域的信息行为,一般是指当信息用户有了确定的信息需求时,以各种方式对所需求的信息进行寻求、传递和使用的行为。其中,信息的寻求行为(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ur)作为信息行为的“下位概念”,是指用户在信息寻求过程中的所有活动。
信息行为研究源于对信息用户的研究。从图书馆学情报学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信息行为研究是用户研究,尤其是用户信息需求研究不断深化的结果。
在计算机技术应用与普及之前,专业情报人员在用户需求与信息利用之间充当了中间人的角色;在计算机应用的早期阶段,用户信息需求及其实现仍主要依靠专业情报人员来解决,但有条件的科技人员已开始亲自使用新的技术手段来进行信息的寻找;计算机的普及以及网络技术(尤其是后者)的迅猛发展和应用,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及便利的检索手段,信息用户必然地从信息检索的“后台”跃入“前台”,成为信息的积极主动的寻求者。因此,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尤其是信息寻求行为的研究成为情报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2 国外信息行为研究理论介绍
在借鉴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国外学者们提出了多种情报学领域内的信息寻求理论、概念、框架结构及模型,在此对几种有代表性的信息行为模型进行概括性介绍。
2.1 德尔文的“sense-making”理论
关于德尔文(Dervin)的sense-making理论,中文一般译作“意义构建”理论。“sense-making”在汉语中没有完全对等的语词,直译即为“意义理解”,德尔文也曾将“知识”作动词使用来解释其含义,即“知道并认识”。在本文中,我们仍然延续“意义构建”这种提法。
该理论的模型最初由三个要素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德尔文“意义构建”理论的三要素模型
这三个要素是状态(situation)、差距(gap)和使用/帮助(use/help),后者也可用结果(outcomes)代替。“状态”被限定在特定的时空中,反映了问题提出的背景;差距(Gap)可以理解为个体认识上的一个缺口,是个体认识上“不确定性”的体现;“使用或帮助”是指问题得到解决后获得的结果。这种由状态——差距——使用(帮助、结果)的三角形顺次构成的一个过程被德尔文称为“意义构建”。
后来该模型又进一步演变为4个要素(如图2所示)。即在图1所示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组成要素——桥梁。在此,“桥梁”作为一种手段起到了弥合“状态”与“结果”之间的“差距”作用。由初始状态到获得结果就是经历了一个sense-making过程,这一过程可以重复进行。
图2 德尔文“意义构建”理论的四要素模型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德尔文的“意义建构”理论:首先,该理论把个体的人置于时空的背景(situation)之下,并认定他在现实的世界中不时地要遇到认识上的差距(gap),只有借助于信息寻求与利用(bridge),才能获得理想的认知结果(outcomes),从而进入新的认知状态(situation)。由此可见,信息寻求作为桥梁的作用在模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2 埃利斯(Ellis)的信息寻求行为模型(见图3)
埃利斯(Ellis)在对各类社会科学家个体信息搜寻模式(information search pattern)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信息搜寻活动的6个特征(feature)。与其他信息寻求行为模型不同,他使用了“特征”来代替信息搜寻活动的各个阶段。
这些特征的命名和定义如下:
● 开始(starting):用户在寻求信息时最初所具有的“特征”。此时用户泛泛地发现与新领域或新主题相关的文献,希望藉此判别出可以开始研究的关键性文章。使用的手段或方法如:向同事或同行进行询问。
● 联接(chaining):通过已知资料的脚注、参考文献,或通过引文索引对相关的“条目”进行“前向”搜寻。
● 浏览(browsing):对一个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半直接、半结构化的查询”。其作用一方面是熟悉信息源,另一方面是区分信息源。
● 区分(differentiating):利用已知信息资源的区别,对信息源进行筛选。既可针对不同类型的信息源,也可针对同一信息源的不同类型信息来进行。
● 跟踪(monitoring):通过(定期地)关注特定的信息源,保持最新信息的获得和最新意识的查找。
● 采集(extracting):在特定的信息源中有选择地识别出相关资料。
● 证实(verifying):检查所获得的信息的精确性。
● 结束(ending):通过最终的查找,进行最后的加工(补遗)。
图3 埃利斯信息寻求行为模型
显然,从“开始”到“结束”就是一次信息寻求的过程。“证实”是该过程的倒数第二个阶段。“采集”显然也是在特定的查找行为(如浏览)之后,但与“浏览”、“联接”、“跟踪”这些同种类的信息行为不同,也与“区分”行为不同:“浏览”、“联接”、“跟踪”是信息寻找行为,“区分”是信息过滤行为,而“采集”被看作是对信息资源采取的行动。
需要说明的是,从“开始”到“采集”的6个特征在信息寻求活动中,并非必然地以特定的顺序发生或者必然同时发生,如何发生要取决于个人的信息需求模式在那一时点所处的特定状况。
2.3 库尔斯奥(Kuhlthau)的信息寻求过程模型
库尔斯奥关于信息行为的研究,构筑在凯利(Kelly)的“个人建构理论”(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基础上。“个人建构理论”描述了个体在获得信息后引起“智识”的增加,并同时经历情感上的连续变化。库尔斯奥模型的基本假设是:同信息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确定性情感”引发了用户的疑惑和气馁,但随着查找的进行和相关资料的获得,用户情感随之发生变化:用户信心增强,原来的不确定性情感得到减轻,开始感到满意,有了方向感。
其模型的各阶段包括开始(initiation)、选择(selection)、探查(exploration)、形成(formulation)、收集(collection)、结束(closure)6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任务初始化阶段,这一阶段需要用户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上,对指定的任务进行理解,并归属到一个可能的主题,此时情感上处于因不确定性引起的担忧上。
第二阶段是用户对主题所进行的选择,即主题的确定,此时的情感是迷茫中带有些许的兴奋。
在第三阶段,随着对主题有了概括的了解及对要点的初步掌握,用户可能开始了新的疑问甚至是恐惧,此时还不能精确地表达信息需求。
在第四阶段,即形成阶段,由于从信息中明确了主题的要点甚至产生了更深刻的联想,用户的情绪变得乐观,对任务的完成充满信心。
在第五阶段,通过对信息的进一步寻求、确定及扩充,用户开始了对相关信息的组织活动,此时完成任务的信心及能力增强,兴趣开始增加。
第六阶段是查找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即信息查询处于收尾阶段,此时用户对主题可以进行个人化的综合性思考,情感开始处于放松状态,充满满足感。
与埃利斯不同的是,库尔奥斯理论为信息检索过程的各个阶段赋予了思想和情感,从而确立了他对信息行为进行现象学研究而不是认知科学研究的观点。
2.4 威尔逊(Wilson)的信息寻求行为模型
英国情报学家威尔逊教授早在1981年就提出了自己的信息寻求行为模型,如图4所示。该模型建立在两个基本主张上:一是信息需求并非是最原始的需求,而是源于更为基础性的需求——即心理、认知和感情三方面的需求,其中每一种需求又处在不同的背景(context)——个人、社会角色以及环境的背景之下;二是在寻求可以满足需要的信息过程中,需求者可能会遇到来自于同样背景之下的不同障碍。
图4的右侧与埃利斯信息寻求模型的各个检索阶段相对应。这样,可以相对表示出信息需求与信息寻求行为之间的影响因素。
上述模型经过修正,变成了图5所示的信息行为模型。该模型认为信息寻求行为是个体信息需求的结果,即用户为了实现对所需信息的获取,必须对正式和非正式(如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信息资源进行检索。成功的检索意味着用户找到了满足其需要的全部或部分信息,失败则意味着未找到所需信息或不满意于所找到的信息,因此要重复查找的过程。
1996年,威尔逊在1981年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再次修订。这次,他已不再局限于情报科学的研究领域,而是把信息行为视为交叉学科来进行研究(见图6)。
图4 威尔逊信息寻求行为模型(1981年)
图5 修订威尔逊信息行为模型(1981年)
图6 威尔逊信息行为模型(1996年)
从上述模型中可以看到,其研究的内容已经涉及到了决策、心理学、创新、健康交流问题以及消费者行为领域。与1981年模型相比,信息需求仍是一个中心的问题,不同的是原先的“障碍”在这里由“干扰变量”所代替,有三个相关的理论出现在此模型中,它们是:压力/适应(stress/coping theory)理论、风险/报偿(risk/reward)理论和自我能效(self-efficacy)理论。压力/适应理论提供了为什么一些信息需求没有引起查找行为的可能性解释;风险/报偿理论有助于说明一个确定的个体更偏好使用哪一种信息源;体现“自我效能”的社会学习理论则描述了个体如何从事能使自己获得成功的信息行为。
3 对国外信息行为模型的简单评述
3.1 研究的角度
在以上4个模型中,德尔文的模型与其他模型具有明显的不同,在此我们不妨把其定性为“从信息论的角度”对信息行为进行的描述。我们已有这样的共识:信息即负熵、其功能在于减少不确定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的获取及利用正是起到了减少人们认知上的“不确定性”的作用。
埃利斯与库尔斯臭的模型可被视为“从信息检索的角度”对信息行为问题进行的研究。他们的模型都经历了有“开始”、有“结束”的完整信息寻求过程,所不同的是前者围绕信息源展开信息寻求,而后者是从“问题”出发,将情感变化过程融入检索的各个阶段。
威尔逊的早期模型应该是我国学者最为熟悉的模型,在此我们可以将其描述为“从情报学角度’探讨信息寻求行为的模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把信息需求、信息交流乃至信息的加工和利用过程都囊括在信息寻求模型之中,因而使人们能更清楚信息寻求行为的背景、环境和影响因素。
3.2 研究的内容
由于各模型的研究角度不同,因而研究的内容必然也不尽相同。德尔文模型把信息的寻求及其结果看作是搭建个体(信息用户)认知缺口(差距)的一座桥梁,并认为在一次完整的信息寻求过程中,可以包含多次认知缺口(差距)的“弥合”,因此,德尔文的“意义构建”理论已使信息行为研究进入了认知领域。
而埃利斯和库尔奥斯的理论,由于集中在信息寻求的具体过程,涉及到了具体检索步骤和检索方法,因而体现了情报学领域的研究范畴。如果说前者把信息寻求行为看作是以发现所需信息源为目的的话,那么后者则体现了在信息寻求行为过程中,伴随着“任务”主题的逐步理解,最终查找到所需信息。
威尔逊的模型侧重于信息寻求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且他不仅在情报学领域对信息寻求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同时,也借鉴了多种学科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来深入探讨信息寻求行为的“干扰变量”。
3.3 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在德尔文的模型中,信息需求的产生同个体现实所处的认知结构(状态)密切相关,更确切地说,是与认知上的不确定性密切相关。而信息寻求和信息使用结合在一起,作为一座桥梁,帮助个体实现由认知上的“不确定性”向“确定性”转化。用“复杂系统”的观点来看,信息行为的研究已经超越了情报学学科的范畴,而被置于更为深刻的背景之下。
埃利斯对信息寻求行为的研究,建立在各学科领域研究人员进行信息寻求活动的规律上,在情报学领域内,他对信息检索过程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对检索的步骤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微观分析。
库尔斯奥模型对信息行为的研究严格说来也是在微观的层次进行,但他借鉴了许多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强调情感作用的背后,不难发现是植根于认知上确定性的增加,因而事实上,他已把个体对信息的需求与其现有的认知结构联系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说,德尔文的“意义构建”的思想已开始被他融入到信息检索的实践中。
威尔逊的模型将信息行为同信息需求及信息的交流和使用联系起来,所不同的是他将研究的背景始终放在情报学研究领域。尽管在研究中引入了其他学科尤其是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但都是为了解释和说明信息寻求行为的影响因素。
3.4 研究的方法
德尔文的“意义构建”理论,在情报学领域内是被作为“元理论”来看待的。所谓“元理论”,可以简单定义为“对构成某一知识领域理论框架的依据所进行的分析和认识”。由于“意义构建”理论不仅涉及到波普尔的“世界3”,也涉及到世界2,因此,其研究问题的方法可以纳入哲学的范畴。我们有理由这样认为:“意义构建”理论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奠定了信息寻求行为的理论基础。
埃利斯与库尔斯奥的理论都是建立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的,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两者也在某些方面体现了明显的区别,如:①前者的信息用户是指科学技术人员,显然他们了解并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检索技能,其信息需求相对而言是比较明确的;后者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学生,显然其专业知识与能力都有限,信息需求在开始时并不很明确,而是在后来的检索过程中逐步得到明确的。②埃利斯的研究方法与传统的情报学检索方法相同,注重检索过程的各个步骤;而库尔斯奥的方法则借鉴了心理学、认知科学方法的研究成果,在检索过程的各个阶段都对思想、情感和行动进行关注,并突出强调心理情感的作用。
威尔逊的模型从一开始就关注了信息寻求行为产生的根源——信息需求,并对信息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类。这些影响因素可以构成信息需求行为的障碍,贯穿于信息寻求的各个阶段。在其后来的信息行为模型中,他又进一步对信息需求与信息寻求行为的干扰变量进行了多学科的分析和探讨,并引入了激励机制。我们可以认为,威尔逊是采用“交叉学科”的方法进行信息行为的研究。
4 结语
通过对以上4种国外信息行为模型的简单介绍及分析评价,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信息行为的研究包含了信息需求、信息寻求以及信息利用等内容,研究的方法也并非局限在情报学领域内,而是涉及了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等学科范畴。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对人们信息获取方式的影响不断加深,这种跨学科的信息行为研究将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