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外二科泌尿儿科 广东广州 510080)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尿道下裂术后改良型护理支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到2017年9月期间行尿道下裂术治疗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传统护理支架,给予试验组患儿改良型护理支架。比较患儿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并对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患儿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试验组更少,数据对比P<0.05。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试验组更低,数据对比P<0.05。结论:小儿尿道下裂术后护理中改良型护理支架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明显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小儿尿道下裂术;改良型护理支架;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3-0300-02
尿道下裂是男性尿道开口位置异常的先天缺陷,其尿道口可分布在正常尿道口至会阴部的连线上,多数患者存在阴茎向腹侧弯曲的情况[1]。尿道下裂是小儿泌尿系统中常见的畸形,其临床治疗主要是采用手术治疗方式,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但根据患儿手术后的恢复情况,其容易出现各种不良情况,导致其恢复效果受到影响。本研究对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应用改良型护理支架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5年8月到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行尿道下裂术治疗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年龄3~11岁,平均(4.15±0.87)岁,其中阴茎头型13例,阴茎体型10例,阴茎阴囊型4例,会阴型3例。试验组患儿年龄2~11岁,平均(4.08±0.79)岁,其中阴茎头型14例,阴茎体型8例,阴茎阴囊型4例,会阴型4例。患儿基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传统护理支架,传统支架的主架由两根直径为0.8㎝的弧形不锈钢条组成,在主架之间用5根长度为0.8㎝的不锈钢条进行等距离焊接,其中两根要置于主架边缘以完成封口处理。患儿在应用传统支架时保持仰卧位,将支架置于患儿腹部上,并让支架的前端位于脐部正上方。将尿管经支架末端的直钢条上方穿出,确保患儿的会阴部伤口和尿管处于支架的保护下,为患儿盖上被子以起到保暖作用。
试验组采用改良型护理支架,其主要是在原有支架的基础上将两侧弧形钢条更换为空心不锈钢钢管套叠的钢管,支架的整体大小不变,其中钢管直径分别为22㎜和25㎜,用管套将两根钢管拧紧,每隔3㎝在管上开1个小孔,根据患儿体型对高度进行合理调节,确保支撑效果和保暖效果,横钢管的位置在末端5㎝处,这样能够确保引流管穿过后不会受到影响。根据实际情况,改良后的护理支架为全弧形设计,其能够有效防止尖角对患儿造成损伤,确保患儿的安全。在使用改良后支架时,患儿同样保持仰卧位,将支架放于患儿腹部上,前端处于腹部正上方,其它处理与对照组保持一致。实际护理中两组患儿的保暖情况应根据实际天气完成,避免温度过高导致患儿的恢复受到影响。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对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其中并发症主要以尿瘘、尿道狭窄和排尿乏力疼痛为主。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完成,用百分率和(x-±s)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组间对比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儿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患儿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试验组更少,数据对比P<0.05,见表1。
3.讨论
尿道下裂是儿科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其主要以尿道口异位、阴茎下弯和包皮异常等为常见症状。根据临床研究,尿道下裂主要是因为患儿在孕期时阴茎筋膜和皮肤未能正常发育,导致尿道沟融合不全而出现尿道下裂,也可能是因为尿道海绵体发育不全所致[2]。但临床研究发现很多尿道下裂患者的病因并不明确,其可能是多因素参与所致[3]。手术治疗是尿道下裂的有效治疗方式,但患儿治疗后的恢复容易因各种因素受到影响。因此,在患儿手术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其有效的支架固定,确保其术后正常恢复。
护理支架是尿道下裂术后的常见护理装置,其主要是用以保护患儿的手术部位,防止其受到损伤。传统的护理支架在临床上的应用时间较长,但在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传统支架的缺点让其应用受到限制,其中首先是患儿体型较胖时难以正常活动,其次是容易出现尿管扭曲和堵管的情况,再者时支架的稳定性较差而容易影响尿管的正常使用[4]。改良型支架是在传统支架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的一种支架,其相对于传统支架而言能更好地满足不同体型患儿的实际应用要求,并且能够有效保证尿管的正常运行,另外还能增强支架整体的稳固性,避免患儿动作过大而导致支架的使用受到影响[5]。
本研究对小儿尿道下裂术后改良型护理支架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患儿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试验组更少,数据对比P<0.05。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试验组更低,数据对比P<0.05。综上所述,小儿尿道下裂术后改良型护理支架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雪杰.预防性护理干预在尿道下裂患儿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24):4561-4562.
[2]孟利霞.改良型护理支架对小儿尿道下裂术后护理的效果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7,23(04):188-189.
[3]周会群.小儿先天性尿道下裂行尿道成形术后的护理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11):1519-1520.
[4]王小英,张文玲,赖伟红,霍斯文,何旋.拱形不锈钢支架的制作及在尿道下裂矫正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4):2293-2294.
[5]王秀艳.小儿尿道下裂术后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控[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1):1393-1394.
论文作者:饶艳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支架论文; 患儿论文; 尿道论文; 术后论文; 小儿论文; 阴茎论文; 并发症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