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江[1]2016年在《我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对非洲经济合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非洲拥有54个国家和地区,约10亿人口。中国对非洲经济合作是当前世界“南南合作”的典范,中非双方经济互补性很强,市场巨大,前景广阔。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巩固和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投资非洲是实现我国工业原材料和能源的国际战略布局以及扩展我国资本的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中国企业在非洲开展合作的行业领域不断拓宽,由传统的农业、采矿业、农产品深加工、制造业向金融业、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建筑业等逐步拓展,几乎涵盖了所有行业部门。因此,研究中国对非洲的经济技术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非洲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增加。同时,非洲丰富的能矿资源,低成本的劳动力,以及巨大的市场潜力也吸引了我国众多国际承包工程企业在当地投资。在中国企业对非洲经济合作过程中,承包工程企业是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在非洲直接投资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非洲发展银行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非洲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大陆,其巨大的开发潜力吸引了众多外国投资者的目光。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安全风险、国际竞争压力增大、对当地市场环境不熟悉、法律制度与监管制度的不完善、经济政策缺乏稳定等情况,导致部分在非投资企业易蒙受损失。尤其是2010年以来,受全球性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国际承包工程市场形势严峻,特别是传统的国际承包工程企业业务竞争越来越激烈,行业发展已进入了转变发展方式的新的关键时期。如果不在新一轮产业调整中率先有所作为,就极有可能被淘汰出局。因此,我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在实施传统的国际承包工程业务的同时,也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参与对外经济合作。本文研究的重点是我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对非洲经济合作的影响因素和绩效评价,以助力企业抓住当前对非投资良好的发展机遇,适应新形势,发展与工程承包业务相关联的投资项目,逐步形成对外投资合作与主营业务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局面,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对我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对非洲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础和前人研究进行综述;对研究的各要素,如研究的领域、特征、范围作出了界定,确定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其次简要分析我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对非洲经济合作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归纳比较、统计分析其总量特征、境内主体特征、区位特征、行业特征等方面特点,为后续进一步分析奠定基础。再次是通过定量的方法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对非洲经济合作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揭示现阶段我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对非洲经济合作的发展规律和特点。第四是进一步归纳出我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对非洲直接投资的主要模式,包括市场进入模式、经营模式、投资模式、融资模式、管控模式等,分析其外部条件和内在机理,提炼规律指导实践。第五是开展我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对非洲经济合作效益的评价。通过对评价指标的初选、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指标的检验和优化问题的研究,结合这类企业的特殊情况,提出对非洲经济合作效益评价体系,并开展实证研究,分析我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对非洲经济合作效益差异及其原因。第六是通过对江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对非洲经济合作的案例分析。以该公司为例,分析其演进历史和趋势,剖析其对非洲经济合作的管理模式及其效果,提出优化对策措施。最后,从国家扶持、行业引导政策、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提出我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对非洲经济合作的发展对策与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选题角度创新。根据对以往文献的搜集整理,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中国企业对非洲直接投资的研究多集中于宏观的投资动因、投资阶段、投资产业的分析,较少涉及针对某个特定行业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分析,而且在视角上,多以非洲为单一的整体的研究对象,较少从在非洲经营的中国企业的角度来进行研究。本文选题角度与其他类似研究有所不同,文章选取我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对非洲经济合作进行分析,具体研究了其总量、境内主体、区位和行业特征,影响因素、合作模式以及效率评价。这在现有的研究中是比较少见的。(2)研究方法创新。将非洲54个国家按承包工程营业额排名情况分为四个层次,综合考虑了五个方面的影响因素,选取了有代表的二级和叁级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法对我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对非洲经济合作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从11个指标中挑选出了8个指标,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展开对我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对非洲经济合作效益的评价,通过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的实证分析,找到了该类企业提升经济合作效益的关键变量,对于相关企业对非洲经济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3)提出推进我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对非洲经济合作的新思路和举措。对这类企业对非洲经济合作的影响因素、主要模式、效率评价做了整体性、深层次的思考,剖析了江西国际公司案例,从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政策支持,到行业层面的规范引导,再到企业层面的提升素质,从制度、组织、人员素质、风控等方面提出符合实际并具有操作性的具体措施。论文立足对非洲经济合作实践,探讨了各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借鉴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将国际投资、发展经济学、工程管理等前沿理论吸收进来,力求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相关研究空白。我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对非经济技术合作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方向,研究范围的广泛性、数据获取的艰巨性、研究资料的稀缺性都使得论文的研究与预期的设想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看来,论文研究的不足和值得继续研究的地方主要存在以下叁个方面:(1)非洲信息收集相当不易。对非洲经济合作和直接投资需要大量的一手资料和数据。由于这两方面在当前还属于一个较敏感的话题,其数据透明性一直比较差,所以论文在研究过程中也难以获取中国对非洲经济合作和直接投资的深度数据,只能获得部分工程承包和投资数据以及间接资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论文质量。(2)由于研究时间和研究资料的局限性以及部分数据的时滞,对目前中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对非经济技术合作的认识尚显肤浅,对其特征和趋势还有待更深入的分析、理解和研究,这可能导致论文在微观研究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3)本文研究样本主要集中于中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对非经济技术合作,没有对其他全球或亚洲国家对非经济技术合作的企业的样本加以搜罗,以致于无法确切指出所有非洲外国投资企业的实际状况。笔者希望能抛砖引玉,激起更多的先学后进能针对这类议题作更多、更广、更深的研究,为我国企业提供一盏走进非洲的明灯。
王亦武[2]2002年在《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对外承包工程作为融国际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国际经济合作方式,是党中央提出的“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我国经济的发展动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和地区市场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在产业分工、资金来源、项目结构、承包方式、经营战略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对各国承包商的综合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客观地看待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的发展现状,并通过对该行业体系的组成诸要素进行改革、创新,提升系统诸要素的自身功能,改善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以提高这个系统的整体运转效率,从根本上加强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的整体竞争力,是当前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研究了我国对外承包工程领域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论述了我国承包商通过培育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建立广泛战略联盟来提高整体市场竞争力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并就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如何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来推动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林涛[3]2012年在《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失败项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表现为不断快速扩大业务规模,不断拓宽合作领域,稳步提高项目档次,逐步优化经营主体并不断多样化的合作方式。中国承包商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越来越受关注,对外承包工程已成为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要形式之一。与此同时,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不断曝出失败的案例,而国内对于对外承包工程失败的研究却非常少。本文结合作者的工程实践及调研资料,在阐述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相关知识对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失败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从不同行业选取了30个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失败案例,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和失败学的知识,采用案例分析法从投标报价、合同管理、内部管理、风险管理、沟通管理五方面展开了讨论,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如下5条结论:(1)影响对外承包工程失败项目最大的因素是投标报价因素,因此,企业要加强投标报价管理,在合理报价基础上提高中标率;(2)做好合同管理,抑制不公平行为的发生;(3)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4)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加大风险识别及应对力度;(5)企业应提高沟通管理水平,加大沟通协调力度。最后,论文在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失败项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发展的7条政策建议:(1)发挥我国的资金优势,扩大在相关地区的业务规模;(2)转变经营模式,扩大高端市场份额;(3)发挥企业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4)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业务发展;(5)区域化和本地化经营;(6)大力发展国际工程咨询服务;(7)加强人才的培养和积累。本文的研究对我国对外承包工程项目的实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对企业总结教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林涛[4]2012年在《浅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发展策略》文中提出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持续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大力发展对外承包工程产业,对深化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国际工程承包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对
吴滨[5]2008年在《基于全球视角的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是科技部国家软科学课题“国有大型企业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政策与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06GXS2B040)的子课题成果。国际工程承包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集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等于一身的综合载体。我国的国际工程承包业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二十多年以来,国际工程承包业发展迅速。大力发展我国的对外承包工程产业,有利于加快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发展的进程,有利于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增强国际竞争力。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要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不但要对各个地区的市场有深入的研究,对于整个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现状以及其发展趋势应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判断。本文力图通过数量分析对于全球国际工程承包市场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分析,并尝试对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总量变动因素进行了初探,并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肤浅的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为:⑴对国际工程承包产业理论进行了总结与提炼;⑵通过对全球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对全球国际工程承包市场进行了多层面、多角度的分析,并探究了国际工程承包产业的发展决定因素。从总量上对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测度与分析;⑶对比全球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研究了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定性分析提出了发展我国国际承包市场的一些建议。
冷冬[6]2002年在《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的现状与问题》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在质上有了长足的进步。首先是企业竞争力明显提高,2000年有34家承包商跻身世界225家最大承包商行列,还有6家设计公司入围世界咨询设计公司200强。我国已进入国际工程承包世界10强行列。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的长期、持续、
唐华鑫[7]2011年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变化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持续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当前国际工程承包领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欧美日等国的大型承包商已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项目上形成垄断,中国企业在对外工程承包过程中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多数企业靠单打独斗,相互之间还存在着低价竞争的情形。此外,受到所在国政治、种族冲突、恐怖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面临的安全问题也日趋严峻。基于相关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以及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本文着重探讨对中国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趋势预测分析,完善其企业的竞争优势理论,以使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对促进中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甚至对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调整也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本文首先概述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以及现状与特点,集中研究中国国际工程承包的优势与劣势分析,分析在国际环境的变化下,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新旧变化。随着全球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国际工程承包在原有特点的层面上新增了许多亮点。全球各国仍然加大对本国国际工程承包业的扶持,相继采取各种措施和政策,使得国际工程承包业向着外向型经济迈进。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国际工程承包商的发展水平也是衡量一国工业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标准。在本文的第叁章中,从微观角度分析企业如何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发展产业集群用以稳固其核心竞争能力。在开展国际工程过程中,对东道国人力资源的利用将势必成为企业发展的毕竟之路。以国际工程承包龙头企业为例证,用以增强应对策略的说服力。本文第四章从宏观角度分析,在中国政府政策支持的前提下,同时以中国的国家竞争力为基础,不断开拓海外市场,然而金融危机的出现,让中国企业大步走出国门之后喜忧参半,本部分立足于宏观环境的营造,以使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获得长足发展。最后在研究了以上国际工程承包行业变化情况,以使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在探索中步步为营,最后提出了本文结论与展望。同时,基于成熟的管理系统,摆脱中国跨国承包中,存在的海外派遣难题,实行完善的本地化策略管理。由于本文观点的形成是在总结顶尖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经营基础上提出,实际可采用程度需要进一步验证,作者将立足于中国实际,对此问题不断加以研究。
王敏[8]2010年在《中国海外就业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发展海外就业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劳动力海外就业各种方式的现状、影响等各方面的分析,分别得出促进这几种海外就业方式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阐述海外就业的概念和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第叁章到第五章,主要研究以对外工程承包和国际劳务合作为代表的传统海外就业的历史和现状、问题和机遇,并提出了促进传统海外就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第叁部分是第六章,主要研究了离岸服务外包的现状与趋势,并且分析了它对世界经济和合作双方的影响,最后通过分析印度、菲律宾发展离岸服务外包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发展该产业的对策建议;第四部分是第七章,阐明了文章的研究结论和创新点。
金永梅[9]2017年在《我国对外工程承包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使得国际经济合作形式多样化,对外工程承包作为其中的重要形式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同国家和地区积极探索以对外工程承包业为基础的经济合作机会,将各自的比较优势在国际范围内进行展示,寻求彼此之间的优势互补,进行工程项目的承包与建设。此外,在对外工程承包市场不断扩大和发展的同时,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部分国家为保护本国市场,维持本国承包商的竞争优势,设置了各种壁垒,并提高了项目审核标准和工程质检要求,国际权威机构对工程承包企业的资格认证和检查也越来越严格。通过观察近年来我国对外工程承包的发展情况,作者了解到我国对外工程承包的整体发展态势较好,完成营业额和新签合同额两项指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完成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行业结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在进入欧美市场中常常遭遇技术和法制限制。在充分认识对外工程承包发展环境的前提下,可以看出对外工程承包的合理规划离不开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充分认识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影响因素,有助于在以后发展的过程中有的放矢,趋利避害,为进一步发展做好准备。本文首先利用文献分析法,了解了国内外有关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梳理了对外工程承包业的研究范围和结论,发现对外工程承包的研究历史较悠久,且涉及到竞争力分析、问题分析、风险防范等多个方面。然后简单介绍了工程承包的相关理论,其中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接着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介绍了我国对外工程承包的发展情况,分别从行业分布、市场分布和地区分布几个方面进行了说明,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带来了更多发展机会,也增加了市场风险。然后利用波特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市场需求和相关产业等层面进行了我国对外工程承包的竞争力分析,为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因此接着对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理论分析部分主要考虑了经济发展理论,劳动力迁移理论,汇率影响机制等,实证分析部分主要对代表性影响因素在1995-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展开了平稳性检验,回归分析,同时为了了解各解释变量的解释力度,对各变量进行了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估计。最后,在前文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指出我国政府应该提供完善的制度保证和良好的宏观环境,对外工程承包商会应加强对市场的监督与管理,发挥自身的桥梁作用,同时企业自身也应加强人员管理,优化承包市场的结构,各方应相互合作,共同推进对外工程承包的科学发展。
王亦武[10]2007年在《对外承包工程业拉动工程机械产品出口》文中研究表明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是工程机械企业的一个重要的客户群体,但是目前,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带动工程机械走出去的力度还非常不够。从2006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承包工程带动的机械出口只占到了出口数
参考文献:
[1]. 我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对非洲经济合作研究[D]. 杨江. 南昌大学. 2016
[2].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发展问题研究[D]. 王亦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2
[3].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失败项目研究[D]. 林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2
[4]. 浅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发展策略[J]. 林涛. 人口与经济. 2012
[5]. 基于全球视角的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研究[D]. 吴滨. 天津财经大学. 2008
[6].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的现状与问题[J]. 冷冬. 北京统计. 2002
[7].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变化及应对策略研究[D]. 唐华鑫. 吉林大学. 2011
[8]. 中国海外就业问题研究[D]. 王敏. 北京林业大学. 2010
[9]. 我国对外工程承包的影响因素研究[D]. 金永梅. 安徽大学. 2017
[10]. 对外承包工程业拉动工程机械产品出口[J]. 王亦武. 今日工程机械.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