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会考答卷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答卷论文,对策论文,高中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中历史会考是面向相关年级的全体学生,着重考核高中阶段历史学科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德育效果的水平考试,对推进素质教育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这些年来,在高中历史会考明显提高了对考生能力要求的情况下,浙江省历史会考的全省平均成绩仍保持稳定,这说明我省高中历史教学的水平在提高。当然,从这些年来的高中历史会考情况看,有些考生在答卷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也不少,最主要的有以下几方面:
1、历史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历史概念模糊、史实互相混淆。例如:将《第二次讨袁宣言》写成《第二次讨袁》、《讨袁宣言》、《讨逆宣言》,把中共“一大”答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共一大”,把革命统一战线写成“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爱国民主统一战线”,将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性质互相混淆,将土地改革运动与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互相混淆,等等。
2、不理解,死记硬背,不明其意,甚至张冠李戴,答非所问。例如:将建国初期三大运动答成“四五”运动、五四运动,将“双十协定”答成“双日协定”、“双十二协定”,将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内容答成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内容,把中共“八大”指出的国内主要矛盾写成“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个别的甚至颠倒答成“先进的生产力和落后的生产关系的矛盾”,把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政策,颠倒答成“地主交租交息、农民减租减息”,等等。
3、阅读、理解、判断、分析、逻辑思维、归纳总结、评价等能力比较薄弱,有的不会审题,看不懂题意,有的读不懂史料,不会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有的对史实不会分析,有的不会归纳总结知识要点,有的逻辑思维混乱,不按题意答题,东拉西扯乱答一通。例如:要求回答“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是怎样展开战略反攻和进行战略决战的?”有的考生却答成粉碎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有的考生只写了战略决战胜利的意义,而对战略反攻与决战的经过则根本不提。又如要求根据试题提供的材料分析重庆谈判的结果、意义,有的考生却详细写了“双十协定”内容,其余只字未提;要求回答“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有什么变化?”有的考生回答的却是“为什么变化”;要求回答“两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和影响”,有的考生却用大量文字叙述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经过,等等。
4、与历史相关学科的功底薄弱。例如:文字组织能力差,病句、破句多,重复繁琐,语不成文,错别字多,政治、地理的一些常识性概念模糊不清或不懂,等等。
针对上述这些问题,同学们在高中历史学习和复习过程中应采取什么方法加以解决呢?下面谈一些看法,供同学们参考。
1、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也是对同学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发展规律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优良传统文化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的过程,是培养同学们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感情的过程,是同学们学习历史上优秀人物的高贵品质,树立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国家富强而奋斗终生的精神的过程。所以,同学们学习历史,首先要明确学习的目的性和重要性,学习历史不仅仅是为了应考,更主要的是要通过学习历史懂得做人的道理,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素质;通过学习历史,还可丰富知识,扩展视野,不断提高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学习过程中,增强理解能力是提高其他能力的关键。因此,同学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系统把握中学历史课本中的知识体系和重点、难点、关键性内容,切忌死记硬背,“生吞活剥”。第一,历史基础知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掌握。要搞清楚哪是历史现象?哪是历史的实质?哪是规律性的历史结论?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如何?每一历史结论是怎样答出的?复习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时更应弄清其“是什么?”、“为什么?”(原因与条件)、“还有什么?”(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尽可能地深入理解分析,以形成理性的历史认识。第二,要从系统上理解,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课本中的知识结构体系,搞清楚每个基本历史事实在历史整体中所占据的位置,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及历史结论纳入学科体系之中,这也是提高自己综合归纳等能力的过程。
3、中国古代有句名言叫“才不如力,力不如不息。”“才”指才智,“力”指努力,“不息”是指有恒心,这句名言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恒心对于人们在取得成就方面的重大影响。同学们学习历史也要有恒心,学习的实际成效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学习要顺序渐进,应制订切实有效的学习计划,使自己能每隔一段时间就可达到一定的目标,以增强自信,激发自己的学习情感,提高学习兴趣,切忌平时不踏踏实实地学,而到考试前几天才匆匆忙忙临阵磨枪。平时要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习惯,逐步提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和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开阔自己的知识面,不但是历史学科,语文、政治、地理等其他学科的功底也要打扎实,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4、《高中历史会考标准》对历史会考的考试范围、考试方式、等第标准、考试的知识条目和要求等都有明确规定。因此,同学们在进行高中历史会考的复习时要重视对《高中历史会考标准》的学习,特别是对知识条目及其掌握程度的学习。记忆是历史复习的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在高中历史会考复习中,应该把列入考试范围的基础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可以采用一些适合于自己的符合心理学规律的记忆方法,如尝试记忆法——将需要记忆的内容读一二遍理解其意思后,就尝试着回忆,发现哪部分记得不好,再翻书,有针对性地去记忆,这比一遍遍地单纯重复读书记忆的效果要好,速度也更快。做练习是检查和巩固已学知识、及时发现薄弱环节的重要手段。复习资料在精不在多,可在教师指导下选用一、二种。做练习要遇难而进,遇到稍难或陌生的题目要先用心思考,不要急于翻看答案。此外,同学们在复习中也应熟悉各类考试题型和解题技能。如材料解析题是一种提供材料、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与提炼进行论证的题型,具有考查阅读、分析、知识迁移等能力的功能,同学们在答题时,读懂材料是前提,提取有效信息是关键,利用有效信息回答问题是目的。审题的顺序一般是先粗读材料,判断其基本内容和观点,再读求答项,然后按求答项要求再细读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教材的有关内容和观点,进行综合分析后回答;回答要紧扣题意,简明扼要。又如问答题是历史学科主观性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问答题的性质和要求,形式上可分为叙述、综合、分析、比较、评述、论证等不同的类型。解问答题时,首先要仔细审题,对题目进行分析推敲,正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确定答题的范围和内容,弄清答案重点,列出提纲,抓住关键的、本质的、主要的内容,先立主干,再添枝叶;写答案时要尽量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要点齐全、表述准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题目有几问则答案也应分几段。同学们还应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如复习和考试时既不能松松垮垮随便大意而影响学习效率和考试效果,也不能紧张焦虑过度而干扰、阻碍学习和思维活动;考前复习要有计划讲方法,不能疲劳过度;考试时紧张要适度,应保持头脑清醒,思维清晰敏捷,答题认真仔细快捷;如遇考试“怯场”或焦虑过度,一定要先冷静下来,使情绪稳定,焦虑缓解,将自己的学业水平充分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