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消化内科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方敏

新汶矿业集团中心医院消化科 271200

摘要 目的 探讨消化内科存在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为临床制定有效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本院消化内科 2016 年 3 月 ~ 2017 年 6 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 70 例,将其分为对照组( n = 35,常规护理) 、实验组( n = 35,人性化护理) ,分析消化内科护理安全隐患、护理服务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患者配合度差、依从性低、护理人员应急处理能力低等为消化内科护理的主要安全隐患。实验组接受护理干预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 评分分别为( 14. 06 ± 1. 25 分) 、( 13. 53 ± 2. 44 分) ,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19. 11 ± 1. 52分) 、( 19. 62 ± 2. 31 分) ( P < 0. 05) ;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总评分为( 92. 52 ± 2. 17) 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77. 63 ± 2. 21) 分,实施组护理满意度为 94. 29%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 14% ( P < 0. 05) 。结论 人性化护理的实施可促进消化内科的护理获得更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 消化内科; 人性化护理; 安全隐患; 不良情绪; 护理满意度

消化内科收治的患者多数病情复杂、病程长、具有传染性,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情绪波动往往较大,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 因此,消化内科临床工作过程中必须明确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给予患者科学的护理干预,保证患者安全,促进其疾病治疗获得理想的效果[1]。人性化护理指的是遵循“以人为本”理念,围绕患者实际护理需求实施高效、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模式[2]。既往研究表明: 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消化内科护理中,对促进护理服务质量整体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3]。本研究主要探讨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消化内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选择 70 例 2016 年 3 月 ~ 2017 年 6 月在本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者无意识障碍, 可良好配合治疗及护理; 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有精神性疾病,配合度差者。按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 2 组。对照组 35 例,男 21 例,女 14 例; 年龄 20 ~ 75 岁,平均年龄( 54. 3 ± 2. 5) 岁; 疾病类型: 胃溃疡 17 例,十二指肠溃疡 11 例,慢性胃炎 5 例,消化道出血 2 例。研究组 35 例,男 19 例,女 16 例; 年龄 19 ~ 74 岁,平均年龄( 55. 2 ± 2. 2) 岁; 疾病类型: 胃溃疡

16 例,十二指肠溃疡 10 例,慢性胃炎 4 例,消化道出血 3 例。2 组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通过全面分析及归纳总结发现,消化内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主要为: 患者心理状态较差,配合度差,易出现抗拒治疗、护理行为; 患者及家属安全意识薄弱,较易出现不遵医嘱用药、饮食等现象,增加了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护理人员应急处理能力较差等。

1. 2. 2 护理方法

1. 2. 2. 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①护理人员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全面 评估患者精神及心理状态,给予患者心理劝慰和疏导。②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严格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饮食,提高用药安全性,保证患者机体摄入营养均衡,减少并发症。通过口头或书面 形式为患者及家属讲解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注意事项,并在整个 护理过程中不断重复强调,避免患者遗忘。③环境护理: 加强环境护理管理,定时做好病房清洁、消毒、杀菌等工作; 及时更换床单被褥,将室内温度、湿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定时开门窗,保证 病房空气流通。

1. 2. 2. 2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 ①人性化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掌握其心理状态变化,鼓励、引导并耐心倾听患者主诉,然后 结合患者不良情绪、理解能力等给予其科学的心理疏导,应用成 功案例法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利用科学的心理疏导 方法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②人性化健康宣教: 在评估患者疾病认知程度的基础上,结合患者认知情况、文化程度等加强针对 性健康宣教; 在科病房走廊内设置意见箱,充分听取患者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育流程,丰富健康教育内容,定期进行随访,解答 患者提出疑问。③人性化环境护理: 在病房内适当放置有利于患者疾病康复、精神压力舒缓的盆景,同时可增添病房生气,给 予患者更多正能量,激发其对生活的渴望。④加强培训: 组织护理人员开展护理理论知识及操作的学习与培训,确保每位护理 人员均能熟练掌握专科护理技能,提升其自身业务水平; 制定应急预案,加强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管理。

1. 3 效果评估①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ilton Axiety Scale,HAMA) 评估患者焦虑情绪状况,量表共包括 14 个条目,总分反应焦虑程度。可能存在严重焦虑: 总分超过 29 分; 肯定有明显焦虑: 总分超过 21 分; 肯定有焦虑: 总分超过超过 14 分; 可能有焦虑: 总分超过 7 分; 无焦虑症状: 总分小于 7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9. 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用 ( x ± s) 表示 HAMD、HAMA 评分等计量资料,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 检验。以 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尔顿抑郁量表( Hamilton Dpression Scale,HAMD) 评估患者抑郁情绪状况,量表共包含 17 个条目。正常: 总分 < 8 分; 可能有抑郁症: 总分为 8 ~ 20 分; 肯定有抑郁症: 总分为 20 ~ 35 分; 严重抑郁症: 总分 > 35 分,得分越高表明情绪程度越严重; ②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调查表评估患者护理满意度,对主要满意、一般满 意、不满意 3 个等级进行评估。一般满意率 + 满意率 = 满意度。

2结果

1.1 2 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效果比较,见表 1。

3讨论

2.1 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文献指出: 消化内科护理风险较多,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因素主要为患者自身生理及心理机能较差、患者及护理人员安全意识

不足、护理人员业务水平较低、风险管控及护理制度不健全等。 既往研究表明,根据护理安全隐患实施科学护理干预对减少危险因素、提高护理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明确护理安全隐患的基础上,给予消化内科患者人性化护理后,在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变、护理满意度提高方面获得了较好效果。

3. 2 人性化护理模式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了护理服务的质量 与传统护理相比,人性化护理最大的特点为其在实施护理服务过程中,始终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力求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且具有整体化、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使患者在接受护理服务的过程中,能够真切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贴心服务和细致照料,使患者生理、心理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 人性化护理模式极具创造力,该种护理方式能够从患者生理、心理、精神、社会等诸多角度实施针对性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在消化内科患者护理中加强人性化护理,可使患者心理状态有更大程度的改善,在提高患者治疗及护理依从性,降低护理风险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护理安全隐患,主要从心理、环境、健康宣教、业务培训等方面给予实验组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接受护理后,该组患者负面情绪改善程度、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明确护理安全隐患的基础上给予消化内科患

者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获得更理想的护 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冯翠兰. 循证护理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遵医行为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7,23( 11) : 52 - 53.

[2] 代凤玲,代凤泉. 分层次管理对消化内科护士工作积极性的影响[J]. 当代护士( 上旬刊) ,2017,7: 188 - 189.

[3] 董乐琦,卢丹儿,乐燕婕. 消化内科护理风险控制与护理管理[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 2) : 111 - 112.

论文作者:方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人性化护理在消化内科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方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