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朔州供电公司 山西省朔州市 036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用电量不断增加,配电网建设越来越多。建立配电网电力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是满足企业部门内部的及时通信和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在数据量庞大、报表种类繁多的情况下,配电网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满足严格的操作系统和大量日志文件更新整合的工作。为了实现全局信息共享,配电网生产运行管理系统需要覆盖供电系统生产业务部门的各个方面。
关键词:配电网生产运行;管理系统;资源共享
引言
配电生产管理系统主要为社会的日常用电提供服务。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都有配电网生产管理系统的运作或者是涉及,做好配电网生产管理系统的相关工作,就是保证我国社会的稳定,积极地探讨配电网生产管理系统的相关问题,对于该行业有一定的现实积极意义。
1配电网生产管理系统的相关基础问题
1.1配电网生产运行管理系统构建的理念及目标
在对配电网生产运行管理系统进行构建时,要注意几下几个问题,产运营管理问题以及配合输电以及配电网问题,要实现合理集中并密集的网络和独立的输电以及配电线路不同,相对耦合度增加,将不同地方管理单位的设备进行组织形成一张完整的配电网络,这些信息也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关系,相反的是互相关联的。 对于其目标,首先是要基本保障社会的相关需求,能够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除此之外,还要准备好应对飞速发展的社会,能够保证配电网生产管理系统便于修缮和进一步更新,实现对国家现代化的强有力支持。
1.2配电网生产管理系统建设内容及成效预期
配电网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设主要包括地理图、电系图以及设备管理等。地理图能够准确地表示配电网生产管理系统的各种电气设备的实际地理位置以及用户所在地。电系图能够准确地表示出变电站外线路的设备分布情况,还有逻辑图形系统的表示。设备管理主要包括设备台账管理和设备缺陷管理,前者是利用配电网GIS配电网图形,利用提供的快捷键来操作相关的台账录入机器,使得其工作效率加快配电网;而设备缺陷管理是抓设备流程上以及报表管理等,有多种手段。配电网生产管理系统的成效是想要通过集合专业的配电网PMS配电网系统,进一步提高电力公式的配电网能力和对配电网线路的进一步管理水平,利用配电网PMS配电网系统,可以进一步地实现将电网的静与动态信号结合,为实用化 建设提供了真正的建设基础。
1.3设计思路
配电网的生产运行管理系统主要涉及多方面的设计思想,比如模块化、个性化、角色化、流程化、规范化,在运行构成的过程中要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则,确保业务自上而下的营销流程。配电网生产运行管理系统设计理念为坚持由简单到复杂并注意整体规划、分布实施、整体最优的设计原则。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旨在通过对生产环节和管理业务的需求分析和总结,从中提炼出生产管理的最核心的内在规律,从而分解整体业务,将其细化为成百上千个基本的功能模块。个性化简单来说就是基于组合各个不同的功能模块实现的管理特征。角色化是指配电网生产运行管理系统设计过程中重视业务功能设置和划分,将管理机构组织形式和人员配置上的限制去除,按照企业管理中的内在逻辑进行功能的划分和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配合,实现企业管理目标中提出的功能要求,即一系列的角色。集中化是指以网络作为载体,将分散在各个部门和单位的业务、数据和设备进行集中式管理,进行整体规划和资源配置工作,从而避免业务分块、数据不一致、设备重复投资等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问题出现,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有效性,加强企业内部的信息和资源交流。流程化是指将电力企业内部的业务作为整体看待,而不是孤立的片面的将业务管理部门与其他单位划分更为细致的子系统,而是坚持一体性和流程化要求,基于生产管理模式中形成规范的具体生产流程和环节进行企业内部的整体管理和业务的整体规划。简单来说,配电网生产运行管理的规范化就是通过提出较为规范的生产和业务需求的模型,将整个生产和管理系统进行规范化处理,以便生产和销售后期企业一旦出现问题能够追根溯源寻找问题核心,尽快的解决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GIS配电网系统的建立
配电网生产运行管理系统的建立主要是将GIS作为配电网生产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配电网GIS配电网计算方式要以配电网MIS配电网系统为基础,并将这一基础系统,通过配置接口与配电网SACDA配电网等其他相关系统共同完成整个配电网的生产自动化工作,满足电力供应企业的管理需求,实现业务自动化、流程化管理。MIS配电网系统通过传统数据表现形式反映数据库中需要处理的数据,通过配电网GIS配电网系统将数据库中抽象的杆塔、线路、变压器以及变电所等转化为电子地图上的地理对象,这些地理对象满足特殊的位置特征和视觉效果。通过两个并行系统的数据处理和整合,能够实现在同一数据平台中的互助作用,既在配电网GIS配电网平台上可以调用配电网MIS配电网中的数据,反之,在配电网GIS配电网中进行后期处理的数据也可以在配电网MIS配电网系统中进行反映。
3GIS配电网系统说明
3.1配电网开发原则
在配电网系统进行开发时,采用的是面对用户的设计思想,对软件的维护性、继承性和扩充性进行了提高,支持用户或第三方进行二次开发和管理,实现用户的个性化使用,这一设计理念符合当前软件的发展潮流。系统支持实时操作,能够满足电力生产各个环节的需求,能够将调度、自动控制和电网管理等管理需求在同一平台上处理,具有同一的数据基础。
3.2配电网系统特点
该系统以地理图形作为整体数据背景,分层显示电力系统中的相关设备的位置和运行情况并进行管理工作以满足用户业务需求,同时能够直观的反映电网系统的运行方式和实时情况,以确保电网的运行状态和经济财产安全。另外,系统支持网络拓扑结构的实时重构,系统能够实时反映用户的系统更改需求,同步更新电网模型中的相关信息。这些功能基于强大的电网建模功能,通过特殊的图形编辑工具将设备的图形数据连接实际地理位置,并形成相应的数据资料,实现同步输入功能。
3.3配电网关键技术及实际功效
在配电网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要确保能够实时的确定设备的地理位置,从而实现数据的关联性。这种功能模块能够得到系统较为准确的位置,并且代价较小,将地理对象和相关属性进行结合,能够实现系统的图文互动。在实际的生产管理中,通过不同的流程进而选择不同的功能模块进行组合工作,达到通过配合不同属性和定义的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满足在配电网生产运行管理时的不同要求。个性化基于模块化、角色化和流程化,为实现业务的需求通过业务流程的自定义工具满足不同单位的需要,进而实现整体生产管理流程。另外,系统所具有的组件技术能够将配电网GIS配电网系统与其他组件进行高效的系统集成,电网企业可以进行系统组件的自定义工作满足企业内部生产运行管理的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正处于信息化的大发展背景下,电力企业要想更好的发展,必须重视配电网生产运行管理工作。将地理信息系统与配电网生产自动结合,能够满足电力企业的决策可视化、控制智能化的要求,降低企业的整体运营成本,提高管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套配电网设计系统目前已经在国内一部分城市和乡镇中投入使用,直接有效的提高了电力企业生产部门的管理水平,为了实现效益最大化,这套系统在实践中仍然在不断完善和扩展。
参考文献:
[1]宋雪超,王泓清,薛凌峰配电网.配电网关于配电网调控安全管理的几点研究[J].配电网电子世界,2014(18):105.
[2]配电网刘云鸿,周正炼配电网.配电网智能化配电网设备运行研究[J].配电网云南电力技术,2016,44(4):17~19,23.
[3]段德志.配电网配电生产安全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J].配电网工业配电网c,2016(配电网9)配电网:配电网58.
论文作者:韩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配电网论文; 系统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业务论文; 数据论文; 设备论文; 需求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