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的当代启示论文

商品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的当代启示论文

商品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的当代启示

姚心圆

(北京体育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4)

[摘 要 ]商品拜物教的性质及其秘密,是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产生的,主要指在商品经济关系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劳动产品表现出的神秘属性,即商品在人们面前表现出的支配生产者命运的属性,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中用来反映一般商品经济乃至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一类特定现象的用语。对于商品拜物教的性质及其秘密的探索,有利于我们挖掘出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的弊端,从中吸取教训,进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注重科学发展、保障民生和社会经济关系的协调。

[关键词 ]马克思;商品价值;商品拜物教 ;私有制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阐明了商品具有其本身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满足人的需要和作为人类的劳动产品。当人类的劳动产品作为商品时,就会表现出拜物的神秘属性,而这一属性又不是来源于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且与价值规定的内容也并无太大关联。众所周知,商品价值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马克思所说的“耗费的持续时间或者劳动量”。[1]劳动产品采取商品形式时,这种形式本身就具有了可物化性:人类劳动的价值与劳动产品的价值有等同性;劳动价值量可以进行计算,它等于持续的劳动时间;生产者关系以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的形式存在。

(七)立鸟纹。良渚晚期的琮和璧上刻有一种立在台上的鸟纹。这种鸟纹基本上写实,它立的台,可以理解成祭坛。祭坛上有立着的似人似鸟的刻纹,当是打扮成鸟形的巫师。这里的鸟应理解成神鸟。立在那样的高坛上,头向上,我认为是在接受上天的讯息。巫师通过祭拜这样的神鸟图像,就能通过神鸟获得天神的旨意了。

1 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的性质及其秘密的阐述

1.1 商品拜物教神秘属性的来源

1.1.1 劳动产品向商品的转化

劳动产品具有神秘属性,这种神秘属性不是来自劳动产品作为商品时的使用价值,而是来源于其作为商品形式的本身,商品的秘密便在于其拜物性,这种拜物教性质的形成,是通过两种“反映”的形式呈现,“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1]由此可见,马克思所说的商品拜物教属性中的“物”,不仅仅指完全物化成的现实存在的具体物品,也指虚拟化的物。马克思对此解释为:“商品形式和它借以得到表现的劳动产品的价值关系,是同劳动产品的物理性质以及由此产生的物的关系完全无关的。这只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但它在人们面前采用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1]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并非表现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物与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是人的社会关系,即人在生产劳动产品并将其作为商品出售的整个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关系,这才是商品拜物教属性的真正来源,马克思对其判断为“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1]简而言之,在劳动产品作为商品来生产的这一转化过程中,只要生产劳动产品的目的是在生产完成后将其作为商品,这一劳动产品就自然而然地带上了拜物教的性质。

1.1.2 私人劳动总和形成社会总劳动

又译为“布罗卡尔点”,最早在1816年被法国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克雷尔首次发现1875年又被数学爱好者法国军官布罗卡尔重新发现,并用他的名字命名.设P为△ABC内部一点,若∠PAB=∠PBC=∠PCA=θ,则称P为△ABC的布洛卡点,θ为△ABC的布洛卡角.则有两个最基本性质:当时,△ABC三边b,a,c成等比数列;当时,a,b,c成等比数列;当时,a,c,b成等比数列.

劳动产品在交换中价值可以相等,使得各种劳动作为人类劳动彼此相等。“劳动产品作为价值,只是生产它们时所耗费的人类劳动的物的表现。”[1]劳动产品作为价值量发生作用时,劳动产品的价值性质才能被确定。价值量由劳动时间所决定,但商品共同的货币表现才导致商品的价值性质的确定;劳动时间则用于计算生产者在共同劳动中所占的比重。在商品生产者的社会中,生产者生产的产品作为商品,从而作为价值来对待,这种物化的形式,把私人劳动当作等同的社会劳动来关联。

1.2 商品拜物教存在的条件

在个体劳动逐渐融入社会劳动的基础上,可以促进商品拜物教属性的消除。民生问题是自古以来国家建设的根基问题,重视人民群众利益,关心民众生活需求,是经济建设要首先考虑的问题。目前我国贫富差距显著存在,为防止两极分化和阶层固化,必须保障民生,缩小地域间经济发展的差距。这要求国家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进一步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同时支持和帮助贫困地区中小企业发展,解决人民就业问题,带领群众自力更生,早日实现脱贫致富,进而让人民群众作为个体达成自我实现,达到全面地、自由地发展。

2.2.2 重视民生问题,改善人民生活条件

2 商品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的启示

2.1 消除商品拜物教性质的现实意义

“你误会了。”男人说,“他不是女人,他是男人。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我把他甩了,我心如刀绞哇!你说我该怎么办?”

消除商品拜物教的基础条件,便是建立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设想了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他们在联合体内实现生产资料和劳动的联合,个人劳动融入社会劳动,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生活资料由联合体成员共同消费。

生产力的发展是消灭商品拜物教属性的根本条件,也是最终实现马克思、恩格斯构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必要条件。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生产力的必要性时提到,“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2]理论上而言,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生产要素分配的不均,因而私有制势力很难被消除,此时商品拜物教必然存在;但是,尽管同样是在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公有制经济却可以先在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因而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条件下,消除商品拜物教属性还是大有希望的。消灭商品拜物教属性,对于改善拜物的社会风气,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政策,认清被物的形式掩盖的社会生产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2.2 商品拜物教属性对我国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

我们重视经济发展,的确意味着要重视“物”,但如果只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很容易就陷入拜物的误区。消灭商品拜物教,意味着绝不可以忽略人的个体的发展,简单说就是“要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和谐,并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3]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要重视民生,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重视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民生热点问题,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马克思认为,劳动产品在交换的过程中,分裂为“有用物”和“价值物”,“有用物”为交换而生产,这时,私人劳动取得了 “二重性的社会性质”。[1]私人劳动的二重性社会性质体现于私人劳动在满足社会需要时,才能证明它是社会分工体系的一部分;特殊私人劳动与任意一种私人劳动可进行等量交换时,才能满足生产者本人的需要。私人劳动作为体现人类劳动力耗费的抽象化劳动时,不同种类的劳动就可以相等。私人劳动的社会有用性,反映在劳动产品必须有用;不同种劳动可相等这一社会性质,反映在不同劳动产品具有共同价值的形式中。

在过去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中,曾经盲目追求GDP的增长,而忽略地域间的平衡发展,导致出现中西部地区与东南部地区存在较大的经济发展差距。同时,一些地区的经济建设是以牺牲资源和自然环境来进行的,在老旧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忽略生态保护,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这对我国未来的长期发展极为不利。

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固然没有错,但是也要对于过去经济建设中一些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予以剔除,比如不顾人民群众利益的强行拆迁,以及过度市场化的地皮开发、房地产建设等。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的协调,真正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是仅仅追求经济建设这一单一领域的发展。

由式(3)可知, β角称为机器人的抗翻倒特征角,其大小由机器人的结构确定,只要壁面的斜度小于β 角机器人就不会翻倒。α=β为翻倒趋势存在的临界角度,记为α0,称为翻倒临界角 。翻倒临界角的大小为:

关于商品拜物教属性存在的条件,以及何时能消除的问题,马克思预言,“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的神秘的纱幕揭掉”[1],可以理解为,当生产力发展到足够的程度,同样是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的过程中,但此时人作为商品生产者,将不再受制于物与物,或是人与物的社会属性的联系,而是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生产,按照个体的需要而并非社会的需要进行生产劳动,此时商品的拜物教属性将可能会消除。

商品拜物教的产生是劳动产品商品化的社会性质的必然结果,是私有制经济的产物。但是,这并不是说在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体制下,就不再有商品拜物教的存在。消除商品拜物教的性质,于社会而言,是为了消灭贫困、消除剥削和两极分化,进而实现生产力空前的充分发展;于个人而言,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实现人对物质生产的自由结合和有计划、有目的的控制。

2.2.1 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增长

商品拜物教的属性是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产生的,此时,生产力发展不够充分,劳动生产力处于低级阶段,社会生产要素的关联性也是薄弱的。作为生产者的人,在物质生活中与生产过程内部的联系,或者说人与人之间及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都是较为狭隘的,很难实现社会化的大生产。

2.2.3 运用社会主义市场化手段来调整社会经济关系

邓小平曾经在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问题上谈道:“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4]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初期,政府要在逐步实行市场化调节的同时,仍然坚持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不能以“市场经济”为借口,而放任货币的发行和价格的浮动,这样容易在市场调控失灵时,出现难以抑制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2)定量分析结合定性分析:对定性化文献资料归整,以制度工作任务转换为调研体系维度,通过层次分析法等确定维度权重,设置公众角度评价问卷以量化考量看法,探究各变量间内在关系与变化规律,寻找制度实施各项具体工作的满意测度,提出优化建议。

对于一些由于自然地形条件或河道疏浚吹填形成的超大断面堤防,在堤防的背水侧非堤防有效设计断面的区域,可以适当种树。如黄河下游堤防的淤背区,在确保工程完整与安全运行,维护良好的堤防工程管理秩序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种植树木。

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政府要强化对价格的调控,保持价格相对稳定,对于价格虚高情况,要适当加以限制。政府在经济建设中,要力图为经济建设创造一个法制化、诚信公平的市场环境;同时,面对经济、金融风险,还要把握国际经济局势,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

3 结 论

摆脱商品拜物教性质的束缚,使人们有计划、有意识地进行生产,对于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商品拜物教属性的消除需要一定的条件: 一是生产资料实现公有制;二是有计划地生产;三是物质基础积累到充分的程度。只有满足这些条件,作为个体生产者的人才能真正脱离物的束缚,人的社会关系也才会摆脱拜物教的性质,商品拜物教的意识将最终从人们头脑里消失。

当前世界经济市场的大环境下,“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与市场交换作为强制的同一性蔓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5],经济全球化是利益全球化与风险全球化的统一,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遭受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保持自身经济的独立性,对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与长久地发展至关重要;对于商品拜物教的性质及其秘密的探索,有利于我们挖掘出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的弊端,从中吸取教训,进而探索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启示。

参考文献 :

[1]王桂林.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107-110.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邓春芝.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的理论逻辑及现实意义[J]. 理论月刊, 2012 (12): 15-19.

[4]邓小平文选(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项荣建,王峰明.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的批判及其当代启示——对《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的文本学再解读[J].学习与探索,2016(8):37-43.

[DOI ]10.13939/j.cnki.zgsc.2019.02.125

标签:;  ;  ;  ;  ;  

商品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的当代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