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激励问题及措施分析论文_王忠辉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激励问题及措施分析论文_王忠辉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白山供电公司 吉林省白山市 134300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在遵循以人为本思想和经济学理论支持的基础上,为了满足员工当前及未来的发展,保证组织经济利益和发展前景最大化,对组织内部人力资源按照严格、高效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较传统的资源管理而言,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强调提高主观能动性和员工的整体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将企业的战略思想融入员工的潜意识,以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本文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激励问题及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员工激励问题;措施

如何做好企业的激励制的建设,对管理者来说,既是一门高深的理论,更是一门领导艺术,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值得探究的课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根据不断变化发展的人力资源的情况和本企业的具体实际,把先进的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有机结合,最大限度的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绩效,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而努力!

1我国电力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1.1薪酬体系不够科学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如供电公司的薪酬体系不够科学,主要表现在企业员工的薪酬不是以价值贡献来计算的,而是依据职务等级进行核算。也就是说,在这类的企业中,员工的工资根据岗位高低来发放,如果岗位的相对价值较高,那么就会领到较高的薪酬,反之也是如此。在这种薪酬模式下,员工的岗位工资和职务紧紧相连,而员工的工作业绩往往被忽略,导致员工的劳动价值得不到充分的显现。如此一来,员工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起来,也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1.2缺乏健全的绩效考核制度

健全的绩效考核制度有助于企业激励体制作用的发挥,也为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相关管理工作方面提供有力的保障。然而纵观现在供电公司所实施的绩效手段,大部分企业都手法单一且不够严谨,所采取的方式以定性考核为主,在记录企业员工考核业绩时比较潦草、模糊,更有甚者仅以印象作为考核依据,不仅毫无科学性,也无系统性,在此情况下,极易出现以领导个人意愿决定员工职务升降的现象,导致其他员工出现不满情绪,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1.3物质激励存在局限性

物质激励在员工积极性调动、工作动力激发、工作主动性增强等方面能够发挥较为不俗的效用,不过在笔者的实际的调查中发现,我国当下很多企业物质激励存在着薪酬激励不完善、福利激励不健全等具体问题,企业工资在同地区与同行业中缺乏竞争力、薪酬体系的设计有失公平、女性员工的产假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福利待遇受员工职务影响等都属于这一问题的具体表现。其中,薪酬体系的设计有失公平带来的影响最为严重。在我国当下很多现代化程度不高的企业中,企业管理层的认知往往存在错误,这就使得员工的薪酬往往受管理层主观影响,很多时候员工与企业主关系直接影响其薪酬待遇便是这一影响的最直观体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长期可持续发展实现也往往会因此受到较为负面影响。

2电力企业在激励机制方面采取的改进措施

2.1对薪酬激励相关制度进行优化,建立多元化的薪酬分配制度

尽管对于现今大部分供电公司而言,以薪酬作为激励手段并未获得很好的成效,但事实上薪酬激励还是鼓励机制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所以,薪酬激励要想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对其制度进行优化,改革企业现有薪酬体制,完善薪酬分配的相关手段。基于目前企业制度正向现代化发展的环境之下,供电公司优化其薪酬激励机制的主要方式便是建立多元化的薪酬分配制度,即依据企业员工各自不同的需求,按照其工作性质的不同有针对性的进行薪酬分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针对高管人员,可以年薪制的形式进行薪酬分配,激励其可以以企业发展为目标规划企业未来、调整企业结构;针对中低层管理人员和技术员,可以岗位工资结合绩效工资的形式进行薪酬分配,以鼓励其提高业绩同时也积极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及相关管理水平;针对底层生产线的工人,可以产量定额的形式或计件形式进行薪酬分配,以鼓励其提高生产效率;针对辅助岗位员工,可以社会对应岗位标准进行薪酬分配,由于此种薪酬分配模式比较公平,员工也乐于接受。采用这种多元化的薪酬分配制度,可以体现出其“多劳多得”的优点和“效率优先”的优点,所以可以有效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员工要想通过“多劳多得”获得更多的报酬,就势必要提高其综合素质,如此,不但有助于其个人发展,还有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所以值得企业大力推行。

2.2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制定淘汰制度

总体上来看,绩效、考核和鼓励淘汰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有绩效,才有考核,然后出现鼓励淘汰,而最后还是归结于绩效,绩效犹如一把标尺贯穿于绩效考核淘汰制度的始终。要想对公司员工进行奖惩,就必须依靠完备的绩效考核制度来作为标准,因此,建立一套准确、公正的绩效考核系统非常必要。供电公司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时,考核方法需要具备科学性,考核制度的设立要规范化,应充分地与定性与定量进行结合,在对员工的业绩进行评定时,严格禁止带有任何的感情色彩,对员工进行奖励或者惩罚时,要保证绝对的公正和公平。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时一定要依照岗位说明书的规定,对员工的岗位职责以及相关的业绩指标进行考核,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企业绩效考核工作的良好开展。

2.3采用物质与非物质激励结合的方式

物质激励目前是企业激励中重要的方式,是我国企业中普遍采用的激励模式。在企业激励实践工作中,有些企业尽管耗费了很大的财力进行福利发放,但仍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员工积极性也没得到提升,相反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造成影响。因此,在人力资源物资激励实施过程中,还应该重视非物资建立工作。例如,工作岗位激励,可以适当的调整员工岗位,让员工价值得以发挥,激发员工工作激情;参与激励模式,可以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管理或制度制定中,让员工树立主人翁意识,从而提升员工积极性;情感激励手段: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积极与员工进行沟通,关注员工情感需求,了解员工情感动态变化,实施给予员工情感激励。还可以实施文化激励,通过建立有效的企业文化,向员工灌输组织文化概念,帮助员工养成统一的价值观。

2.4建立完整的培训体系

员工培训是企业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同时给员工提供培训机会和学习机会也是一种有效地激励方式。但是培训并不是简单地员工授课,而是要制定一个完善的培训体系,从培训内容到培训方式再到培训考核的奖罚,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进行慎重的设置。完善培训体系是一个使企业不断成长发展额过程,也是员工自身发展的需要。

结束语:

事实证明,新的发展环境对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已经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加快适应电力体制改革进程,满足电网智能化、企业现代化的要求,必须有效掌握、利用企业的高素质人才,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完善人才结构,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

参考文献:

[1]郭浩.激励理论及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经贸导刊,2017(8):59-60.

[2]王蕴璐.谈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的激励机制[J].现代国企研究,2017(4):171.

[3]陈文甫,舒强.激励机制、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8):130-131.

论文作者:王忠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

标签:;  ;  ;  ;  ;  ;  ;  ;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激励问题及措施分析论文_王忠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