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溶栓治疗发病2论文_陈伟

岳阳广济医院有限公司心血管内科 湖南岳阳 414000

【摘 要】目的:研究尿激酶溶栓治疗发病2h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4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将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发病2h内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关键词】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1],是由冠脉急性或持续性缺氧、缺氧导致心肌急性坏死所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病情进展快,若是未在有效时间窗进行救治容易出现病残、死亡等情况[2]。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手段,本文旨在分析尿激酶溶栓治疗应用在发病2h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正文阐述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于我院接收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40例开展本次研究,病例选取时间: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共两组(对照组、观察组)。本次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的发病时间均在2h内;(2)胸痛症状持续时间长且服用硝酸甘油未缓解的患者;(3)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存在溶栓、抗凝禁忌证的患者;(2)存在严重高血压且难以控制的患者。

对照组(n=20):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范围:49岁至74岁,年龄平均值(57.25±2.85)岁。

观察组(n=20):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范围:50岁至75岁,年龄平均值(57.91±2.90)岁。

组间基线资料进行比较无较大的区别(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急性期叮嘱患者绝对卧床,同时建立静脉通道,予以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心绞痛药物以及吸氧治疗,加强心电监护。予以患者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口服,每天一次;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0.1g,一天一次;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一次一片;予以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一日两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尿激酶2.2万U/kg加入到氯化钠溶液100mL中静脉滴注,滴注时间控制在30min以内。

1.3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1)观察两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判定标准[3]:①显效:在治疗5h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ST段下降超过45%;②有效:临床症状在治疗后5h内稍有改善,心电图ST段降低超过30%;③无效:临床症状在经过治疗后无改变,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迹象。临床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2)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软件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效果

观察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

见表1所示:

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更低(P<0.05)。

如表2所示:

表1: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n(%)]

 

3讨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损形成血栓,阻塞动脉管腔,影响心肌血供,进而引起心肌细胞坏死。临床治疗该病以血管再通、恢复血流灌注为主要目的[4]。静脉溶栓、冠状动脉介入术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虽然具有操作简单、治疗快速的优点,但很多医院均不具备开展PCI术的条件,临床普及率不高,因此针对发病时间在2h内的患者而言,更适合使用静脉溶栓来控制病情。

发病至溶栓时间是影响溶栓治疗效果以及预后的重要因素,发病至溶栓时间在3h内的血管再通率相对较高。本次研究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病2h内予以尿激酶溶栓治疗取得效果较为显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且不良反应较少,分析原因在于,一方面早期进行溶栓治疗避免病情持续进展,防止心肌持续受损;另一方面,尿激酶与纤维蛋白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能够直接在纤溶酶原上起作用,促使患者体内凝血因子水平降低[5],有利于血栓溶解,进而能够提高血管再通率,并能够预防新血栓的形成,同时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能够提高机体内纤溶酶活性,在用药15min后达到血药浓度高峰,并可随着尿液、胆汁排出体外,且尿激酶的毒性较低,因此患者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尿激酶有助于患者血液黏稠度以及血管壁厚度的降低,能够避免患者出院后再次出现梗死情况,有助于患者再入院率的降低,可有效提升预后效果。

总而言之,尿激酶溶栓治疗应用在发病2h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高,可在各级医院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万伟,徐高峰,戴正东.尿激酶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8,16(02):99-100.

[2]吴光生.尿激酶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疗效的影响[J].抗感染药学,2017,14(05):1057-1059.

[3]张锐,李文超.尿激酶溶栓治疗发病2h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J].中外医疗,2015,34(10):101-102.

[4]盛祖桃,吕云,高彦.尿激酶溶栓治疗发病2h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04):437-438.

[5]董旭,邝志斌,黄博豪.尿激酶溶栓治疗发病2h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36(01):82-83.

论文作者:陈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6

标签:;  ;  ;  ;  ;  ;  ;  ;  

尿激酶溶栓治疗发病2论文_陈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