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与青少年社会公德的形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少年论文,社会公德论文,大众传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第三代的代表人物班杜拉(Bandura,A H)、沃尔特(Walter ,R H)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他们认为:“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 会 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 以改变的。”其中“社会环境影响”和“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是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 同时,其有关人类学习获得和行为执行的论点,还反映了人类进行社会学习的共同规律。
根据班杜拉、沃尔特等人的人的行为模式是在不同环境的交互作用和认知因素之后而形成 的这一理论,我们认为,广大青少年的社会公德同样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样是在对示 范 行为的观察和学习之后而形成的。作为社会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媒介环境与家庭环境、学校 环境共同构成了影响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培养的有机整体。
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是青少年进行社会学习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大众传媒无处不 在、无法避免又难以抗拒。无论人们走到哪里,大众传媒都会形影相随地出现在哪里。如今 ,大众传媒已广泛渗透到青少年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众传媒在传播手段、传播技术和 传播形式上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为了适应和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着的物质与精神 文化需求,大众传媒还不断加大信息量,不断推陈出新,传播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听广播看 电视、观报刊杂志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而广大青少年在这滚滚而来的信息面前,所 接受的不仅是信息、知识,也不仅限于扩大眼界、增长见识,更重要的是这些信息还以其潜 移 默化的渗透力对他们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起着引导和榜样示范作用,成为提升他们社会公 德的重要途径。因此,为加强对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大众传媒的影响与作用 是我们研究的重要对象。
一、大众传媒与青少年相伴相随
对于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广大青少年来说,大众传媒始终与他们相伴相随。北师大心理系彭 聃龄教授经调查研究后认为,目前我国儿童从幼儿园到初中毕业这十几年中,耗费在电视面 前的时间至少有5000小时以上(平均每天看电视1.43小时),远远超过学习任何一门课程的时 间(《大众传播心理学》,刘京林著,北方出版,50页)。
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副司长周毅介绍,我国广播电视系统目前共有294座电台、65 4座电视台、1269座县级广播电视台,以每个台每天提供2-3套视音频节目计算,每天累计播 出数万小时,全国共有电视接收机3.2亿台,收音机3.5亿台,近10亿人可以获取广播电视信 号,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级电视台已拥有11个频道,各地方有线电视台基本上实现卫星联 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8000万户,每家每户收看到的电视频道多达30个以上,无线电广播覆 盖 率、电视人口覆盖率几乎接近饱和程度。有关数据还显示,全国各类报纸总计达2309种, 中央级报纸有148家。不仅如此,新的传播媒介又不断出现,尤其是多媒体电脑正迅速走进 千家万户,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止到2000年底,中国互联网网络用户已达2250万 之多。 大众传媒在渗透广大青少年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同时,已深深地影响到他们的行为以至思 想观念。如果说,当代社会离不开大众传媒的话,我们的青少年也不可能离开广播电视与报 刊杂志。我们很难想象,离开了大众传媒,他们会如何生活。如果说,大众传媒的存在是 客观的,那么,广大青少年对大众传媒的依赖也是客观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大众传媒对广 大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的影响与教育就显得更为至关重要,它对广大青少年社会公德形成过 程中所发挥出的特殊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二、大众传媒与青少年社会公德形成的认知层面
青少年良好的社会公德形成是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大众传媒承担 着不同的教育角色,都在为广大青少年社会公德培养倾心尽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家 长和学校所施加的影响和教育,孩子们往往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 而大众传播媒介通过灵活多变的形式对青少年施加的影响和教育,却是他们主动、自愿接受 的。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所说,观看电视是一种主动的认知过程。因而,广大青少年从 小便可在大众传媒提供的丰富多彩的节目中,在认知的层面上了解和懂得社会公德是维护人 们公共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这种乐于接受的方式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他们良好的社会公 德意识和社会公德行为。
在当代社会,大众传媒是最具有权威的信息提供机构,它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向社会 和广大青少年提供描绘反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建设的信息内容,在形式上或以新 闻报道、或以人物论谈、或以文学艺术等不同的形式,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地进行传播和教 育。这些内容反映了人们应维护的社会秩序,应遵守的公共准则和行为规范等。这就促使广 大青少年通过大众传媒了解和认知社会公德的基本内涵与基本要求,在了解和认知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他们自觉的行为模式。
在现实生活中,大众传媒与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对青少年社会公德施加影响上有时是无法 截然分开的。由于这一原因,我们很难判断大从传媒对广大青少年在认知层面上到底起了多 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广大青少年大量地接触各种媒介,必然会对他们认知和接受社会公德规 范与准则产生深刻的影响。事实证明,一部动画片或一条轰动性的新闻报道要比来自家长和 教师的影响要大的多。我们经常听到许多家长和教师抱怨,报刊或电视上宣传的内容把他们 很长的一段时间苦口婆心的教育都给抵消了。这一方面说明我们的思想工作的乏力,另一方 面也说明媒介影响是多么的大。当然这是负面的影响,而积极、健康、向上的内容同样会影 响到他们对某些社会公德的认知,使之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和行为上的变化,这无疑会对青少 年良好社会公德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人们还清晰地记得,20世纪60年代,我国掀起的 大规模群众性学习雷锋活动。在各大报刊、广播的舆论导向下,雷锋精神作为一种具有中华 民族优秀品质和传统美德的共产主义思想,在广大青少年中迅速得到认知与传播,成为引导 青少年健康向上的精神动力,在全国上下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风尚,广大青少年自觉以雷锋 为榜样,好人好事尉然成风,助人为乐的,扶老携幼的,拾金不昧的,做了好事不留姓名的 事情屡见不鲜。在雷锋精神的感召鼓舞下,广大青少年的社会道德水准、社会公德风尚达到 历史最好时期,直至今日人们还怀念那个年月。
众所周知,媒介是为人类发明并为人们所用的。犹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媒介同样具有 正负两个方面的潜在影响。因此,家庭和学校不能须臾忘却自身在青少年社会公德形成过程 中进行正确导向的责任,也不能忽视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提供的信息内容在认知层面上消极作 用。毋须质疑,消极的、不健康的内容会对他们的认知层面产生不利的影响,认知到这一点 是极为重要的。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不愿再听到和看到人们的抱怨,我们希望大众传媒传播 给我们广大青少年的信息内容都是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使他们从小在认知层面受到 正确的导向。
三、大众传媒与青少年社会公德形成的行为层面
在以往,广大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主要还由家庭和学校这两个方面来承担的,社会上相应 建立起来的青少年教育和青少年实践机构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个方 面 ,几乎包容了青少年行为的所有空间和时间。因此,在青少年社会公德形成过程中,从行为 层面上讲,父母、教师和社会公共场所中人们的行为举止,便成为他们学习和模仿的主要对 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传媒在青少年社会公德形成过程中逐步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过 去由家长、教师承担的责任,开始向大众传播媒介倾斜。讲文明讲礼貌、尊老爱幼、遵守公 共秩序、讲究公共卫生等,不仅仅来自于家长和教师的说教及自身的言谈举止,更多地是通 过大众传媒上各种形式的灌输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行为上说,大众传媒几乎描绘出各种可 以想象的社会行为形式,提供给广大青少年观察、学习和模仿。
首先,大众传媒无所不包,对社会生活的描述是媒介内容的通常主题。在大量丰富的媒介 信息中反映和评述社会公德的人和事几乎天天都见诸于报刊及广播电视之中,这非常有利于 广大青少年的模仿和学习。中央电视台的“精神文明巡礼”、各报刊上的专题栏目等都曾播 出和刊登各行各业的许许多多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这些先进人物成为广大青少年在行为 上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其次,媒介信息传递速度快、覆盖面广,有利于他们在短期内获得新的行为模式。当他们 由于某种原因与媒介描述的人物认同时,这种认同感就会促使他们在各种情况下模仿其行为 ,这在正处于发育、成长和社会化进程中的少年儿童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因此,大众传媒 对广大青少年的影响和感召力,往往超过了家长和教师。可以说,强大而不可抗拒的大众传 媒已成为广大青少年名副其实的“家长”和“教师”。
美国社会学家布鲁默(Herber Blumer)曾进行过“电影与行为”的研究。他在研究中发现, 少 年儿童在很大程度上模仿学习电影明星的风度习惯、讲话、外在行为以及服装款式。实际上 ,这种现象在我国相当一部分少年儿童甚至青年身上表现得也很突出,被媒介称之为“追星 族”的青少年,就是这样一个群体。这些明星们的社会行为,便会直接影响到他们。据北京 零点调查公司公布的“中学生偶像明星排行榜”,被排在前10人的国际影星中有8位是男明 星,其中有6位是因武打片和枪战片而成名的。这些明星们所扮演的如果是凶杀暴力的角色 ,那么,对于人生观尚未定型的青少年影响肯定是比较大的,也必然会引起他们行为上的模 仿,最终成为他们步入歧途的引导者。
在我国有很多学者和从事中小学德育工作者,都曾就大众传媒与青少年社会公德行为进行 过研究。他们通过实验法与实地观察法等方式,发现少年儿童会从不同的媒介内容中,模仿 学习不同的行为,既可能从电影、电视的暴力内容中模仿好斗的、挑衅性行为,也可能从媒 介描绘的友爱、互助内容中模仿到充满文明行为。
据《浙江日报》报道,某中学的两个学生为了相互对抗,一个参加了当地青少年组成的小 团伙,另一个建立了名为“十三鹰”的学生团伙。两个团伙经常发生暴力冲突,甚至还购买 了枪支。对于学生这种拉帮结伙的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心理所研究员王极盛、北京师范大 学教育科学院教授赵忠心、北京一中校长王晋堂在分析其成困时,都谈到了大众传媒的负面 作用,特别是电视台播放的含有暴力内容的影视作品对他们心理、行为上产生的影响。正是 由于影视剧中的拉帮结伙现象,在他们幼小的心里埋下了隐患,通过模仿、暗示、感染等形 式影响到他们内在的机制,加之年龄的特点,便造成了他们拉帮结伙,产生暴力冲动的行为 。 这已不仅仅是社会公德的问题(见《北京晚报》2001年5月8日第19版)。
如果广大青少年从大众传媒上模仿的行为有助于他们良好社会公德的形成,并受到到各个 方面的鼓励赞许,这种行为就会得到强化,而经过反复强化,模仿学习得到的行为就会巩固 下来,成为他们稳定的、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方式。如果他们模仿学习来的行为方式,是有 害于社会公共秩序和最起码最简单的行为准则的,就应该给予谴责和批评,对他们的模仿行 为起到抑制作用。因此,对大众传播媒介在青少年社会公德形成过程中的行为影响,我们一 定不可放任自流,
而应积极加以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