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环境评估——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环境论文,中国国际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正值“雷雨江山起卧龙”的时代,中国的崛起一经启动,便以巨大的惯性向前推进,已成为影响世界未来走向的重要因素。而同时,国际局势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也日趋增大。因此,讨论和评估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对于审时度势、趋利避害、抓住机遇,加快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讨论中国的国际环境有多种视角,也可从不同层面去认识,客观、准确和全面地分析中国面临的周边安全环境无疑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从现实角度看,处理好周边安全问题是我国周边外交工作的核心,也是国家安全工作的基础。下面我就当前周边安全的几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第一,面对周边安全环境深刻和复杂的变化,中国虽面临新的压力,但回旋空间也得以扩展。“9·11”之后,确如不少人认为的那样,美国借反恐趁势推进在我国周边地区的战略布局,加紧锻造在亚太的“战略紧箍咒”:一是巩固和加强在阿富汗和中亚地区这一“欧亚地缘心脏”的军事存在,并全方位拓展影响;二是不断深化与印、巴的军事关系,除继续加强对印军事合作外,也开始大幅提升对巴军事关系;三是进一步密切与一些东南亚国家的军事合作,如加强与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国的军事关系,特别是恢复与印尼军方关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最近,巴厘岛和菲律宾各地相继发生爆炸案后,美与相关国家的军事、情报合作更加密切;四是继续拉紧美日、美韩、美澳军事同盟关系,怂恿这些国家整军强武。但我要强调的是,这毕竟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事实上,美国的上述战略布局是有多重目的的,除了有防范中国的一面外,更重要的目的恐怕还是反恐和“倒萨”。鉴于反恐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加之美国从策略上考虑也需要寻求中国的合作,使得中美关系的回旋空间反而得以扩展,从而为我国发挥重要作用和影响创造了相对有利的条件。
第二,周边国家纷纷加强对美关系,并成为各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政策主调;但各国发展与美国的关系主要从自身利益出发,随着条件的变化,与美矛盾将逐步显露。美国的“反恐”战争为周边不少国家提供了借机谋取自身利益的“天赐良机”,其战略或政策调整大都“以美为轴”,表现为或避美锋芒,或倚美固权,或趋美附势,或借美张力,某些国家更是挟美自重,狐假虎威。俄在反导、北约东扩、中亚开放等问题上对美全面退让,与美关系急速发展;中亚各国有仰美抑俄的考虑,并在经济上捞实惠;印巴改善和加强对美关系各有心思:一方面想改变政经困境,另一方面要获取战略利益;东南亚国家从现实利益出发积极拉近与美关系;而日本以配合美国反恐为借口,加紧调整防卫政策,实现海外派兵。然而,随着美“反恐”战的偏向及各国与美利益差异增多,周边国家与美矛盾日益显露。如俄美在中亚和高加索的暗中争斗加剧,中亚国家对美支持反对派的做法日益警惕,日本在伊拉克问题上与美口径不一,印度日益不满美在印巴间的平衡政策,出现许多反思对美关系的言论,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及印尼等以穆斯林人口为主的国家都在发展对美关系上十分谨慎,并出现许多对美不满言行。
第三,地区热点问题具有反复性,成为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重大隐忧;但这些热点牵涉因素较多,近期内失控的可能性不大。目前,我国周边地区遗留了诸多热点问题,主要有克什米尔争端、朝鲜半岛问题、南海争端和台海问题等。从目前情况看,可能引发地区局势动荡的主要是前两个问题。克什米尔争端是印巴短期内难以解开的“死结”,近年来持续的冲突使两国几近走到全面战争边缘。由于印巴都已拥有核武器,克什米尔争端已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积极调解和斡旋也成为各大国的共识。朝鲜半岛局势反复多变,而始作俑者是美国强硬的对朝政策。今年年初,布什政府将朝鲜列为“邪恶轴心”国之一,加大对朝压力,最近又公开宣布朝承认秘密发展核武器,以“悬而不决”的方式将朝鲜问题重新纳入以美为主的轨道,并为今后“整治”朝鲜打下伏笔。但目前,美重要议程尚未转到朝鲜半岛,加强与中、俄等国的合作仍为其主要考虑。
第四,加强地区合作的现实需求上升,为我国拓展周边外交和扩大战略影响提供了重要机遇。一是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各国对恐怖主义、武器扩散、贩毒、海盗、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认识日益深刻,在“反恐”、打击跨国犯罪等方面合作的意愿进一步上升。美国也囚其优先的“反恐”议程,积极推动在我国周边的有关合作。在此背景下,原为美等西方国家所不屑的东盟地区论坛(ARF)开始出现新活力;曾一度沉寂的上海合作组织也焕发新的生机。这有利于中国进一步推动新安全观、扩大影响、促进地区安全合作,从而构建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二是地缘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将为我国发展和深化与周边国家关系,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全面展开,并呈现持续扩展的势头。我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不断加强,今年1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已达成框架协议,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GMS)业已启动;与此同时,中日韩的经济合作进一步深化。从而使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迈出了重要一步。此外,我国与俄罗斯以及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也逐步加强;与印、巴的经济交往也在稳步推进。这使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利益交汇面扩大,成为我国周边稳定的重要因素。
第五,我国在周边地区的影响持续上升,加强对华合作成为各国共识,我们应抓住时机,尽快研究和出台系列配套的周边安全政策。虽然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出现了复杂的变化,但这一变化仍处于进行时态,地区安全的新秩序以及新安全观也正在形成之中。美国对中国的遏制主要是战略层面的,从现实利益考虑将会继续发展对华合作;周边国家对中国的发展也有复杂的心态,一些地区大国有妒忌、担忧和借美制华的一面,也有加强对华合作的一面。而周边小国对华需求增大,特别是期望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便车。鉴此,我们应从客观实际出发,提出推进地区合作的一些具有实质意义的新观念和新举措。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大力倡导建立以“互利、互信、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为指导的地区安全新秩序以及国际安全新秩序;二是积极加强与美国的沟通与合作,就中美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和作用达成共识,尽力消除双方的战略隔阂;三是力促新的亚洲安全合作模式的建立,目前,可在“东盟+3”框架基础上建立相关的安全磋商机制;四是双边和多边安全合作并举,促进我国与周边各国在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同时,建立相关的合作机制,如危机预防和处理机制等。
标签:中国军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