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肿瘤医院病理科 山东济宁
摘要:目的 探讨结肠、直肠癌活检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20例,在肠道内窥镜下提取患者结肠、直肠癌变区域的活检标本,并将标本切片,用石蜡封存,观察肠道黏膜下层侵入情况与癌变情况,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比较。结果 本组研究的活检病例诊断准确率为 98.33 %,其中诊断出为结肠、直肠癌的患者有113例(94.17%),5例患者被诊断为腺瘤癌变(4.17%)。结直肠癌患者中肠道黏膜下层浸润情况的患者共有72例(60%)。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术前活检病例诊断是手术开展的重要依据,但大多数结直肠癌患者在活检后尚未检测出肠道黏膜下层浸润的情况,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结肠癌;直肠癌;活检;病理诊断;临床价值
结直肠癌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部位主要在直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等,经过多年来的临床研究发现,肿瘤发展趋势逐渐向右半结肠发展,其发病原因主要是与患者自身遗传因素、生活习惯等造成,通常来看,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是男性高于女性的[1]。目前临床中判断病变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是病理诊断,主要是采用术中细胞学诊断、石蜡切片、冷冻切片等,在手术治疗前通过活检病例诊断,可以对病症产生进一步了解,是医生确定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本组研究对结肠、直肠癌活检病例临床价值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20例,其中男性78例,女性42例;年龄28-64岁,平均年龄为(41.05±4.19)岁;术后诊断确诊癌变部位有直肠54例,降结肠14例,乙状结肠26例,升结肠13例,横结肠13例;其中溃疡性癌变患者62例,浸润性癌变患者47例,息肉型癌变患者11例。
1.2方法
1.2.1 活检病例诊断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肠道内窥镜下进行活检处理,按照常规活检方法急性标本处理。首先采用固定脱水,通过石蜡切片法包埋结肠、直肠的活检标本,标本切片的厚度一般设为3μm,并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将标本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切片标本,重点观察标本的肠道黏膜下层的浸润情况和癌变情况,将检查结果和手术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在活检过程中所有病例标本均需具有丰富经验的病理医师核查,如核查结果确认合格后计入档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患者癌变组织内部具有明显平滑肌纤维组织,则可以判定为具有肠道黏膜下层浸润情况,反之亦然。在手术后,标本病理诊断需要结合世界卫生组织所制定的结直肠癌的诊断标准判定。
1.2.2手术治疗方法
在确认活检病理结果以后进行手术治疗:①评估患者肝脏、心脏、肺部、肾脏等脏器功能,并测量患者的血压值、血糖及凝血功能,如患者还患有贫血症状,则需要进行贫血纠正治疗;②在患者入院后需要对患者的饮食结构进行调整,主要食用一些流质或半流质的食品,在术前应让患者口服缓泻剂,调理胃肠道环境,为手术做准备;③术前对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疗,预防术后感染;如患者出现高血压症状,则需要给予抗血压治疗,如患者具有高血糖症状,则需要对患者的空腹血糖值控制在6-8mmol/L范围内;④所有患者均采用全麻处理,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采用姑息手术、外部造口手术和根治切除手术等治疗方案[2]。
2.结果
本组研究中的120例患者中行根治手术的患者有81例、姑息手术12例、造口手术27例,活检病例诊断准确率为 98.33 %,其中诊断出为结肠、直肠癌的患者有113例(94.17%),5例患者被诊断为腺瘤癌变(4.17%)。结直肠癌患者中肠道黏膜下层浸润情况的诊断准确率为60%(72/120)。
3.讨论
结肠、直肠癌属于恶性上皮性肿瘤疾病,对该类肿瘤疾病判断是恶性还是良性的主要依据是观察肿瘤细胞是否浸入肠道黏膜的下层组织中。如在检查中,肿瘤组织存在于患者的肠道黏膜上层或固有层中,并未在黏膜下层中侵入,那么则说明该患者肿瘤转移的风险较低。临床研究显示,虽然结肠与直肠黏膜中存在部分淋巴管,但此类肿瘤并不会向淋巴管转移,如果患者肠道黏膜肌层 已经进入了肿瘤细胞,并进入黏膜下层中,则有很大可能是向淋巴管转移,这主播能够特点和胃癌的差异叫大,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即使尚未侵入到胃肠道黏膜的下层,肿瘤也会有较大的转移风险。
对肿瘤类疾病情况判断的主要手段是临床活检病理诊断,通常情况会配合内镜检查,标本提取大小一般在2-3mm左右,但不论标本的提取大小,都必然包括了肠道黏膜下层组织,才能对肿瘤组织内是否存在平滑肌纤维结构进行判断,才能判定出肿瘤的良恶性[3]。如在活检过程中并没有发现有黏膜肌层,则说明患者肿瘤组织对黏膜肌层产生了较大的破坏,一般肿瘤组织是浸润型的生长方式,人体肠道黏膜肌层厚度约为0.8mm,说明肿瘤组织容易完全进入到肠道黏膜肌层中,甚至是到肌层更深的部位。
本组研究中对结肠、直肠癌活检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活检病理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比较准确率为98.33 %,肠道黏膜下层浸润情况的诊断准确率为60%(72/120),主要是由于活检取样属于高精度的操作,不可提取较多样本组织,否则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胃肠道功能。也有可能是在标本提取中并未提取到肠道黏膜肌层,从而对黏膜下层浸润情况无法准确的判断,因此需要提高医生的个人操作技能及熟练程度。
参考文献:
[1]肖勇,孟威,孙倩. F18-FDG PET/CT显像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中外医疗,2015,22:183-185.
[2]梁健,闵军,黄开红,陈为宪,李海刚. 内镜活检组织CD44v6检测对结直肠癌转移诊断的价值[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3,08:85-86.
[3]路晓雯,刘林祥,崔新建,房娜,王艳丽,曾磊. 18F-FDG PET/CT对结直肠癌术后血清CEA升高病例的临床诊断价值[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0,02:83-85.
[4]梁妍,陈志仁,毛海英,黄兴,张景斌,李凤霞,于洋,李斌,吴祥才,佟颖,马子军. 低剂量16层螺旋CT结肠成像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01:62-65.
论文作者:霍松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7
标签:患者论文; 黏膜论文; 结肠论文; 肠道论文; 肿瘤论文; 标本论文; 下层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