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诱导方式对SD大鼠下颌下腺干/祖细胞增殖的影响论文_胡洁1 唐岳鹏1 黄桂林2

不同诱导方式对SD大鼠下颌下腺干/祖细胞增殖的影响论文_胡洁1 唐岳鹏1 黄桂林2

胡洁1 唐岳鹏1 黄桂林2

1湖南省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校区425106

2贵州省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563099

【摘要】目的: 分别建立SD 大鼠下颌下腺损伤模型和异丙肾上腺素(IPR)腹腔注射模型,研究两种诱导方式对下颌下腺干/祖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分别构建SD大鼠下颌下腺损伤模型和IPR腹腔注射模型,摘除腺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腺体组织变化。结果:两组SD大鼠下颌下腺均有LN、a6β1表达。但损伤模型中表达更高,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导管细胞均可见到Amylase阳性表达。结论:主导管损伤比IPR腹腔注射更能刺激下颌下腺导管细胞表达干/祖细胞特性。

【关键词】下颌下腺;损伤;异丙肾上腺素;干/祖细胞;组织学

【中图分类号】 R783.5 【文献标识码】A

目前的研究发现在下颌下腺闰管细胞中存在干/祖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处于休眠状态。当组织受损时,它能够自我更新、分化为成熟的功能细胞,维持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先前的研究证实主导管结扎能够诱导下颌下腺干/祖细胞分化、增殖。由于导管结扎会对患者造成额外的损伤,导管结扎损伤模型刺激涎腺干/祖细胞的方法在临床很难被病人接受,因此需要寻求其它途径刺激涎腺干/祖细胞的增殖。腹腔注射IPR,能诱导啮齿类动物下颌下腺腺泡细胞的增殖,使闰管细胞表达腺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性质。但是主导管结扎和IPR注射两种诱导方式对闰管区域的干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目前仍不清楚。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8周龄雄性SD大鼠,180~200g,SPF级。一抗:小鼠抗大鼠整合素α6β1单克隆抗体;小鼠抗人淀粉酶单克隆抗体;兔抗大鼠层粘蛋白(LN) 多克隆抗体。二抗:Envision两步法抗兔/鼠通用型免疫组化检测试剂盒, DAB 显色试剂盒。

1.2方法

1.2.1动物模型的建立

1.2.1.1下颌下腺损伤模型 10%水合氯醛0.3ml/100g腹腔内注射,麻醉生效后,拉伸颈部固定于动物架上;备皮、消毒,铺巾,沿颈中线切开;钝性分离双侧下颌下腺主导管并予以结扎,分层缝合关闭创面。术后预防感染。6天后摘除腺体,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1.2.1.2 IPR注射模型 按20 mg/kg剂量腹腔内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每天2次(8AM,8PM),连续注射5 d。5d后摘除腺体,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1.2.2免疫组化染色 采用两步法,按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

1.2.3 图像分析 每个切片用自动显微照相装置随机抽取4个视野摄取图像,用IPP6.0软件测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图像的积分光密度值(IOD)。

1.2.4 统计方法 实验数据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t检验分析两组IOD值有无差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下颌下腺体积变化

IPR注射5d后,下颌下腺体积明显增大,重量增加。而主导管结扎后腺体体积缩小,重量减轻。

2.2 组织学变化

IPR注射5天后,腺泡及腺泡细胞体积明显增大。α6β1免疫细胞化学时,腺泡和导管细胞之间有少量细胞棕黄色染色,胞浆着色。腺泡细胞和导管细胞无染色。LN免疫细胞化学时,基底膜区可见细胞胞浆着色。腺泡细胞无染色。Amylase免疫细胞化学时,腺泡细胞胞浆呈棕黄色,颗粒状。导管细胞胞浆淡黄色着色。个别导管细胞及导管附近细胞胞浆呈棕黄色。

主导管结扎6天后,腺体体积明显缩小。腺泡结构基本消失。腺泡细胞重组形成管样结构,管周有包膜形成。L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在间质和重组的导管细胞基底膜处胞浆呈棕黄色,着色的细胞环绕管样结构。α6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在腺泡细胞重组的管样结构中细胞胞浆呈棕黄色。腺体导管及附近细胞胞浆呈棕黄色。Amylas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在较多的细胞胞浆呈棕黄色。腺体导管腔面及附近的细胞胞浆呈棕黄色。

用IPP6.0软件对主导管结扎组和IPR注射组SD大鼠下颌下腺α6β1、LN免疫组织化学照片进行光密度分析。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扎组α6β1和LN两种免疫组化检测的IOD值(5.56±0.59×105,12.1±0.41×105)均高于IPR注射组(1.46±0.22×105,3.91±0.19×105)(p<0.05)。

3讨论

涎腺组织在轻度损伤后能自我修复,由此可推测在成体涎腺组织中存在一种在特定条件下能增殖并分化为腺体腺泡和导管细胞的细胞。有学者在结扎主导管损伤的大鼠下颌下腺组织中分离出了这类细胞,检测其表达α6β1和LN。胚胎鼠的涎腺上皮细胞胞浆中存在LN和α6整合素,成年后不再表达LN。LN的表达体现了细胞的增殖分化能力。含β1亚基的整合素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SD大鼠下颌下腺α6β1整合素阳性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具有较高的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因此,有学者认为,SD大鼠下颌下腺干/祖典型特征是表达整合蛋白α6β1及LN。

在正常涎腺组织中,Amylase由腺泡细胞分泌,导管细胞中部存在Amylase。IPR注射会导致新形成的腺泡细胞过度分化,从而使Amylase减少。IPR注射组导管细胞中Amylase表达;结扎组导管及导管附近的细胞Amylase阳性表达。提示IPR注射和主导管结扎都能导致这些导管细胞向腺泡细胞分化,表达腺泡细胞的特性。导管细胞具有在体内向成熟腺泡细胞分化的潜能。

本实验中,主导管结扎和IPR注射动物模型的下颌下腺组织中均有α6β1及LN阳性细胞表达,说明这两种诱导方式均能刺激下颌下腺表达α6β1及LN,具有下颌下腺干/祖细胞潜能。而结扎组高于IPR注射组,说明主导管结扎的刺激作用比IPR腹腔注射更强。

参考文献

[1]潘光华,陈伟,张霓霓,等.SD大鼠下颌下腺主导管结扎损伤及再通后的组织学观察[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2,(5):570-572

[2]黄桂林,姜群,王天果,等.损伤下颌下腺模型中唾液腺干/祖细胞分离及特征的初步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9,25(2):174-177

[3]唐岳鹏,黄桂林,姚礼,等.异丙肾上腺素影响下颌下腺干/祖细胞增殖的数量还是能力?[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40):7084-7089

[4]唐岳鹏,胡洁,黄桂林.异丙肾上腺素腹腔注射后SD大鼠下颌下腺的组织学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5):252-253

论文作者:胡洁1 唐岳鹏1 黄桂林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6月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5

标签:;  ;  ;  ;  ;  ;  ;  ;  

不同诱导方式对SD大鼠下颌下腺干/祖细胞增殖的影响论文_胡洁1 唐岳鹏1 黄桂林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