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分析论文_张梦麟

浅谈初中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分析论文_张梦麟

张梦麟(常德市白鹤镇中学 湖南 常德 415000)

摘要:学生通过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能提高审美能力,发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效果如何,不仅受美术学科冷暖特征的影响,还与师生在教学时感情投入程度有关。如何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这是新课程改革中值得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育;情感教育;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5-4197(2019)05-0178-01

随着国家新课改口号的提出以及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的推行,很多学校已经开始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的积极改革。就初中美术课程而言,很多学校开始把情感教育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能在提高他们对美术作品感知能力的同时,建立起学生与作者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进而提高他们在美术欣赏上的素养。

一、初中美术教育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

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大多注重学生美术成绩的提高以及美术技巧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情感教育的培养,能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一)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初中时期是学生价值观形成、人格定型的重要时期。初中美术教材在制定过程中,十分注重作品对学生人格上的引导,所以选进教材的作品大都是教育学生爱国、爱党、爱人民、爱劳动、爱生活。老师在对这些作品进行讲解时,要充分挖掘作品美术技巧以外的深层信息,通过对作品创作背景、作者生活时代的深刻剖析,让学生感受到作者进行作品创作时的心境和复杂情绪,以及作者想通过作品表达怎样的人生愿望。老师进行积极的情感引导,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比较单一,基本上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并且老师与学生之间很少有互动和交流。这种机械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和老师的沟通和交流。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老师在对作品进行情感方面的剖析时,会更加注重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在鼓励学生踊跃发表自己观点时,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就被进一步拉近了。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充分调动学生在美术学习上的积极性,不仅有利于成绩的提高,还能促进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

(三)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

学生以前在学习美术时,大多是跟着老师的思路,对作品的美术技巧和表现手法进行分析,由于初中生接受能力和知识储备有限,所以较深层次的美术技巧方面的内容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运用情感教育对学生进行美术作品分析时,能让学生明白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心境,通过情感引导,学生能够透过作品看到作者情感深处的情愫。这样也就在作者和学生之间建起了一座艺术交流和情感交流的桥梁,也就培养了学生的美术欣赏素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初中美术教育进行情感教育的措施和途径

(一)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模式的形成,也相应地阻碍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实现全面发展,所以老师在进行初中美术的情感教育时,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合理评价和正确引导,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创造美和发现美的美术欣赏素养。

(二)改善课堂氛围,注重学生参与

初中生在学习上独具的优势之一就是学习精力充沛,有很大的求知欲。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和提高,有赖于老师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在初中美术情感教学中,老师应该实现自身由“操纵者”向“指导者”的角色转变,应该注重学生在老师授课过程中的参与性,在增加老师和学生课堂互动的情况下,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对初中教材中梵高的《向日葵》进行赏析时,老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关于梵高生平和他的艰难艺术创作的影片,让学生充分了解作者创作这幅画的背景以及创作时的心境。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仔细欣赏《向日葵》这幅画,通过对画中线条、色彩、构图的应用以及表现手法的分析,形成学生对这幅画从情感到技巧多层次的理解。最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幅画的感受,以及色彩在表现作者心境时所起的作用等问题,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思维的独特性以及自己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这种宽松的课堂氛围,能让学生放下对美术课学习对老师的恐惧,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独创性思维的培养。

(三)加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加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实现情感教育的新途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主要有两方面优势:第一,实现了对课外知识的无限延伸,有利于相关知识的汇总。由于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在创意或是创作技巧上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所以老师可以将教材上没有的作品都汇集到一起,加深学生对同类作品的了解。第二,多媒体教学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学生的接受兴趣。通过生动、形象的表现方式,将文字、声音、图画、影像汇集在一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对初中教材中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进行赏析时,老师就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技术优势来进行授课。学生在对作品进行分析时,不可避免地需要了解《清明上河图》画卷的全貌以及各个画卷描绘的场景。如果学生仅仅是观赏教材上的那一小幅图,根本体会不到《清明上河图》全卷所描绘的壮观场景,也无法体会作者的精湛技艺,更无法实现对作者感情的全面把握。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教材更全面、更深层次地扩展,为学生进行真实的情感体验提供了实现的途径和手段。所以,在以后的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增加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从很大程度上促进情感教学模式的实现。

结束语

初中美术是学生较为系统地学习美术知识的开端,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情感认知上的教育和培养,不仅能从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素养,还能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加进他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通过以上对初中美术教育中情感教育意义和措施的分析,可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参考文献

[1]陈莹.运用情感教育,提高学困生学习素质[J].中国校外教育,2012(09).

论文作者:张梦麟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5月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8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分析论文_张梦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