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为本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论文_冯庆,喻宏伟

基于能力为本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论文_冯庆,喻宏伟

冯庆 喻宏伟(四川省合江县九支初级中学校 四川 泸州 646205)(四川省合江县九支初级中学校 四川 泸州 646205)

摘要:以能力为本,与知识相结合,能很好地指导行动,实现自身的有效发展。教师要与时俱进,把能力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始终在初中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当然,基于能力的教育并不完全否定知识灌输。它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使教育机制趋于平衡。

关键词:初中语文;能力本位;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9)09-269-01

李可染说:“踩着前人的脚印前进,最佳结果也只是‘亚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盲目遵循传统的阅读模式,最终只会落后于时代。因此,我们应该打破语文阅读的趋势,提出新的观点,引导学生创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是说,从简单的阅读内容、知道的内容到有效的阅读、读出新思想、读出自己、阅读能力,超越阅读材料所显示的知识水平,将阅读行动的触角延伸到能力的培养范畴。

一、能力本位,打破语文阅读定势

在这里,教师可以结合独立阅读的形式,让学生自由规划阅读方法。例如,读完后,再版作者的写作提纲;在阅读中找出文章的遗漏或亮点;设计问题,总结文章的主题;改为剧本或续写,改文章的结尾;阅读文章后,改变文章的体裁,比如诗歌变散文,小说变散文;写读后感,等等,让学生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为了不过多限制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鼓励学生跳出这些参考,创新方法,真正将阅读变成自己单独完成的行动。为了不占用过多的时间,教师可以合理地限定时间,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这一方面避免因自主而出现的放任现象,一方面能尽可能挖掘学生潜力,使其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创新任务。

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这首诗主要表达作者对自己人生遭际的感慨,以及对天下寒士的悲悯。有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参考教师列出的方法,将这首诗以散文的形式表达出来了,细致的描写作者旅居在四川成都草堂时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面对群童抱走茅草的无奈、遭受夜雨的痛苦,以及对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无限期盼。这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深切的理解作者所表现的情感,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学生古文阅读水平,以及写作水平。还有一些学生推陈出新,用话剧自白的形式将这首诗的情感表达出来,进而完成有效阅读。例如,“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句,该学生表情、肢体并用,像自述一样:“八月秋深了,这风开始大声的吼叫啊(流露出不甘,气愤的表情),我茅屋之上的几层茅草都被卷走了,哎(甩袖,流露出愤慨而又无奈的表情)!”;例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句,该学生双手举起,仰起头,像是与天对话,“俱欢颜”三字语气要急速语调升高,表现出内心的殷殷期盼。从学生的肢体表情,以及语气语调的把握,教师便可得知该学生阅读任务的完成与否。可以说,这是一种创新的阅读方式,不仅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打破定势,推陈出新,还使得课堂走向丰富,趋于完善。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学生的创新精神欲求加以满足,使得学生拓展思维,打通大脑可容纳知识的空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加强实践,过渡到“外阅读”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过分地强调知识本位,所以阅读也是向内的,或朗读、朗诵;或默读、默背、默写,其主要目的是掌握文章的内容,完成教学目标,没有脱离文本的局限,也没有脱离空间限制,一律在班级课堂完成。这种向内的阅读方式忽略了实践的意义,具体来说,没有将阅读兑换成为一种可指导行动的强大能力,所以许多学生无法在公共场合镇定自若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即便面对全校组织的演讲,也是百般紧张,内心七上八下。这种现象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改变阅读教学思路的警示,将向内阅读变为向外阅读,脱离文本的局限及空间的局限,使学生敞开自己,将阅读作为一种向外的行动,杜绝默写默背默读,杜绝单纯的了解内容,完成教学目标。将阅读教学推向校园,推向校外。

在这里,教师首先要改变学生在阅读时的隐秘身份,将每一个学生,无一例外地推向众目睽睽之下,使其阅读活动呈向外的趋势进行。这是向外阅读的形式,关于向外阅读的条件,教师可以向学校领导申请,将几个步调相同的班级学生集合在一起,进行阅读探讨;或是组织自己的班级到校外公共场合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在人来人往的场合展现自己,尽情朗读,尽情发表自己对文章的看法。

例如,在讲解朱自清《背影》的时候,教师便可组织学生到校外公共场合进行阅读教学。一方面,这篇文章脍炙人口,会有许多行人因为熟知而停下来旁听,这更利于锻炼学生不怯场。阅读实践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种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好,学生才能字正腔圆进行朗读,并不受胆怯影响,快速准确地探求到文本的主题。关于这篇课文,教师可先让学生大声朗读,然后自愿朗读,并鼓励在众人面前表达出来。当然,如果可以的话,教师可以让行人参与进来,说出对于背影的理解。学生基本掌握了文章内容,学生便可提问:“经过阅读,你认为作者是何时才被感动的?为什么这里作者会受感动?你是从哪里感动的?”学生纷纷举手。待到学生回答过之后,教师可呼吁行人参与:“俗话说一千位母亲有一千种爱,父亲也是如此,谁能分享受父爱感动的那一瞬间?”这样开放式的课堂,这样向外的阅读教学一定会受学生喜爱,也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将阅读从一门知识向一种能力转变。

三、能力本位,提高人文素养

一切知识并不是学生的最终归属,而是进入另一种知识的大门,但许多学生缺乏将知识变成大门的能力,这便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将语文文本阅读变成由此及彼的大门,并实现知识空间的拓展。对于语文来说,与其他学科的界限很模糊,任何一门知识都可以以语文的面目出现,这源于语言艺术的包容性。为此,教师更不能限制学生的阅读活动区域,而是要激发学生进行知识联想,进而获得阅读的大乐趣,大意义,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以《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为例,白求恩这一伟人就包含了无数个词条,教师可以让学生追随这些词条,了解这一人物,进而通过了解人物,了解这篇文章,所述“纪念”之意义。白求恩是医生,是革命家,是友好者,这就涉及到医学、历史两门学科,以此作为拓展学习,更能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能力才是一切行动的需要,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知识的拓展能力等,皆是更好的进行行动的有力杠杆。

参考文献

[1]王海林.以生为本”:阅读回归本位的教学策略追寻[J].语文建设,2014,(03):20-21.

[2]王柳青.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02):105.

[3]张宏江.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的运用[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8,(10):71+73.

论文作者:冯庆,喻宏伟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  ;  ;  ;  ;  ;  ;  ;  

基于能力为本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论文_冯庆,喻宏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