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房地产开发项目的不断增多,各类新技术、新材料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行业中,装配式住宅产业化逐渐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房地产行业要想实现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必须正视所面临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压力。“绿色地产”理念逐渐成为地产开发的新要求,我国地产企业普遍面临着绿色转型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探讨了我国房地产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房地产;绿色地产;现场施工;管理技术
引言
房地产工程现场中施工管理技术是保证工程质量最为有效的工作项目,但是在我国实际的房地产工程开发过程中,房地产开发公司对于施工管理技术缺乏重视,导致我国现有的房地产工程出现很多质量问题。因此,加强对工程现场的施工管理,才能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从而保证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1房地产工程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
1.1经济效益原则
房地产工程部进行现场管理时,应该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诸多方面。同时,考虑到生产经营过程当中的各种要素时,必须做到精打细算,尽量实现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杜绝一切不合理地开支。
1.2科学合理原则
在房地产工程的施工现场,所有的工作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工程的现场管理科学化,还必须实现施工流程及操作方法的合理化,有效利用工程现场的资源,充分发挥所有员工的潜能和才智。
1.3标准化规范原则
房地产工程现场的规范化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工程部现场的所有要素都要坚决地服从同一个意志,必须克服各方面的主管随意性。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规范性和科学性都较高的现场工程作业的秩序。
2施工管理技术在房地产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
2.1施工管理技术缺少相应的监管体系
由于缺少相应健全的管理体系,导致在房地产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工作无法有效落实,严重影响房地产施工的顺利发展。房地产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因缺少相应的监管体系,导致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很多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从而使施工存在安全隐患。
2.2施工现场人员职责不清
在房地产建筑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对自已的职责认识不清,从而导致在施工现场出现工作无人管理或者多人管理的情况出现,在施工现场也会出现反复做工的情况,严重影响工程施工效率”。施工人员也没有进行定期的维护检测工作。
2.3质量管理缺乏严格性
一是施工现场使用材料类型、质量与设计要求不符合。主要由于很多建筑企业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而不顾一切地以次充好所致;二是缺乏严格的材料进场检查,造成很多质量不合格的材料混在其中,严重影响工程质量;三是材料贮存和使用缺乏科学性。大多数施工现场非常混乱,大量不同类型材料都统一放在同一个仓库,另外,由于管理人员对于机械设备的储存工作缺乏重视,使得机器在使用结束后没有得到妥善保管而出现故障,从而使机械在施工中无法正常运行。
3提高房地产工程现场中施工管理技术
3.1落实工程建设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
房地产企业应该事先制订工程计划,认真实行质量监督制度可对小规模样品开始研究得出结论,对于工作的缺点和工程计划进行改良,扩大质量监督制度的管辖范围,要消除工作方式和工作安排中的不合理和不正规因素。在工程项目结束后,通过定期和不定期抽查、项目总结的方式,检查工程建设管理制度的落实和实施效果,为此后的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积累经验。
3.2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在房地产项目现场施工管理中,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还要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进行提高,要求施工人员严格遵守管理规定和要求完成操作,使项目的施工质量满足施工要求。强化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质量意识,做好重点工序和上下道工序交接的衔接工作,确保每道工序质量都能确保合格,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的工序要及时返工;施工单位要对施工的环境加强控制,降低施工环境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使施工质量符合施工要求;还要加强材料管理,要选用质量符合要求的施工材料进行施工,选购符合质量要求的施工材料,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工程的质量。
3.3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1)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将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让每个员工均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提升自身责任感。同时,施工企业要制定针对性的奖惩制度,确保工程安全管理责任到人,一旦发生施工安全事故,及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2)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力度,有效消除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隐患,做好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不定期对施工现场实施安全检查,从根本上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房地产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的应用
4.1PC+ 铝模技术的施工难点
4.1.1施工层工艺斜撑较多
在铝模一体化施工过程中,由于 PC 端和铝模设计均采用双排斜撑工艺,PC 墙板的斜撑幅度和铝模斜撑幅度为互补关系,导致实际施工过程中 PC 墙板的斜撑幅度占据了铝模斜撑余地,使铝模斜撑空间变小,降低了铝模一体化的操作空间,拼接过程中,PC 构件的预留螺栓孔洞尺寸和铝模板对接设计标准不一,为完成拼接只能再次开孔,由于铝模板的尺寸存在构造误差,导致已经开孔的铝模板在对位过程中需要再次进行测量和打孔作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此外,工厂未将螺栓孔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杂质清理干净,增加了预留孔洞尺寸的误差,压扣螺栓不能顺利安装,提升了施工过程中的对接难度。
4.1.2铝模与 PC 构件处理精度要求高
铝模和 PC 构件的处理是一项对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工艺,因此,装配式建筑的预装过程中必须由具备相关资质的工厂和操作工人进行处理。接缝处理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PC 构件和铝模易出现尺寸偏差和露缝,特别是平台板和墙板阴角地带节点偏差现象更为严重。(2)铝模墙体接缝处需要预留2cm的 K板,部分预装工人因技术漏洞导致墙底烂根现象。铝模在浇筑过程中螺钉紧固程度不符合质量标准,背楞间距超出接缝需要,脱模后会引起漏浆和错位现象。(3)楼板下垂问题,铝模墙内阳角下端时常出现脱模、爆模现象,楼板在阴角仅依靠横向支撑,进一步加大了接缝处理的不稳定性。此外,实现免抹灰、薄抹灰的技术难度高,精度要求苛刻,而PC 市场产能严重不足,部分构件厂缺乏技术人才积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进一步提升了施工难度。
4.2墙体保模一体化技术
墙体保模一体化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新的施工技术之一,它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还能提高建筑的性能,它的应用可以大大简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不但解决了传统保温施工方法种存在的质量通病,而且还能够做到多层化设计、工业化生产、定型化安装,同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保温、防火性能,达到与建筑同寿命的目标,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同时,节约墙体保温后期维护成本,推动了建筑节能工作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正在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墙体保模一体化技术的普及将成为必然趋势。
4.2.1施工工艺流程
排版→弹线→裁割→安装连接件(羊角螺栓)→绑扎钢筋及设置垫块→安装内侧模板→安装外侧保模一体化板→安装预埋套管及对拉螺栓→安装模板木方次楞→安装模板双钢管主楞→调整固定模板位置→浇筑混凝土→内模板及主、次楞拆除→砌筑施工→接缝及阴阳角处抗裂处理→分格缝→专用抹面砂浆施工→饰面层施工。
4.2.2保模一体化技术的特点
1)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承重形式未发生改变,梁柱及剪力墙仍按现行规范标准设计、施工,易于大面积推广。2)采用多层结构形式,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保温性能。实现了工程化预制加工形式,杜绝了施工中偷工减料的现象。3)通过设置保温过渡层,避免了抹面层空鼓、开裂等质量通病,通过与结构同时浇筑为一体,从根本上实现了保温与建筑墙体同寿命的目标。4)保温与模板合二为一,减少了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木材的用量,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节约了资源。
4.3爬架在国内的应用状况
爬架是近年来所开发出来的新型脚手架体系,其应用形式主要存在于高层剪力墙式楼盘中。爬架体系的主要优势为:其一,不必进行翻架子操作,一次组装后可以一直应用到施工结束,摒除了以往脚手架的反复拆装工序;其二,此体系在不受建筑高度的影响下,极大的节省了人力和材料等方面的费用,应爬架对建筑高度的要求较小,只需要进行标准高度4 ~5 倍架体的搭设,因此可以实现大量钢管、扣件、脚手板等材料的节约;其三,爬架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在在完成爬架的组装后,其不需要运输设备的占用,只依靠自身的升降设备就能够完成升降,操作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其四,爬架有利于实现安全文明施工,升降过程各机位全部采用数控,计算机统一操作,报警系统灵敏,施工安全可靠,最大化的避免了安全隐患的发生。
4.4绿色建筑工程的应用
(1)实现绿色能源管理。对于绿色建筑工程在房地产中的开发,需要使用大量的能源材料。在施工现场需要对这些能源进行合理的应用,从根本上减少资源的浪费,从而避免了能源使用上污染;(2)实现水资源绿色管理。绿色建筑工程在房地产的开发中,需要绿色建筑工程使用和安装流量小的用水设备,进行对水网络的优化设计,实现定期的维护和保养,避免其设备的损害。此外,采取收集雨水设备对水资源进行重复的利用,从而可以设置出一个雨水收集系统,将水净化之后,就可以循环利用这些水资源;(3)对施工过程中污染的有效控制。对常见的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进有效的控制,这就需要施工单位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在周边设置一定的保护措施。通过根据对建筑材料性质和天气情况的分析,从而实现对材料进行相应的定时覆盖和淋水。
结束语
房地产工程现场管理的影响因素非常多,也非常复杂,这些都会影响到房地产项目的工程质量和最终利润。所以相应的工程管理者必须不断提高现场管理水平,如果现场管理水平提高了,那么其它工程问题也会得到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马跃强,石震东,成炜等.装配式建筑+铝模一体化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17,39(6):825-827.
[2]杨佳林.结构与保温一体化的外墙设计与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15,37(8):936-939.
[3]陈国洪.房地产工程管理途径与具体方式初探[J].江西建材.2016(17).
[4]陈永照.对房地产工程管理关键问题的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6(18).
论文作者:彭志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工程论文; 房地产论文; 现场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