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长河[1]2004年在《颅颈连接畸形不稳定因素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和目的 颅颈连接畸形在起源上可分为先天发育的和后天获得的两大类。先天性颅颈连接畸形是指环绕在枕骨大孔周围的枕骨、寰椎、枢椎及相应韧带等软组织先天性发育异常。颅颈交界区骨性连接由枕骨大孔、寰椎和枢椎组成,在胚胎发生和发育过程中由于某些有害因素影响,出现异常而导致多种畸形,形成颅颈连接畸形,又称为寰枕畸形或枕骨大孔区畸形,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先天发育畸形。迄今尚无十分理想的治疗方法,尤其在颅颈交界不稳定性因素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枕骨髁、寰椎的结构稳定,以及肌肉、韧带、筋膜、关节囊等共同维持着上颈椎的稳定性。当寰枕、寰枢关节因各种原因导致其结构和功能减退时,生理负荷下可出现异常活动或过度活动,而出现颅颈交界部不稳定的系列临床表现。随着生物力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对颅颈交界部的不稳定性认识不断深入。影响颅颈交界部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先天性畸形、创伤、炎症、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结核及医源性损伤。目前对颅颈连接先天性畸形不稳定性因素的临床研究国内报道较少,且研究的多不够系统。本研究通过对先天性颅颈连接畸形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的测量,结合其它临床资料及随访等,对颅颈连接畸形的不稳定性因素进行回顾性研究,以期能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和方法选取年龄在18岁以上、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完整,均行MRI、部分行X一Ray平片、SCT检查,诊断为先天性颅颈连接畸形病例40例。根据术后临床症状缓解程度或(和)影像学资料将畸形组分为稳定组(症状缓解明显稳定无再加重)8例、不稳定组(症状缓解不明显或缓解后又加重)32例。以同时期行MRI检查18岁以上、不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Tl加权像正中矢状面图像,应用数码相机将稳定组、不稳定组和正常对照组MRI图像存入计算机,鼠标选取标志点。应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有关经线、角度的测量。采用ssPslo.O版本,对颅颈连接畸形稳定组、不稳定组及对照组的测量指标采用Kruskal一Wallis Test方法检验;对畸形稳定组和和畸形不稳定组的复杂畸形(颅底陷入、寰枕融合、颈椎分节不全)发生率之间行xZ检验。均以。=0.05作为统计学检验水准。结果畸形不稳定组、畸形稳定组寰齿间距的测量值明显大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有显着性(只0.05);畸形不稳定组、畸形稳定组脑干脊髓角的测量值明显小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有显着性(只0.05);畸形不稳定组中术后症状加重或复发表现出颅颈交界稳定性差患者的颅底凹陷、寰枕融合发生率与畸形稳定组术后症状明显改善者表现相对稳定者之间具有显着差异性(代0.05);畸形不稳定组CZ一3分节不全发生率与畸形稳定组之间无显着差异性(乃0.05)。结论(1)畸形组不稳定组、畸形稳定组寰齿间距的测量值明显大于对照组且两者之间差异有显着性;畸形不稳定组、畸形稳定组脑干脊髓角的测量值明显小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有显着性,提示寰枢间隙愈大、脑千脊髓角愈小颅颈连接不稳郑州人学20例届硕卜毕业论文颅颈连接畸形不稳定因索临床研究定发生的可能性愈大;(2)崎形不稳定组的颅底凹陷、寰枕融合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畸形稳定fll.;畸形不稳定组CZ一3分节不全发生率与畸形稳定组之间统计学无显着差异性,提示颅底凹陷、寰枕融合是一导致先天性颅颈连接畸形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合夕lllltj形种类愈多颅颈连接不稳定发广L的可能性愈大;(3)研究发现,颅颈连接先大性畸形无沦压迫来自腹侧或背侧,寰枢脱位愈明{!认、脑二卜脊髓角受压愈严重,尤其合并了J’义杂畸形(颅底四陷、寰枕融合)时,单纯行前路或后路减压术,不稳定发生率较高(本研究为80%)。提示在解除延髓、脊髓压迫,校正寰枢脱位的同时,需行枕颈(枕颈部和_L颈椎)融合对颅颈交界处进行稳定性重建。
宋来君[2]2006年在《颅颈连接畸形不稳定因素临床研究》文中认为先天性颅颈连接畸形是指环绕在枕骨大孔周围的枕骨、寰椎、枢椎及相应韧带等软组织先天性发育异常。寰枢关节是脊柱中活动度最大、最不稳定的部分,在胚胎发生和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可导致多种先天畸形并存,可成为寰枢脱位的基础,牵引常不能复位,是外科治疗尚未满意解决的问题,尤其在先天性颅颈交界畸形不稳定性因素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传统的经口咽入路前方切除齿状突减压,并发症多。本研究通过对颅颈连接畸形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的测量,结合临床及随访资料,探讨研究颅颈连接畸形不稳定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庞长河, 宋来君, 张志强, 龙江[3]2008年在《颅颈畸形患者寰齿间隙及脑干脊髓角测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测量寰齿间隙、脑干脊髓角探讨颅颈连接畸形的不稳定性因素。方法:选择颅颈连接畸形患者40例(畸形稳定组8例、畸形不稳定组32例)和正常对照20例,测量寰齿间隙、脑干脊髓角,并对各种畸形(寰枕融合、颅底凹陷、C2-3分节不全)发生率进行统计。结果:畸形组寰齿间隙测量值大于对照组,脑干脊髓角测量值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畸形组不稳定组的寰枕融合、颅底凹陷发生率高于畸形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稳定与不稳定组间C2-3分节不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寰枢间隙愈大、脑干脊髓角愈小颅颈连接不稳定发生的可能性愈大。寰枕融合、颅底凹陷是导致先天性颅颈连接畸形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且不稳定发生率较高。
刘献志[4]2005年在《颅颈连接畸形临床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和目的:颅颈连接畸形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从起源上分为先天发育和后天获得两大类。本研究主要为先天性颅颈连接畸形。该畸形定义为在枕骨大孔周围的枕骨、环椎、枢椎及相应韧带、软组织等先天性发育异常而导致多种畸形,又称环枕畸形或枕大孔区畸形,包括:颅底陷入、扁平颅底、环枕融合,颈椎联合或分节不全,环枢关节脱位,齿状突发育不全,小脑扁桃体下疝(Chari Ⅰ型),斜颈、发际低等畸形。该畸形发病年龄不等,多在青年时期发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人们对其治疗的临床研究从未间断,但迄今尚不十分理想。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获得更好的效果,作者复习了国内外数十篇文献资料给以综述,使人们对其有更深入的认识,为临床研究本病,提高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临床研究:回顾了颅颈连接畸形的发展历史。1815年Bell开始认识本畸形,治疗从骨牵引到枕下减压、小脑扁桃体切除、枕下及上颈段减压。上述减压加扩大修补,在此基础上行固定融合,到近5年来开展的后路减压、固定融合,经口齿状突切除术(前路减压等)。手术方法有了很大的改变,如经口咽入路和经外侧咽部入路切除齿状
丁昌懋[5]2016年在《颅颈交界区畸形综合影像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颅颈交界区畸形的影像学评价背景及目的:颅颈交界区畸形在东亚及南亚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发病率相对较高,特别是中国和印度两国,它是一种涵盖该区域骨骼结构及神经系统病理改变的疾病总称。通过对颅颈交界区主要畸形进行影像学评价,了解畸形病变的病因、类型及病变的影像学特点,进一步加深对颅颈交界区畸形病变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同时指导临床采取合理的检查及治疗方案。材料与方法:搜集我院2011年9月至2016年3月行住院治疗,经影像学及临床证实的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266例。所有患者均有颅颈交界区侧位、张口位、及屈伸动力位DR图像;颅颈交界区多层CT扫描图像及MRI扫描图像。其中56例寰枕融合患者有颅颈交界区椎动脉CTA检查图像。两位从事头颈部影像诊断多年的副主任医师在不知道患者临床表现的前提下分别从PACS回顾性读片并记录影像诊断结果。主要观测指标为:齿状突位置、颅底角、寰齿前间距、寰齿后间距、颈髓角(CMA)及脑干脊髓角。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计数资料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计量资料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1.发现Chiari畸形I型192例(182/266)、II型33例(33/266),MRI对I型的检出率较CT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II型的检出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颅底凹陷247例(247/266)、发现扁平颅底56例(56/266)、椎体分隔不全共计156例(156/266),叁种检查方法对颅底凹陷、扁平颅底及椎体分隔不全的检出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齿状突畸形33例(33/266),叁种检查方法对齿状突畸形检出率的比较发现,DR与CT对齿状突畸形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好于DR;但CT与MRI对于齿状突畸形的检出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寰枢关节脱位92例,对于寰枢关节脱位的检出,CT好于DR及MR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对齿状突陷入程度、寰齿前后间距及颅底角的测量上,DR与CT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有很好的一致性;MRI对于齿状突陷入程度,寰齿前间距的测量结果与DR及CT的测量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寰齿后间距及颅底角的测量结果与DR及CT的测量结果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根据CT矢状位寰枢侧方关节的滑脱程度和关节面的倾斜方向可以对其形态进行分型,如下:正常型(N型)有179侧关节;I型有135侧关节;Ⅱ型有75侧关节;Ⅲ型有54侧关节;IV型有86侧关节;寰枕融合时寰枢侧方关节形态异常更加明显,II型和Ш型出现的比例较高,在其它畸形中N型、I型和IV型出现的比例较高。4.根据CT图像上椎动脉与寰椎横突、侧块和后弓可识别的残余结构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将本组56例寰枕融合病例的椎动脉走行方式分为四种类型,正常型28支(25.0%);I型36支(32.1%);Ⅱ型23支(20.5%);Ⅲ型25支(22.4%)。各型分支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本组中所有病例均在MRI图像上测量颈髓角及脑干脊髓角,其中颈髓角测量范围为117.7°-167.0°,平均133.7°;脑干脊髓角测量范围125.7°-161.0°,平均138.7°。小脑扁桃体下疝范围5mm-14.6m。平均7.2mm。CMA与脑干脊髓角测量有较好的一致性(P>0.05)。在有无脊髓空洞组,CMA及脑干脊髓角、小脑扁桃体下疝程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对寰枢关节失稳是否伴随有脊髓空洞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寰枢关节失稳与脊髓空洞间有相关性(P<0.05)。当寰枢关节失稳时,出现脊髓空洞的可能性增大。结论:1.CT对颅颈交界区骨性畸形的显示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可以通过对寰枢侧方关节形态的描绘来预估寰枢关节的稳定性;2.CTA可以为颅颈交界畸形的手术治疗提供精准的椎动脉走行位置信息,为患者的手术安全性提供可靠保障。3.在MRI图像上可以对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进行各种径线的测量;脑干脊髓角及CMA可以用来评估颈髓及延髓的受压情况,CMA测量更方便。4.小脑扁桃体下疝程度及寰枢关节的稳定性与脊髓空洞有相关性,扁桃体下疝越明显或寰枢关节出现不稳时容易出现脊髓空洞。第二部分影像学新方法在评价颅颈交界区畸形稳定性中的应用研究背景及目的:目前大部分的影像学研究集中在对颅颈交界区畸形的结构异常进行分析和总结,对该区域运动功能或稳定性的观察和研究很少见到,而颅颈交界区畸形的稳定性对选择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新的X线检查技术(动态摄影及体层融合摄影)对寰枕融合时颅颈交界区的稳定性进行针对性研究,并与CT扫描进行对照,以期找到更加简便、准确的影像学方法来观察颅颈交界区的稳定性。材料与方法:搜集我院2012年9月至2016年3月行住院治疗,经影像学检查及临床证实的有临床症状的寰枕融合患者114例,所有患者均行颅颈交界区屈伸动力位DR、颈椎动态摄影、屈伸位体层融合摄影及常规卧位CT扫描。其中32例患者行卧位下颅颈交界区屈伸位CT扫描。两位从事头颈部影像诊断多年的副主任医师在不知道患者临床表现的前提下分别从PACS回顾性读片,主要对寰枢关节是否脱位及其稳定性做出诊断,同时对寰枢侧方关节的形态进行分型。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间比较采用T检验,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1.动力位DR片诊断寰枢关节脱位48例,寰枢关节不稳26例;颈椎动态摄影诊断寰枢关节脱位44例,寰枢关节不稳30例;动力位体层融合摄影诊断寰枢关节脱位67例,寰枢关节不稳44例。体层融合摄影与动力位DR、颈椎动态摄影间诊断效能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体层融合摄影诊断效能高于动力位DR及颈椎动态摄影(P<0.05);动力位DR与颈椎动态摄影的诊断效能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CT扫描共诊断N型10个、I型43个、Ⅱ型83个、Ⅲ型54个、IV型38个;体层融合摄影诊断N型14个、I型39个、Ⅱ型89个、Ⅲ型49个、IV型37个。经统计学分析,两种成像方法在对Ⅲ型寰枢侧方关节的分型能力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准确性要好于体层融合摄影。在对于N型、I型、Ⅱ型及IV型的分型上,两种检查方法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例动力位CT扫描诊断为寰枢失稳17例;动力位体层融合摄影诊断寰枢失稳25例。两种检查方法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I型中合并寰枢脱位为17例、Ⅱ型中合并寰枢脱位为31例、Ⅲ型中合并寰枢脱位25例、N型及IV型中无寰枢脱位病例。Ⅱ型及Ⅲ型中出现寰枢失稳的比例较高。结果:结论:1颅颈交界区屈伸位X线体层融合摄影对寰枢关节不稳的诊断能力好于颈椎动态摄影及X线动力位摄片。2 X线体层融合摄影对寰枕融合时寰枢关节的分型准确性与CT相当,还可以在不同体位下观察,可以作为预测寰枢关节稳定性的首选检查方法。3立位屈伸位颅颈交界区X线体层融合摄影较卧位屈伸位CT能更加真实、准确的反应寰枢关节的稳定性。
马继伟, 王艮卫, 金保哲, 周文科, 闫东明[6]2016年在《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140例显微外科治疗》文中认为目的探讨Arnold-Chiari畸形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Arnold-Chiari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对患者综合评估,分类实施单纯枕下减压术或枕下减压+自体枕骨骨瓣钛缆内固定+枕颈植骨融合术,术后随访,分析临床效果。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热19例,颅内感染2例,脑脊液切口漏5例,急性脑积水2例,吞咽困难或声嘶加重2例,头痛9例,枕部皮下积液4例。远期随访,症状体征消失或好转86例,稳定45例,加重9例,有效率93.6%。结论对有颈延髓腹侧受压临床症状及伴颅颈连接不稳因素的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患者积极行枕下减压并一期枕颈植骨融合术可获得良好预后。
赵亚鹏[7]2007年在《自体颅骨行枕颈融合术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和目的颅颈连接畸形是神经外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医学知识的积累和影像技术的提高,临床上对该病的诊断变得较为容易,颅颈连接畸形的治疗目的,是通过减压,改善各项临床症状,同时恢复或重建枕颈部的稳定功能。枕颈部植骨融合术是保持枕颈部稳定性所常用的方法,但对于植骨融合效果及影响因素,没有一个较为肯定的结论。作者通过创建枕下减压术后的动物模型,通过自体颅骨行枕颈融合术的实验研究,使用块状植骨与碎骨植骨两种方式行枕颈融合术,观察术后植骨融合状况及融合所需时间,了解影响植骨融合的因素,为临床上植骨材料的选择以及植骨融合术所应注意的事项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我们将20只兔子随机分成两组,先创建枕下减压手术动物模型,第一组(A组):根据枕鳞基底部至C2的距离切取颅骨块植于枕鳞基底部与C2棘突上端之间,并将枕鳞咬下的碎骨铺于植骨块上端与枕部接触部位,后用丝线固定上端;第二组(B组)将所取骨块咬成直径为1—2mm大小的碎骨粒,连同枕鳞咬下的碎骨均匀的铺在枕颈交界区。分别于术后不同时间拍摄X线片,于第20周再次手术暴露出植骨块行大体观察。结果术后不同的时间植骨的接触面密度逐渐增高。A组术后第6周有一兔猝死(死时颈部扭曲),解剖枕颈部发现植骨块被吸收,与C2接触部位有融合残迹存在;有一兔术区伤口感染,出现组织坏死,植骨块脱出,融合失败;其余八例(其中一例出现渐进性双前肢肌力减退)分别于术后不同时间拍摄枕颈部正、侧位X线片,发现随着时间的增加,植骨块与接触面间的密度逐渐增加,植骨块的下端(植骨块与C2接触部位)达到骨性融合所需的时间为10±1.51周,但上端(植骨块与碎骨、枕骨接触部位)达到骨性融合所需的时间为15.8±1.98周植,模型兔较正常兔枕颈部骨序列僵直,再次手术探查植骨的融合状况,分离与植骨块连接的软组织,发现与软组织相连的骨边缘有所吸收,而与枕骨、碎骨、C1、C2接触面均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达80%。B组10只兔有1只术后第二天死亡,有2只术后饮食差、精神差,并于术后一周内死亡,2只碎骨融合成小骨块中间以软组织的形式,4只植骨块被吸收,仅有1只达到骨性融合,融合率10%。将两组的融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统计软件处理,采用卡方检验P<0.01,从而认为A(块状骨植骨)组和B(碎骨植骨)组两组融合率的差异具有显着性。同时A(块状骨植骨)组的上、下端融合所用的时间差别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使用颅骨行植骨融合术也能达到较好的融合。2融合时间及融合效果与植骨固定的牢固程度有很大的关系。3枕下减压后,颈枕部存在不稳定的因素,植骨融合有助于稳定枕颈部。4使用块状骨较单纯使用碎骨植骨更易达到融合。5接触面去皮质后可能有助于骨的融合,在易出现活动的部位铺洒碎骨粒有助于植骨块的融合。
张谦生[8]2011年在《颅颈交界区畸形及其并发症的外科治疗初探》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和目的:颅颈交界区畸形也称枕骨大孔区畸形,主要是指枕骨及寰、枢椎发育异常,包括扁平颅底、颅底凹陷、寰枕融合、寰枢椎脱位、颈椎分节不全(Klippel-Feil综合征)、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Arnold-Chiari畸形)。这几种畸形可单独或几种同时出现。上述骨骼发育异常导致延髓、颈髓、小脑及后组颅神经(Ⅸ-Ⅻ)受压迫、牵拉,出现相应的神经症状和体征。下疝的小脑扁桃体继发脑脊液循环障碍,可能是脑积水及延脊髓空洞形成的重要原因。此区的软组织如筋膜发育异常、粘连增生、钙化更可进一步加重神经系统受压和脑脊液循环障碍。颅颈畸形的治疗目的是解除畸形骨骼及异常软组织对脑干、颈髓及神经纤维的压迫,恢复枕颈部骨结构的排列关系,疏通脑脊液循环,并重建枕颈部稳定性。单纯的保守治疗,如颅骨牵引、Halo-vest支架、头颈胸石膏外固定等,疗效欠佳,个别患者还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国内外现有的手术方式较多,效果各异,本研究通过对我科手术方式及疗效的回顾性分析,以期寻求治疗颅颈交界区畸形及其并发症的较好手术方式。材料与方法:选取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共手术治疗颅颈畸形病人141例,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完整,均行MRI、X线平片,部分行SCT检查。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征分为A、B、C组叁组,A组单纯行后方入路枕下减压术,B组行枕下减压术、并一期行枕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C组行后方入路枕下减压加经口口因入路齿状突切除术和枕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随访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分组计算有效率。结果:本组随访病例中影像学检查小脑扁桃体复位良好、无脊髓空洞扩大及继发脑积水者,叁组患者术后早期或半年随访时原临床表现改善比率分别为88.4%、82.6%、80.3%,疗效明显,针对不同畸形类型选取的相应的手术方式是有效的。结论:1.颅颈交界区畸形的手术治疗中减压和稳定性重建应该并重;2.根据患者颅颈交界区畸形的具体类型、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显示的神经组织受压情况,个性化的选择适宜的手术减压及固定方式;3.对于合并脑积水及脊髓空洞的治疗应着重解除第四脑室下端的脊髓中央管开口处(即闩部),可能存在的假膜,使脑脊液流出通畅;4.颅颈交界区畸形的稳定性重建主要靠植骨后3-6个月的骨性融合,而钛缆内固定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经济的固定技术。
李振东, 王振宇, 刘斌, 孙建军, 于涛[9]2014年在《颅颈连接处畸形的手术治疗》文中研究指明颅颈连接处的畸形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因也比较复杂[1]。近年来,对此病分析和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的选择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现对我院治疗情况总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2年至2012年共收治了颅颈连接处畸形合并小脑扁桃体下疝、扁平颅底、颅底陷入、脊髓空洞378例。男145例,女233例;男∶女=1∶1.6。最小年龄10岁,
张海松[10]2015年在《颅颈交界畸形后路钉棒固定徒手置钉及术中CT导航下置钉的优缺点(附26病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比分析颅颈交界畸形(Craniovertebral Junction Malformation)患者术后影像学改变及有螺钉穿出皮质数量及并发症,探讨分析枢椎徒手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与术中CT导航下颅颈交界区畸形后路钉棒固定手术中的优缺点。资料与方法:本研究患者为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10月-2015年2月收治颅颈交界畸形患者26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8例。年龄24~68岁,平均46.5岁,病程4个月~60年,平均5.6年。单纯颅底凹陷9例,伴小脑扁桃体下疝者13例,寰枢椎侧块脱位者4例,伴脊髓空洞症7例,临床表现:颈短伴偏斜、发迹偏低2例;颈枕肩部持续性疼痛18例,喉返神经受损症状3例。其14例出现感觉分离和骨骼肌萎缩等症状;23例表现为共济失调,眼球震颤、Romberg征阳性。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均采用术背侧减压手术,A组男3例,女10例,年龄24~59岁(36.3±7.1岁),B组男5例,女8例,年龄24~68岁(31.5±10.6),其中A组行徒手经验螺钉固定,B组采用术中CT联合神经导航下确定螺钉进钉点及固定入路。A组徒手根据术前普通CT检查确定进钉位置及角度后手锥钻取进钉入路,探针植入,B组在CT导航下直接固定钉棒。应用术中CT扫描进一步验证椎弓根螺钉位置,无螺钉穿出皮质结束螺钉植入。A组根据术中CT结果,将所检测到钉棒穿透骨皮质、压迫脊髓、神经、椎动脉的钉棒重新调整,再次行CT导航满意后固定结束。结果:术后22例(84.6%)患者Nurick分级症状至少改善l级以上,2例(7.7%)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2例(7.7%)患者失访。所有病例术中均未发生椎动脉及神经功能损上,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46min,出血量平均为194ml,B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87min,出血量平均为214ml。所有患者术程顺利,术中均未输血。术后A组有5例出现并发症:硬脊膜破损致脑脊液切口漏1例,切口感染1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肺部感染2例,给予对症处理后均恢复良好,B组有1例出现肺部感染并发症,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术后叁月门诊复查19例,电话随访5例,失访2例。术后3月门诊复查均未见螺钉松动,所有随访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结论:1.术中CT可准确评价寰枢关节复位情况和植入螺钉的轨迹、植入深度及是否穿出皮质情况,避免了患者二次手术的风险;对于提高手术定位准确性、手术路径及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有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但术中患者辐射暴露时间相对较长,且手术费用相对较高。2.徒手植钉对技术要求高,需扎实的专业知识及影像学定位技能。虽患者手术时间、放射线暴露时间短,但穿透皮质的风险较术中CT导航明显偏高。
参考文献:
[1]. 颅颈连接畸形不稳定因素临床研究[D]. 庞长河. 郑州大学. 2004
[2]. 颅颈连接畸形不稳定因素临床研究[C]. 宋来君. '2006中国(郑州)国际临床神经病学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 2006
[3]. 颅颈畸形患者寰齿间隙及脑干脊髓角测定[J]. 庞长河, 宋来君, 张志强, 龙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4]. 颅颈连接畸形临床研究[D]. 刘献志. 郑州大学. 2005
[5]. 颅颈交界区畸形综合影像学研究[D]. 丁昌懋. 郑州大学. 2016
[6].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140例显微外科治疗[J]. 马继伟, 王艮卫, 金保哲, 周文科, 闫东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
[7]. 自体颅骨行枕颈融合术的实验研究[D]. 赵亚鹏. 郑州大学. 2007
[8]. 颅颈交界区畸形及其并发症的外科治疗初探[D]. 张谦生. 郑州大学. 2011
[9]. 颅颈连接处畸形的手术治疗[J]. 李振东, 王振宇, 刘斌, 孙建军, 于涛.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4
[10]. 颅颈交界畸形后路钉棒固定徒手置钉及术中CT导航下置钉的优缺点(附26病例)[D]. 张海松. 大连医科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