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与冠脉造影结果相关性分析论文_公秀云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中医院 2724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与冠脉造影及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18导联心电图检查,观察心电图的ST段的变化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异同。结果:200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中,有130例患者ST段抬高,50例患者ST段压低,20例患者ST段无偏移。在200例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中,有130例患者ST段抬高,多为单支血管闭塞病变,50例患者ST段压低,多为血管非闭塞病变,ST段抬高这的侧肢循环开放率低于ST段压低患者。结论:急性心悸梗死的患者心电图改变主要是ST抬高和非ST段抬高,而ST段的不同改变在冠脉造影中的特点也有着一定的关系。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ST段改变:冠脉造影

急性心悸梗死的病因是冠状动脉的供血能力急剧下降,对心肌造成严重伤害,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胸骨后疼痛,临床上主要同过心电图变化来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主要的心电图表现ST段上下移动。随着冠脉造影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将冠脉造影和心电图的表现结合起来,从而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更加准确,达到更好的临床治疗。本文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和冠脉造影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为140例,女性患者为60例,所有患者平均年龄为(68±10.1)岁。其患者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观察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和变化规律,冠脉造影均采用常规投照体位显示冠状动脉。

1.3统计学方法 将心电图变化和冠脉造影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例数用(n)显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用(%)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中,ST段抬高有130例,ST段压低有50例,ST段无偏移的患者有20例。在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中,ST段抬高患者中有100例患者为单支血管闭塞,30例为两支或两只以上血管闭塞。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0%的患者有2例,70%~90%有28例,>90%患者100例。ST段压低患者45例为两支或两支以上血管非闭塞病变,5例为单支血管闭塞病变。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0%患者有30例,70%~90%有15例,>90%有5例。ST段无偏移患者中,单支血管闭塞病变的患者有15例,多支血管非闭塞病变的有5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0%的有2例,70%~90%有5例,>90%的有13例。ST段抬高患者与ST段压低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3讨论

随着近些年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急性心肌梗死,它严重威胁着每一个心血管患者的生命。但是只要能尽早的进行诊断并及时治疗,那么就能有效的挽救患者的生命,而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临床诊断依据是心电图变化,通过心电图ST段抬高和降低的不同变化来制定治疗方案[1]。ST段抬高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建立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的,主要是因为不稳定斑块破裂以及内皮的损伤形成血栓,完全堵塞了冠状动脉,导致心肌损伤,心电图表现为ST段的抬高,针对这种情况临床常选用溶栓治疗,如果血栓是富含血小板的较小血栓,没有形成冠状动脉的完全性堵塞,那么多表现为非ST段抬高。所以,从上述看出,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变化与冠状动脉造影的表现有着一定的联系。而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第一诊断时间和第一治疗时间极其重要,通过观察心电图ST段的变化与冠状动脉造影联系起来,能更准确的诊断出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程度,以及病变部位,那么就能更好的制定治疗策略。所以,临床医师在临床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时,要重视冠状动脉造影和心电图之间的联系,做出更准确的诊断,这样对患者的早期治疗,和患者的预后情况有着重大的临床意义[2]。

参考文献:

[1]马悦,刘建英.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与冠脉造影结果相关性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36):156-156,158.

[2]蔡锐彬.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与冠脉造影结果相关性分析[J].医学信息,2014,16(10):338-339.

[3]舒孝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与心电图改变相关性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9(8):130-131.

论文作者:公秀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9

标签:;  ;  ;  ;  ;  ;  ;  ;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与冠脉造影结果相关性分析论文_公秀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