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卫[1]2001年在《捻转补泻针法对人体皮肤温度场影响的红外热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应用红外线热像技术,以成年健康人为受试对象,重点观察石氏捻转补泻针法、传统捻转补泻针法、大小刺激量捻转补泻针法等针刺手法的操作对人体皮肤温度场(温度分布)的影响,并与平补平泻针法、留针不施手法进行对照观察。研究目的在于阐明针刺捻转补法与泻法的操作是否存在着效应上的差异,并且进一步探讨其效应差异是否为补泻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 (1)上述捻转补泻手法,在实施操作后,补法和泻法对皮肤温度场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其中,以石氏捻转补法与石氏捻转泻法对皮肤温度场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最为明显,从而提示捻转补法与捻转泻法的操作对健康人体皮肤温度场的影响存在效应上的差异。 (2)捻转补法实施后可以使穴位局部的皮肤温度以及穴位所属经络循行远端的皮肤温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其中在针后留针的30分钟内的各个时相,石氏捻转补法对穴位局部和远端的皮肤温度均产生升温效应,而以在局部表现得最明显;传统捻转补法实施后,穴位远端的皮肤温度在针后即刻出现升温趋势,在10分钟时虽有升温,但很微弱基本回到针前水平,而在20和30分钟时出现了降温趋势,但也很微弱基本接近针前水平,其在穴位局部只有在针后即刻出现微弱的升温,但在以后的各时相出现了降温趋势;小刺激量捻转补法实施后,无论穴位局部还是远端的皮肤温度只有在即刻和10分钟时出现升温趋势,但升温的效应非常微弱,而在20和30分钟时出现了降温趋势,但降温的效应也很微弱;叁种补法的升温效应以石氏捻转补法表现的最明显且持久。泻法普遍可以使穴位局部的皮肤温度和穴位所属经络循行远端的皮肤温度在30分钟内的各个时相均出现降低的趋势,而且叁种泻法的降温效应大致相同。根据本次实验并结合上述结果可以推断上述捻转补法操作后对皮肤温度所产生的升温效应应为补的效应,这种补的效应只有石氏捻转补法表现得最明显且持久,而其他两种补法则均不明显;泻法操作后对皮肤温度所产生的降温效应应为泻的效应,这种泻的效应,叁种泻法表现 的比较一致。 门)平补平泻手法可使穴位远端的皮肤温度下降,而且与各补法和无手 法产生明显差异,但它对穴位局部的皮温的影响不明显,可以表明此法对健 康人皮肤温度场的影响是否具有规律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留针无手法在一 穴位局部和穴位远端产生的皮温变化结果与针前比均无明显的变化,与其他 各捻转补泻手法及平补平泻在不同的时相分别或同时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 说明针刺手法实施的必要性。
韩丽娟[2]2004年在《按动脉法的肢端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关于按摩推拿的操作方法以及治疗效应从古至今有着多种不同的观点。操作手法是按摩推拿的核心内容,是治疗疾病的基本手段,也是按摩推拿临床疗效的关键环节。古人留下了许多文献资料。目前尚缺乏量化的手法操作以及手法与效应关系的基础研究。使临床应用和学科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本课题以成年健康人为受试对象,采用多导生理仪,观察按动脉法的操作对人体肢端的即刻效应,目的在于研究按压动脉法产生的效应。按压动脉法是指施术于大动脉的推拿手法。其形成和发展有几千年的历史,深受临床医家的重视。本课题选用按动脉法这一临床常用手法,在健康人“天府”穴给予一定量化的推拿手法操作,以肢端体表温度和脉压、血氧含量等为观察指标,观察量化手法与效应之间的关系。本课题研究分为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两个部分。理论研究追溯了按动脉法的历史渊源,发展;按法的应用现状,相关的实验研究,推拿手法基础研究现状等。对古今文献进行了学习和分析、归纳和探讨。实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实验一、健康成人,20~25 岁,男女各 20 人,共 40 人,采用改良的“脚踏火轮”法对左侧天府穴按压 1 分钟,分别在左右手按压前、按压中、手法结束后 5sec,手法结束后 1min记录指标:SPO2、体表温度、脉压差、脉搏。进行按压前后、手法结束后左右手对照。实验二、采用改良的“脚踏火轮”法对左侧天府穴按压 1 分钟,采用 VAS 测量受试者肢端自觉温度,分别记录按压前、按压中、手法结束后 5sec、手法结束后 1min 的自觉温度。进行按压前后、手法结束后左右手对照。实验结果表明:1、对按压侧的影响按动脉法可引起按压侧各项指标的变化。其中:血氧含量:在手法结束后 5 sec 下降,手法结束后 1min 回升到手法前水平。体表温度:手法结束后 1 min 体表温度较手法前上升。脉压差:按压动脉结束后5sec 时变大。脉搏:按压时脉搏减弱,手法结束后5sec 进一步降低,手法结束后1min回升到手法前水平。自觉温度:按压时自觉温度降低,手法结束后 5 sec 上升超过手法前升到最高,手法结束后 1min 仍高于手法前。2、对非按压侧的影响按压动脉可以引起非按压侧肢体部分指标的改变。其中:体表温度:在按压中、手法结束后5sec、手法结束后 1min 与按压前相比均下降。自觉温度:和按压前相比,在手法结束后 5 秒上升。3、对双侧影响的差异按压动脉对双侧各项指标的改变是不同的。血氧含量:按压侧在手法结束后 5 sec 下降,手法结束后 1min 回升到手法前水平,非按压侧血氧与手法前无显着性差异。<WP=7>6 按动脉法的肢端效应研究体表温度:手法结束后 1min 按压侧体表温度较按压前上升,非按压侧在按压中、手法结束后5sec、手法结束后 1min 与按压前相比均下降。按压中按压侧的体表温度与非按压侧差异显着。自觉温度:按压时自觉温度降低,手法结束后 5 sec 上升超过手法前升到最高,手法结束后 1min 仍高于手法前,非按压侧在手法结束后 5 秒和按压前相比上升。按压中按压侧的自觉温度(变低)与非按压侧相比(无变化)差异显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证实了按动脉法对机体的影响,发现该手法有提高肢端体表温度和改善肢端代谢的效应,为今后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按动脉法提供了实验依据,也为按摩推拿手法与效应关系的研究奠定了初步的基础。结论:通过本实验研究结果证实,按压动脉法对肢端体表温度和微循环代谢有即刻效应,对肢端的影响是复杂的,而且影响是全身性的。
田艳鹏[3]2015年在《捻转补泻手法对SHR大鼠RAS及肾组织VEGF表达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为实验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捻转补泻手法对SHR大鼠血浆及肾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以及肾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捻转补泻手法对高血压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机制,揭示捻转补泻手法的效应差异,并以此为突破点,阐明捻转补泻手法对血压的调控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12周龄SHR大鼠60只,体重为200-250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为:捻转补法组、捻转泻法组、平补平泻组、针刺留针组和模型对照组。清洁级Wistar-Kyoto(WKY)大鼠12只作为空白组。捻转补法组、捻转泻法组和平补平泻组针刺大鼠“太冲穴”并分别施以捻转补法、捻转泻法和平补平泻手法。针刺留针组针刺大鼠“太冲穴”后,不实施手法。模型对照组和空白组进行与其他各组相同的抓取刺激,不做针刺处理。治疗均在上午进行,治疗周期为28d。针刺操作由专人负责。在针刺治疗开始前1天和治疗开始后的第3、6、10、13、17、20、24、27天分别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治疗结束后,取大鼠全血及双侧肾脏并处死,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及肾组织中肾素、AngⅡ的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1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切片,WKY大鼠肾组织结构基本正常。捻转补法组、平补平泻组、针刺留针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均有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球硬化;肾小管基膜不规则增厚,并出现萎缩;肾间质纤维化;肾小动脉管壁增厚。模型对照组大鼠组织病变程度较其他叁组略重。捻转泻法组血管结构基本正常,肾小球及肾小管结构基本正常。2各组大鼠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治疗前各SHR组大鼠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空白组比较,各SHR组大鼠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升高,有显着统差异(P<0.01)。治疗28天后,空白组大鼠收缩压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模型对照组大鼠收缩压与舒张压较治疗前、捻转补法组、平补平泻组和针刺留针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捻转补法组、平补平泻组和针刺留针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无明显变化(P>0.05);捻转泻法组大鼠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捻转补法组、平补平泻组和针刺留针组低,但仍较空白组高,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各组大鼠血浆肾素、AngⅡ含量的变化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浆肾素、AngⅡ含量升高,与空白组、捻转泻法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与捻转补法组、平补平泻组和针刺留针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捻转泻法组血浆肾素含量明显降低,与捻转补法组、平补平泻组、针刺留针组和模型组有显着差异(P<0.01),与空白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捻转补法组与平补平泻组、针刺留针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4各组大鼠肾组织肾素、AngⅡ含量的变化模型对照组大鼠肾组织肾素、AngⅡ含量升高,与空白组、捻转泻法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与捻转补法组、平补平泻组和针刺留针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捻转泻法组肾组织肾素、AngⅡ含量明显降低,与捻转补法组、平补平泻组、针刺留针组和模型组有显着差异(P<0.01),与空白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捻转补法组与平补平泻组、针刺留针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5各组大鼠肾组织VEGF的表达模型对照组大鼠肾组织VEGF表达量增加,与空白组、捻转泻法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与捻转补法组、平补平泻组和针刺留针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捻转泻法组VEGF表达量减少,与捻转补法组、平补平泻组和针刺留针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捻转泻法能有效地降低12周龄SHR大鼠血压水平,降低SHR大鼠血浆及肾组织肾素、AngⅡ的含量,并能减少肾组织VEGF的表达;2捻转泻法能有效降低SHR大鼠血压水平,减轻高血压肾损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①捻转泻法能够有效降低SHR大鼠血浆及肾组织肾素、AngⅡ含量,减少RAS在高血压肾损害中发挥作用。②捻转泻法能有效降低SHR大鼠肾组织VEGF的表达,减少VEGF所参与的肾脏损害;3本实验所采用的捻转补泻手法存在效应的差异。
参考文献:
[1]. 捻转补泻针法对人体皮肤温度场影响的红外热像研究[D]. 关卫. 天津中医学院. 2001
[2]. 按动脉法的肢端效应研究[D]. 韩丽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4
[3]. 捻转补泻手法对SHR大鼠RAS及肾组织VEGF表达的影响[D]. 田艳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