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电盛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喀什 844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生产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电力工程的发展速度也得到了极大的促进,其重要作用日趋明显。为了更好的实现科学化管理,我国对各类电力企业均实施了电力工程管理,但其管理模式较为老旧,已经逐渐无法跟上现代电力工程发展的特点和需求,也暴露了许多的问题和漏洞,若不加以妥善的改进和创新,必然会对产生一系列的弊端和连锁反应,严重制约我国电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应用
1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
1.1企业自建模式分析
对于企业自建模式而言,其中作为我国电力工程管理中最为传统的类型,在我国电力工程管理中的运用相对较多,在该种模式创新及发展下,电力企业作为业主方,对电力工程的自主管理及项目建设需要直接复杂,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就为企业自建模式的创新、专业知识、技术能力以及技术经验的分析,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工程管理不能有效发挥出其核心作用。同时,在工程项目资源利用的过程中,由于企业自建模式的限制,造成了企业管理资源的严重浪费。
1.2监理模式分析
监理模式的技术运用主要是在企业自建模式构建之后,这种运行模式与企业自建模式不同的是,监理模式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电力企业、承包商、监理等三个方面进行管理,并通过对合同工程项目的实施分析,保证电力企业工程管理项目的规范性及合理性,有效解决电力企业自身经验不足的问题。但是,由于监理方属于第三方,在管理工作构建中相关人员存在着工作不尽心、不负责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对监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1.3CM模式分析
对于CM模式而言,其项目的设计主要产生于20世纪,这是国际上一种通用的新型电力工程项目机制,通常情况下,供电企业以及设计单位会通过利益合同的签订,将电力工程项目交付给专业性的设计人员进行管理,在工程管理项目设计中,可以实现项目设计与施工的同步进行,并有效提升工程的整体进度,并为工程项目模式的创设提供良好支持,发挥CM模式在电力企业管理中的最终作用。
1.4ECP模式分析
ECP模式作为电力企业发展运行中的基础模式,会受到公司业主的委托,并按照该合同内容的相关规定,对工程项目建设进行采购、施工以及试运行,并在整个过程中进行工程项目的承包及管理,通过与其他的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ECP模式的构建,可以充分展现出科学化、人性化以及高效化的管理特点。但是,在该种模式构建的过程中,其内容会设计到项目的设计、采购及施工等多种环节,这种现象的出现为利益关系的协调造成影响。
2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及运用
2.1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意识
在电力工程中,管理人员的素质与工程的顺利开展相关,可以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让管理人员不断掌握和更新管理方式和理念,促使其在实际工作中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另外还需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认识到企业发展与自身前途之间的关系,只有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才能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管理人员的素质得到提升,管理水平也随之提高。电力工程管理人员的意识与工程的施工进度、质量、安全运行等密切相关,还关系着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因此需要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意识,将管理工作落实。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第一,管理人员应按照施工管理规范进行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二,管理人员应重点关注和监督施工质量,并对其进行相应管理。第三,电力工程单位应制定一整套分明的升迁和奖罚制度,以提升施工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2结合成本管理
在电力工程管理过程中,应不断创新管理模式,随着市场竞争愈加激烈,施工单位应重点关注工程成本问题,与自身发展战略相结合,对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和调整,创新成本管理主要在于管理过程中长期性、全局性地控制成本,对施工单位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十分有利。
2.3创新电力工程管理模式
EPC模式下,专业的工程管理公司承包了工程建设从设计、施工到运营每个环节的管理,业主不需要承担过多的责任,且由于承包商承担了所有工作,工程各个环节的衔接更加流畅、工程建设效率也更高。与EPC模式不同的是,PMC模式将电力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划分成不同阶段,可以选择一个承包商承包全部,也可以选择多个承包商分段承包,这种模式细化了承包商的职责,便于管理。但这些管理模式在我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比较少,所以管理人员要吸取国外的成果经验,积极引入新的管理模式,在其原有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优化,探寻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的管理模式。
2.4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电力工程管理的创新离不开人才培养的创新。从电力工程管理现状来看,大部分业主更重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对专业技术、知识、经验要求比较高,却忽视了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因此,在培养管理人才时,既要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加强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提高管理人才的法律意识。管理人员也要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固步自封,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储备,学习新的科学技术,汲取先进的管理理念,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加以创新,将其合理地投入到实践中去,提高管理效果和管理效率。
2.5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为了保证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和工程管理的有效性,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监理部门必须细化监督职责,完善各项监督条例和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监督到位,特别是工程建设资金的管理,确保责任到人,一旦工程出现问题,要及时问责。同时,监理部门也要加强内部监督,安排人员定时检查监理人员的监督工作,确保监督卓有实效,对于监督工作不到位,给电力工程建设造成巨大损失的监理人员,要追求其法律责任。
3结论
工程管理是提高电力工程质量和建设效率的关键,但目前我国常用的业主自建模式、监理模式、CM模式等电力工程管理模式还存在一定局限性,没有发挥出管理实效。因此,只有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学习先进的管理思想,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工程管理模式并投入实践;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严格执行各项监督条例和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监督,确保监理人员的监督确有实效,才能有效提高电力工程管理水平,促进电力工程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明敏.关于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与应用的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5:228.
[2]马艺峰.创新项目管理模式,提升电力工程管理水平[J].企业技术开发,2012,11:50-51.
[3]王英权,王凤涛,马海旭,孙清振,党晓.关于电力工程管理的创新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01:206-207.
[4]郭静.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4,03:229.
论文作者:吴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
标签:模式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电力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