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心衰中的应用论文_赖盛琴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感染科,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心衰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44例麻疹并发肺炎心衰患儿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72例)和优质护理组(72例),常规护理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优质护理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患儿最终临床治疗疗效、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与常规护理组比较,优质护理组患儿其临床治愈率显著提高,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不仅有助于提高麻疹合并肺炎心衰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还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麻疹;肺炎心衰;优质护理;应用效果

麻疹是临床儿科较为常见的一种全身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因麻疹病毒所引起。麻疹患儿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炎以及全身丘斑疹,同时患儿可见一定程度并发症,肺炎心衰是常见类型,也是引起麻疹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麻疹并发肺炎心衰患儿多伴有呼吸频率随着节律变化,严重者将引发患儿死亡,所以针对麻疹并发肺炎心衰患儿采取高度监护十分重要。我院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44例麻疹并发肺炎心衰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发现患儿最终临床效果明显提高,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现将相关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44例麻疹并发肺炎心衰患儿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72例)和优质护理组(72例)。优质护理组中男性患儿41例,女性患儿31例,年龄范围为(4个月~10岁),平均年龄为(4.0±1.0)岁,发病时长为(3~20)d,平均发病时长为(5.5±1.0)d,常规护理组中男性患儿37例,女性患儿35例,年龄范围为(4个月~11岁),平均年龄为(4.1±1.3)岁,发病时长为(3~19)d,平均发病时长为(5.2±1.3)d。两组患儿上述一般资料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如常规消毒隔离,每日动态消毒机空气消毒2次,用1000-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桌面、拖地各一次。密切关注患儿生命体征,持续进行心电监护,为患者提供口服和静脉给药服务。优质护理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饮食、口腔、皮肤、药物和发热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心理护理:由于患儿体质较为特殊,对住院环境较为敏感,而且患儿理解和表达能力未发育完善,所以常常存在哭闹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根据患儿心理特征和变化实施针对性护理,同时向患儿及其家属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做好交流和沟通,增加治疗和护理依从性。②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指导患儿家属为患儿进食清淡的流质饮食,对于咳嗽剧烈或者较易呛咳患儿严格遵守医嘱进行鼻饲喂食,每隔3h鼻饲一次,确保患儿机体能量充足,鼻饲结束后通过适量温水冲洗管道,避免食物变质,对于处于病情恢复期的患儿建议其使用高蛋白和高热量饮食。③口腔和皮肤护理:由于患儿双眼分泌物较前增加,为降低角膜感染发生率,护理人员可利用生理盐水对眼部进行清洗并滴阿昔洛韦滴眼液及托百士滴眼液,交替每隔2h滴一次;护理人员应加强患儿口腔护理,如对于年龄较低患儿可利用棉花蘸生理盐水予以擦拭,对于能自主漱口患儿可自行漱口,每天(2~4)次,同时加强患儿臀部护理,确保臀部皮肤干燥清爽,降低臀部皮肤压疮发生率。④药物护理:由于患儿通常采取输注给药,为降低穿刺引起的不适,护理人员尽量采取静脉置留置针,静滴药物时需严格控制静脉滴注速度,并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⑤发热护理:高热时需兼顾透疹,不宜用药物及物理方法强行降温,禁用冷敷及酒精擦浴。如体温升至40℃以上时,可用小剂量退热剂或温水擦浴,以免惊厥。

1.3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2]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愈率、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麻疹治愈标准指皮疹完全消退,体温恢复正常时间>3d,临床症状和并发症显著改善。并发症包括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压疮等。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患儿临床治愈率、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数据和计量资料数据分别采用百分比和(x±s)表示,组间比较通过X2和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院意义。

2 结果

与常规护理组(77.8%,56/72)比较,优质护理组患儿其临床治愈率(95.8%,69/72)显著提高,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2467,P=0.0014);优质护理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和表3。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与常规护理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小儿麻疹发生率较高,而并发肺炎心衰是麻疹疾病较为常见且严重的一种并发症。临床研究报道,麻疹并发肺炎心衰主要临床症状包括皮疹、紫绀、心率加快、面色苍白、烦躁不安以及呼吸困难等,这对患儿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3]。虽然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小儿麻疹并发肺炎心衰患儿死亡率明显减少,然而对患儿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十分重要。优质护理是一种基于“以病人为本”原则,要求护理工作人员从患者自身角度进行护理服务[4]。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组比较,优质护理组患儿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不仅有助于提高麻疹合并肺炎心衰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还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赵殿萍.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心衰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7):231-232.

[2]陈素绸,许玉凉,林秋娟.分析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7):230-231.

[3]孙俊杰.优质护理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心衰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7):219-220.

[4]吕丽格.小儿麻疹合并重症肺炎的护理干预[J].河北医药,2013,35(24):3819-3820.

论文作者:赖盛琴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9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心衰中的应用论文_赖盛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