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者;素质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化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这一战略计划的提出,标志着我国迈入“互联网+”时代。这一时代的到来,促使了诸多行业升级转型,同时给高校档案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如何抓住这一契机和应对这一挑战,关键在于高校档案工作者能否适应“互联网+”时代新的工作要求。为有效适应“互联网+”时代,需要高校档案工作者素质的跟进,以把握“互联网+档案”的主动权。
一、何为“互联网+”
“互联网+”最早是于扬在2012年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联会上提出的,其意在指各行各业目前的产品和服务,未来与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结合之后产生的这样一种化学公式。随后,国家高层和互联网大亨都对“互联网+”进行了解读。李克强在出席2014年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这一提法将“互联网+”的参与主体延伸到普通大众,其目的是为创新创业服务。马化腾认为,互联网不是万能的,但互联网将“连接一切”;不必神化“互联网+”,但“互联网+”会成长为未来的新生态。阿里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报告》认为,“互联网+”就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和应用过程。上述观点,从不同层面道出了“互联网+”的内核。“互联网+”实质就是以互联网为主的信息技术在社会经济各个方面伸展和应用的过程,代表着全新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方式。因此“互联网+”渗入到高校档案管理中也是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
二、“互联网+档案”的特点
“互联网+档案”并不是简单地把纸质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后“搬”到网上,而是以互联网为手段,激活档案信息资源、推动档案数据开放、融入公共信息服务生态圈,实现档案部门与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的信息融合与联合创新。其一,“互联网+”为档案工作提供了数据管理的技术支持,利用互联网智能平台将档案单位、档案、数据及用户统一在网络中,对互动产生的海量化非结构化和结构化数据达到有效整合、挖掘和利用。其二,“互联网+”带来档案记录的多样化。互联网作为信息大平台,它与传统行业的结合,产生了许多新的行业,如电子商务、数字出版、互联网金融等,它们在作出决策的基础上,生成了大量数据和信息。其三,“互联网+”有助实现档案信息共享化。“互联网+”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跨界融合,使档案资料的查询变得十分便捷,只需通过计算机查询,许多档案信息就可能随时随地迅速地查询到。当然,以上“互联网+档案”的特点,也适宜于高校档案管理中。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档案工作者的素质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面对新的形势,高校档案工作者也应适应形势,与时俱进,加强自身素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引进人才与在职培训相结合,加强对外交流
档案部门要根据学校情况适当增加及时引进高素质档案管理人才,给予档案管理新的力量,同时,选派业务骨干参加在职培训,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引进档案学毕业大学生,或根据业务需要招聘计算机专业、工程管理方面的大学生,以此来调和档案工作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档案工作者队伍的综合素质。
第二,制定培训方案,选派优秀人员参加在职培训。
第三,邀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来做报告,开展学术交流,共同切磋档案管理领域的相关问题,共同探讨档案管理领域的前沿问题。
第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登录国外档案网站,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从中感悟自己的不足,积极改进。
第五,选派人员到国外考察、深造。虚心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结合我国国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积累、思考,并在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创新。
(二)严把进人关,档案岗位实行资格证书制度
对于档案工作岗位,要严把进人关,实行岗位资格证书制度。这个制度的实施是加强档案职业“用人制度”,提高档案工作者素质的重要措施。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在档案界和其他职业都有成功的经验。定期的再认证要求档案从业人员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这样让在岗人员及没在岗人员都能从自身状况考虑,积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自己在信息时代不落后,不下岗。这样在入口上,切实保障了档案人员的素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体档案人员的素质。
(三)掌握现代化管理技术。“互联网+”突出的一点是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造,助力其带来创新和升级,它依赖的基础设施为云计算、物联网和智能终端。这就要求高校档案管理除具备必需的现代化办公设备之外,还需要工作人员具备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不仅要专业知识,责任意识,还要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对高校教师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的考评方式呈现出多样化,考绩材料也随之增多,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随之增大,要有效收集、整理这些档案材料。就需要精通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从事档案工作,以高效化地对档案材料进行数字化的收集、处理和加工,并做好信息化服务。
(四)要有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马云认为互联网思维就是跨界、大数据、简捷和整合。周鸿祎表示互联网思维应该是用户至上、体验为王、免费模式和颠覆性创新。对于档案工作者而言,互联网思维就是要将档案工作积极融入到互联网中的意识,既要对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转化,又要注重电子文件的积累,建立起资源丰富的互联网档案数据库,做好对外开放,加强横向和纵向档案资源的交流和分享,形成全方位、覆盖广的互联网高校档案工作格局,增强通过新媒介进行服务的意识。
(五)增强互联网安全意识。“互联网+”为高校档案管理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档案记录保管加大了安全风险。这就需要高校档案工作者增强互联网安全意识。要求档案工作者要严格执行数字档案操作规则,遵守数字档案使用的规章制度,强化各个环节的监管责任。严禁非法进入和使用,学会利用识别防火墙的工作原理,预防病毒的侵入,及时发现黑客攻击的迹象,防止信息的泄密。同时,要定期进行数字档案的安全检查,对数字档案进行密码保护,防范非法分子利用互网络技术盗取档案信息。
参考文献
[1]于扬.所有传统和服务应该被互联网改[EB/OL].http://tech.qq.com/a/20121114/000080.htm.
[2]新華网评.中国有了”互联网+”计划[EB/OL].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7-03/06/c_1114544768.htm.
[3]中国青年网.马化腾两会提案大谈“互联网+”[EB/OL].http://news.163.com/15/0305/07/AJU5UQHH00014SEH.html.
[4]王协舟,王露露.”互联网+”时代档案工作改革的几点思考[J].档案学通讯,2018(5).
[5]黄升民,刘珊.”互联网思维”之思维[J].现代传播,2019(2).
论文作者:张 岩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7月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0
标签:互联网论文; 档案论文; 高校论文; 工作者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这一论文; 时代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7月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