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探说论文_房朝军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探说论文_房朝军

房朝军 河北省平乡县田付村学区 054500

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以数学教学内容为载体,以数学活动过程与数学思维方法为主线,激发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态度,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数学教育的最大价值正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只有在体验到思考带来的愉悦时,才是真正的内在快乐。因此,教学中我们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一些适当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现实的数学情境,再引导学生超越问题的现实情境过渡到抽象的数学模式,从而让学生最终达到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至高境界。

一、初中数学教学之情境化

数学最基本的特性是抽象性,我们运用抽象的数学,却并不打算每次都把它们同具体的对象联系起来。我们在学校中学的是抽象的乘法表——总是数字的乘法表,而不是男孩的数目乘上苹果的数目或是苹果的数目乘苹果的单价等等。而抽象的数学知识却源于现实生活,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往往是生活现象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升华。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探究、实践、合作的机会。也就是说,我们要在明确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了解学生对于这一内容的生活背景,寻找数学知识与学生经验的联结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已有经验。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可从儿时的玩具陀螺出发,引导学生围绕陀螺的做法从而引出对圆的各处特性的认识。

二、初中数学教学之模式化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父亲问放学归来的女儿:今天学习了什么?“学习集合,我知道了我们班全体学生是一个集合,我们班所有女生也是一个集合,所有的男女也可看作是一个集合……”父亲接着问:“那么我们家里所有的勺子和书是否也可以看作一个集合呢?”女儿思考了片刻:“我想不是,因为他们都没有站起来……”

的确,数学源于现实生活,但又高于现实,并是一种建构的活动,即是包含了与现实世界有一定程度上的分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在创设情境后,如果仅停留在引出数学问题这一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让学生学会数学抽象(模式化),让数学所反映的不只是某一特定事物或现象的量性特征,而是一类事物或现象在量的方面的共同性质。

由于大多数的中差生从数学现实向数学抽象过渡缓慢,时间长,思维“台阶”低,“跨度小”,对具体例子的依赖性很强,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手段,如引入适当的图形或符号来代替现实,引导学生逐步超越问题的现实情境过渡到抽象的数学模式。

在生活中搭配一课中,在情境操作之后要引导模式化。

1.引入过渡。类似帽子与模特的搭配,生活中还可能存在哪些这样的搭配?我们又该怎么知道它们的搭配结果呢?

2.启发思考,符号抽象。

(1)交流思考:用什么方法代替实物?(符号、模型……)

(2)符号抽象,解读例题。(2顶帽子、3个木偶的搭配)

(3)自主尝试,评价结果。

3.初中数学教学之提炼本质、总结方法。

(1)比较发现:搭配的6种方法是怎么得到的?又为什么用乘法解决?

(2)总结方法:只要有序地思考,先选择帽子,每顶帽子就有3种搭配方法,2顶帽就有2个3种搭配方法,合计6种;同样,先选择木偶,就有3个2种搭配方法。因此,可以用乘法解决。

在上述教学设计中,首先教师有机地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图形或符号代替实物或模型,实现了思维的一次跨越。通过以连线的形式实现搭配,既简单又直观,使在实践活动中不易发现的搭配规律变得自然。

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帽子顶数、模特人数与搭配结果之间的关系,可用乘法的意义加以解释。这样既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又顺应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作出了必要的调整。

第三,以开放性的问题“生活中还存在哪些类似的搭配”,引导学生开展思考,让眼界更加开阔,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了生活。

三、初中数学教学之最优化

从情境化到模式化,学生的思维已从直观形象向抽象迈出了一大步。但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停留在这一阶段,而应继续前行,引领学生向思维的“最优化”进军。因此,在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后,我们除了要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提供交流的时空之外,还需要适时介入,引导学生对抽象的数学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归纳,从中提炼出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的认识不断走向深入,思维能力不断得到提升,也就是说要注意帮助学生发现并总结开展数学思维活动的规律、方法与技巧。要真正做到思维的“优化”,我们还必须注意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系统地研究相关的问题,做到解决一题就可以解决一类问题,即触类旁通。如在学习了列方程解“已知和与两种量关系”的应用题,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将这类应用题与以前所学的按比例分配、和倍应用题三者联系起来,这样就能用“同一知识统一解决不同问题”的方法,融会贯通,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永远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只有多思考、多实践、多反思、多调整,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永远充满生机和灵气。

论文作者:房朝军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8月总第18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3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探说论文_房朝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