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摘要:目的:分析CICARE沟通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提升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6年5月~2017年5月于院内急诊室就诊的116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8例,分别采取不同的沟通模式,对比两组的患者护理有效性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的患者护理有效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ICARE沟通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有效性,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关键词:CICARE沟通模式;急诊护理;应用
随着临床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临床护理模式不仅无法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同时也阻碍了良好护患关系的建议[1]。因此,临床中急需一种现代化的护理模式,以此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基于此,本研究随机选取了院内急诊科室内就诊的118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不同的沟通护理模式对其进行护理,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2016年5月~2017年5月于院内急诊室就诊的116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58例,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7例,其年龄范围在19岁~68岁,平均年龄(41.37±10.42)岁。对照组患者58例,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8例,其年龄范围在20岁~70岁,平均年龄(42.29±9.55)岁。患者的纳入标准如下:(1)患者均知情同意且签署了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的同意书;(2)患者无严重意识障碍或语言障碍;(3)患者年龄≤18岁或>70岁。针对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沟通护理模式,包括心理护理以及健康宣教等。给予干预组患者CICARE沟通模式进行护理,由急诊科室内的护理人员管理者制定有关CICARE沟通模式开展的相关计划,并结合各个护理人员的特点不同,对护理人员的基本职责进行划分,同时做好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使其了解CICARE沟通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以及实施必要性。沟通模式的实施方法如下:(1)接触(C):时刻保持微笑,积极与患者接触和沟通,通过对患者的心理需求分析;(2)介绍(I):向患者介绍自己的姓名以及职务,并告知患者可以随时召唤护士,介绍急诊室内的基本情况;(3)沟通(C):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告诉患者需要配合以及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并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4)询问(A):询问患者是否出现了什么困难,或是否存在哪些不适;(5)回答(R):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同时给予其相应的反馈,并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支持;(6)离开(E):离开时对相关的注意事项进行叮嘱,同时做好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医院的联系方式,叮嘱患者进行定期复诊。
1.3观察指标
根据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有效性的临床调查,有效性的判定标准如下:①显效: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优秀,操作行为规范,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效果在90%以上;②有效: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优秀,操作行为标准,沟通能力较好,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效果在90%~60%以上;③无效: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一般,操作行为一般,沟通能力一般,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效果在60%以下。总有效=(①+②)/(①+②+③)*100%。同时,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由患者负责填写护理质量评分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技术、护理水平和健康宣教四部分,每部分的评分均为25分,总分为100分,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
1.4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研究中的测量和统计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处理,对其统计的资料采用(%)表示,使用(x2)进行数据检测校验;计数资料采用率(±s)表示,使用(t)对其进行数据校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性
干预组的患者护理有效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急诊科室作为医院内的核心科室,其主要负责治疗各类危重急症患者,承担着医院的主要救治工作,而这也为急诊室内的治疗和护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人们对临床护理工作的高度重视,传统的急诊室护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同时也无法满足患者的基本要求,阻碍了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2]。沟通作为临床护理工作开展中的必要环节,临床经验表明,良好的沟通可以改善和调节患者的情绪,同时也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尤其是随着近年来人们对健康理解程度的加深,患者不仅希望获得更多的有关疾病的知识,同时也希望可以通过与护理人员的交流和沟通,得到心灵上的支持和慰藉,这也使沟通成为了现代护理工作中的主要内容。
CICARE沟通模式是一种现代化的沟通护理模式,其以Connect(接触)、Introduce(介绍)、Communicate(沟通)、Ask(询问)、Respond(回答)、Exit(离开)共计6个连贯性步骤的首字母命名,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部分研究学者在对CICARE沟通模式进行调查时,发现其可以有效引导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并为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在护理人员的实施过程中,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均将得到有效的提升[3]。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的患者护理有效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CICARE沟通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参考文献:
[1]徐宏宇,朱丽辉,杨红梅,等.CICARE沟通模式在小儿普外病房护患沟通中的效果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8):759-761.
[2]王依,卢爱金,金艳君.CICARE沟通模式对消化内科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医院管理论坛,2016,33(6):22-23.
[3]王晓莉,徐莉,张丽萍.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急诊病区护理床边交接班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4):36-38.
论文作者:杜亚庆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5
标签:患者论文; 模式论文; 急诊论文; 质量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有效性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