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成本、规模报酬与产业空间流动_工资结构论文

土地成本、规模报酬与产业空间流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报酬论文,成本论文,土地论文,规模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60(2011)05-0001-09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特征就是地区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新经济地理学是解释经济活动空间分布存在差异的原因与机制的学科,它以坚实的微观经济理论为基础,提供了一个优美均衡的分析方法,探讨区域的内生均衡与非均衡发展问题,模型的参数值决定了区域的不同发展方式,新经济地理学解释了为什么初始条件相同的地区却在后来经历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Krugman,1991,1993;Ottaviano,2001;Pflüger,et al,2008;安虎森等2009)。以韦伯为代表人物的传统工业区位论认为,产业集聚应发生在要素禀赋丰富的地方,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工业集聚的首要因素,也就是说,要素禀赋的丰富状况是产业集聚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而,在这种理论视角下,产业的空间秩序是先天形成的,过去的历史事件并不起作用,所观察到的产业空间形式是确定的空间经济问题的唯一“解”,早期的偶然事件不会影响到产业的区位选择。传统的区位理论不能解释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在纯自然条件方面不一定非常有优势的地方却成为了产业集聚的中心,如广东省东莞市的家具、中山市古镇的灯饰专业化产业集群;另外,两个在自然条件方面非常相近的地方却可能在产业集聚方面有非常不同的表现,例如,与邻近省份福建相比,浙江的自然条件并没有特别的优势,浙江并不属于资源丰富的省份,港口优势也并不明显,但是浙江的产业集聚却比福建明显得多(何雄浪等,2009a)。正如克鲁格曼(1993)指出,“第一”优势(自然资源优势)无法说明相同或接近的地区为什么会有完全不同的生产结构,甚至有的变成“中心”,有的则成为“外围”。新经济地理学将传统区位论的旧思想放入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主流分析框架,从而架起了经济学与地理学之间交流的桥梁。新经济地理学能以传统区位理论不能清楚表述的方式重新表述和组织了那些古老的问题,传统区位理论无力解释的内容在新经济地理学那里得到了重生。新经济地理学的兴起,为对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该理论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分析框架下,认为具体的产业集聚区位的形成,具有历史偶然性,偶然性的历史事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区域一旦产生优势以后,通过前后向关联产生的累积效应,形成相关行业的区域集聚(何雄浪等,2009b)。本文将引入土地成本,重构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边缘模型,以期融合中国转型经济发展的核心特征,例如,土地市场价值的增加与地方政府的行为等,在以下几方面突破了新经济地理学的标准观点:本地市场放大效应的存在有一定的前提条件,生产要素成本与贸易自由度的提高会削弱本地市场效应的作用;消费品的替代弹性与工业品支出份额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而不是都作为外生参数值来处理以决定区域的不同发展方式;虽然人们预期的变化对经济活动存在影响,但不足以逆转区域的内生均衡,推动经济系统演化的根本力量在于物质基础,而不是心理基础。随着贸易自由度的提高,企业有能力支付更高的生产要素成本,从而土地成本与产业集聚成正向变动的关系。

本文其余部分结构如下:第二部分为核心—边缘模型及其短期均衡;第三部分为核心—边缘模型的长期均衡;第四部分为政策含义。

二、核心—边缘模型的短期均衡

(一)模型的基本假设

同理:

三、核心—边缘模型的长期均衡

上面讨论的是短期均衡,是把工业劳动力的空间分布看成是已知的。在长期,工人的空间流动是由区际实际工资差异决定的。

(一)数值模拟图解

我们在σ=5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探讨实际工资差异、北部实际土地成本与企业空间分布的关系。

1.实际工资差异与企业空间分布的关系

显然,由于上述方程组的非线性,我们无法用显函数形式表示满足长期均衡时的工资水平。下面利用图解法,描述实际工资差异与企业空间分布的关系(当区域对称时,设w=w*=1)。纵轴表示计算出的实际工资差距(ω-ω*,可以取正或负),横轴表示北部的生产份额,即北部企业所占的比重(北部工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

我们通过数值模拟方法作出(ω-ω*)②与的关系(精确度为0.0001),如图1—图4所示。

因此,当经济开放度低时,分散力大于聚集力,对称结构为稳定结构,核心—边缘结构不稳定。例如,当т=3.5与т=1.75时,在对称点,只要北部工业劳动力份额稍微提高,则实际工资差异立刻变为负,自我调整过程开始,并促使工业劳动力向南部迁移,从而使对称结构保持稳定。随着经济开放度的提高,对称结构不稳定而核心—边缘结构变得稳定。例如,当т=1.5与т=1.1时,在对称点,只要北部工业劳动力份额稍微提高,则实际工资差异立刻变为正,进而导致人口继续向北迁移,直到所有工业劳动力都转移到北部为止,从而形成稳定的核心—边缘结构。

2.北部实际土地成本与企业空间分布的关系

北部实际土地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由此可以看出,土地成本、贸易自由度与产业集聚存在着相互影响关系。从总体趋势来看,当运输成本很高(贸易自由度很低)时,例如т=3.5时,随着北部企业数量的增加,土地所有者的实际地租收入在下降(在我国,由于土地国有,土地收益一般归地方政府所有),这是因为,由于运输成本很高,企业为了能够得到一定的市场需求,从而生存下去,只能压缩生产要素成本(包括土地成本),如果地方政府要吸引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只有进一步降低企业的土地成本,从而有可能导致地方政府的土地总收入不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是没有积极性发展工业生产的,除非人为制造大规模的本地市场,例如,对落后地区的订单生产,从而保证了企业的市场需求与利润空间,也保证了地方政府的利益。随着运输成本的降低(贸易自由度的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增强,从而导致厂商对外开拓市场的能力增强,企业利润增加,本地企业数量在增加,企业也有能力支付更高的生产要素成本,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相应增加,从而地方政府也有经济利益的冲动,并通过招商引资政策诱使本地企业数量进一步增加。如果地方政府因本地区的产业集聚而人为地推高土地价格,那么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必然会导致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这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转移,从而最终损害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作用力分析

从上面的讨论中可以看出,根据贸易自由度的不同,存在不同的稳定均衡,本部分要讨论的是促使产生这种不同结果的作用力。

1.市场拥挤导致的分散力

“市场竞争效应”或称之为“市场拥挤效应”,是指不完全竞争性企业趋向于选择竞争者较少的区位。假设两个区域初始对称,如果由于偶然原因,一部分工业劳动力向北转移打破了对称均衡,扩大了北部的产品种类数量,减少了南部的产品种类数量。这种趋势将提高北部企业间争夺消费者的竞争,因而将降低北部企业的销售收入,为了保持收支平衡,北部企业将支付较低的名义工资(包括土地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较低的名义工资使得北部比起南部缺乏吸引力,南部的工业劳动力不会向北继续转移。这种扰动具有自我消除初始扰动之影响的能力。在对称条件下,整理有:

因此,如果提高名义工资,就会导致一部分工业劳动力向北转移打破对称均衡。然而,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北部企业的销售收入将降低。为了保持收支平衡,北部企业将支付较低的名义工资(包括土地成本),从而转移出去的工业劳动力又会回到原来的地方。

2.本地市场效应的循环累积因果链

“本地市场效应”或称之为“市场接近效应”,是指垄断企业选择市场规模较大的区位进行生产并向规模较小的市场区出售其产品的行为。当处于对称状态时,如果发生从南部到北部的劳动力转移,那么因为劳动力常把自己的收入花费在工作地点,变大而1-变小,这使得北部的市场规模变大而南部的市场规模变小。企业向北部转移,使得南部制造业部门的就业减少而北部的就业扩大,生产活动的转移将进一步刺激消费支出的转移。这种机制被称为需求关联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需求关联是指需求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是上述机制的杠杆。在对称条件下,整理有:

因此,随着企业规模报酬递增程度的下降,本地市场效应越来越弱,随着贸易自由度的提高,企业越来越少地依赖本地市场,破坏对称均衡的本地市场效应也在减弱。

3.价格指数效应的循环因果链

“价格指数效应”或称之为“生活成本效应”,是指企业的集中对当地居民生活成本的影响。仍然从对称状况开始讨论,从南部到北部的人口迁移,将扩大北部的工业劳动力数量,而减少南部的工业劳动力数量。根据劳动力完全就业条件,这种人口转移将扩大北部生产的工业品种类数量。由于本地生产的产品在本地市场出售无需支付交易成本,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种类的转移将降低北部的生活成本而提高南部的生活成本。北部生活成本的降低等价于提高北部的实际工资水平,南部生活成本的提高等于降低了南部的实际工资水平,这就进一步激励人口的转移,不断扩大北部在整个产品种类中所占的份额。这种机制我们称为成本关联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成本关联是指生活成本的变动是上述机制的杠杆。仅仅考虑价格指数对实际工资的影响,在对称条件下,整理有:

四、本文政策含义

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平衡和路径依赖特征是近年来我国经济面临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逐渐成长起来的市场力量作用下,在国家倾斜发展战略的影响下,产业集聚的动态外部性、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与空间交易成本的降低的累积相互作用放大了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工业化过程,从而导致了经济发展空间上的不平衡和地区收入差距时间上的持久性和自我增强的特征。在一个存在明显路径依赖、循环因果累积和多重均衡的经济世界里,如果政策干预足以改变经济空间结构的累积方向,那么,暂时性的政策干预可能对经济活动的长期空间结构产生重要影响。由此,本文在借鉴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空间的结构再造,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统筹发展。

第一,要考虑不适宜在发达地区进一步发展的产业向落后地区的转移,虽然这对发达地区来说是成熟的产业,但对落后地区来说是高新产业,从而促进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第二,加大区内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包括提高本地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和培训、R&D投入水平,推动以大学为代表的公共研究机构与当地产业之间的联系及其它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第三,要考虑空间交易成本的降低,除了考虑改善基础设施、减少贸易壁垒、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外,更多的是要求政府通过对正式规则的改进和对非正式规则的培育来创造有利于产业集聚的公共环境;第四,适当保护落后地区的市场和创造市场需求,大力发展订单生产,区际间贸易自由度的设计针对某些产业应有所差异,为落后地区集聚经济的形成提供必要的推动力;第五,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供给环境的改善同样重要,当供给环境恶化时,本地市场放大效应将减弱甚至不复存在。地方政府因本地区的产业集聚而人为地推高土地价格,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必然会导致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这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转移,从而最终损害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地方政府不能沦为“土地贩子”,不能成为房地产开发商的坚强后盾,应该督促政府转变职能,从制度上改变目前的“土地财政”制度,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投入,满足民众的基本住房需求,这相当于增加劳动力的实际收入,也间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创造人才、产业集聚的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本文中,凡是加有“*”的变量表示南部的经济变量。

②为了使纵坐标刻度显著一些,不妨把实际工资差距放大100倍,这不会影响问题的分析,相当于当区域对称时,假设w=w*=100。

③该式表明的因果关系可能会引起争议,这很正常,就像争论鸡和蛋的因果关系。

标签:;  ;  ;  ;  ;  ;  ;  ;  ;  

土地成本、规模报酬与产业空间流动_工资结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