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混凝土施工速度快、容易成型,而且能够连续作业,因此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施工非常关键,其施工质量会直接关系到整体工程的质量,因此要掌握好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并对混凝土施工中一些关键性问题给予特别关注,以此来全面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1混凝土施工中的缺陷
1.1水泥水化热的问题
关于水泥水热化的快慢会影响水泥水化的速率。水化的速度如果过快会导致温度的收缩变大,这样就会对结构的整体质量产生影响,结构整体会产生缩温裂隙,破坏了结构的质量。这种情况会极大程度的降低结构的耐久使用性。在裂隙产生后也会导致建筑整体质量降低,随之安全性和稳定性也会降低。
1.2混凝土的配料比例的问题
混凝土的配料比例和搅拌也会对混凝土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建筑行业中混凝土的配料比例是非常重要的,混凝土的质量会受到配料比例和搅拌的双面影响。不同结构和不同用途的建筑物对于混凝土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如果混凝土的配比不符合规定或者施工方法不规范会对结构物造成一定的破坏,而这种破坏会导致建筑整体质量产生问题。在混凝土的加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砂石的用量和比例,严格按照规定去进行搅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过关。
2建筑工程混凝土材料的选配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一类主要的材料,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对工程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必须合理选择材料。混凝土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碎石以及水泥,所以,要谨慎进行这两类材料的选择。
2.1选择水泥
水泥的选择过程中,要保证各类质量证明书以及合格证齐全,大型设备的型号在满足工程实际需要的同时,符合使用年限的要求。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前,保证手续齐全,质量满足要求,对于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
2.2选择砂石
砂石的选择需要依据建筑的实际状况以及结构、性能等情况进行,对于施工标准要求相对严格的建筑,要保证砂石的韧性以及强度,对于特殊建筑,要保证砂石具有无盐的特点,同时,不含有其他杂质。砂石进入施工现场以后,要进行严格的检验,保证质量合格,密度均匀,即使是同个批次生产的砂石,也不一定质量完全相同,所以要组好复验。如果砂石没有试验记录,需要对其进行抽样检查,查看其性能是否满足工程的实际要求,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对于抽样检查不合格的产品,及时返回供应单位,质量合格的砂石做好储存,保证储存的温度以及湿度等条件合适,储存场地的选择是影响砂石性能的主要要素之一,只有场地合理选择,才能保证材料的妥善存放,在存放现场,要按照骨料的细度不同进行分类,摆放时不宜与石灰靠近,避免二者发生掺混。
2.3选择骨料
骨料的选择尤为重要,骨料的含水率对混凝土的强度具有直接影响,所以要合理控制骨料的含水率,依据含水率的大小调整混凝土的配比。
2.4调整用水量
混凝土拌制中所需要的水必须为饮用水,不允许使用工业用水或者生活污水进行拌制,保证水的纯净度满足要求。
2.5外加剂的选用
混凝土中使用的外加剂在保证混凝土性能的同时,应该满足国家的环保标准和要求,在选择外加剂种类的时候要严格,保证试剂的质量合格,性能合理,在每次拌合之前,都要检测试剂的质量,避免由于外加试剂变质或者失效而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3.1混凝土科学配比
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具体的施工标准要求来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尽可能的降低混凝土的水热化,并与建筑工程实际情况有效结合,确保混凝土能够满足建筑工程建设的实际要求。另外,在对混凝土进行科学配比过程中,还要注意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要求,并尽可能的降低混凝土中水的用量,以此来对混凝土水热化进行控制,有效的防范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3.2混凝土浇筑施工
在混凝土浇筑开始之前,需要对模板是否与施工要求相符进行检验,并仔细检验钢筋混凝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的和保护层厚度,清理干净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表面的油污,封堵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并利用清水对木模板进行湿润。在地基基础上浇筑混凝土时,需要将地基基础上的淤泥和杂物清除掉,当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3m时,则需要使用串筒、熘管或是振动溜管。在具体浇筑过程中,要对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状况进行经常检查,及时发现移位和变形的情况,并对其加以处理。在实际浇筑过程中,要确保混凝土达到较好的均匀度和密实度,使整个模板空间内部都充满。而且拆模后,混凝土表面要具有较好的平整度和光洁度,以此来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因此在浇筑过程中,需要在前层浇筑初凝前进行下层浇筑,即混凝土运输、浇筑和间歇所有时间加在一起不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3.3施工缝的留置
施工缝的部位要留在构造受剪力相对小而且方便施工的位置。柱要留水平缝,梁、板、墙要留垂直缝。要在基础顶面留置柱施工缝,梁或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与板边成整体的大断面梁,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留置;单向板在平行于板短边的任何位置留置;有主、次数值的楼板,混凝土要顺着次梁方向浇筑,其要在次梁跨中1/3区域内留置施工缝。在浇筑柱、梁、楼板、墙等构造时,如果超过规定的间歇时间,则依照施工缝解决。如果要持续浇筑,要在混凝土不小于1.2MPa的抗压强度时才可以浇筑。要在混凝土已硬化的表面上持续混凝土浇筑前,要把水泥薄膜表面与松动的石子或混凝土软弱层除掉,并充分浇湿与清洗干净,要给予清除在混凝土表面残留的水。当清除杂物与受到模板阻隔的冲洗时,要在模板上沿施工缝部位通条开口,等所有都清理干净后,再把通条开口封板。
3.4混凝土捣实
混凝土的振捣指的是入模的混凝土成型和密实的经过,经过振捣以保证混凝土外形构造构件的准确,平坦的表面和混凝土的强度一定要跟设计要求相符。在建筑项目中,混凝土浇筑进入模型后要马上实施全方位的振捣,让新入模的混凝土填充满模板的每一个角落,之后排出气泡,让混凝土的拌和物尽可能的密实与和均匀平均。振捣能够分為机械振捣与人工振捣,在应用塑性混凝土或者相对小工程量的状况下,才能使用后者;插入振捣棒式振捣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振捣方式,在振捣棒开动后一定要双手握住棒体上端的软轴胶管,之后迅速把其插入混凝土里面,振捣中要使用上下小幅度抽动振捣棒的形式,通常状况下,相同位置的振捣时间要控制在略超过20s,当表面没有冒出大量气泡而且没有明显下沉为宜,而且振捣经过中要谨遵快插慢拔的原则。
3.5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工作的好坏会对整体混凝土的强度带来较大的影响。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养护期间要通过洒水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度,并利用草袋对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以此来促进水泥水化,增强混凝土的强度。
结论
近年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越来越关注。由于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重视混凝土施工,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并合理运用各种施工技术,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为整体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沙智慧.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5(4):127-128.
[2]杨立刚.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4):49-49.
[3]李傲.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探究[J].四川水泥,2014(7):177-177.
[4]王广林.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6,32(5):81-82.
论文作者:韩红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4
标签:混凝土论文; 质量论文; 砂石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