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区域性特点的扬弃”质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理学论文,区域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对“地理学区域性特点的扬弃”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从以下几方面论述地理学现代化与地理学“区域性”特点的关系。(1)地理学的“区域性”特点来自地理学“描述独特事物”的基本研究传统;(2)“发现区域”与“认识区域”不能混为一谈,认识区域的任务不会随学科的进步而终结;(3)地理学应与其它学科合作,以加强地理系统和地理过程的研究;然而,不应改变区域观点在地理学的中心地位。
关键词 区域性,现代化,理论地理学
“地理学区域性特点的扬弃”的观点见于《理论地理学》(王铮、丁金宏等著,科学出版社,1994)。其主要论据是:(1)虽然地理学发祥于区域的研究;然而,时至今日,随着学科的发展与进步,地理学的“区域性”特点严重地限制了地理学。(2)今天,地区的基本特征基本上已被发现完毕,新的一代地理学家几乎不能寻找到新的区域内容,区域地理的中心地位已经失去。(3)地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必须像其它学科那样具有抽象对象,具有抽象理论,然而,一旦这种抽象体系建立,它也就脱离了“区域性”,因而它也就不可避免地脱离了“区域性”限定的地理学。
笔者认为,在具有导向性的理论地理学中提出“地理学区域性特点的扬弃”的观点是不适当的。众所周知,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的两大特点;那么,是否必须“扬弃”其一,地理学才能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另外,此观点是否符合地理学的历史和现状?又能否将地理学引向现代化?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初步的认识。
1 地理学的“区域性”特点来自地理学“描述独特事物”的基本研究传统
在科学史上,地理学的贡献在于:促进了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发现,科学地记述了地球表面多彩的自然和人文现象,并探讨和总结其普遍规律。此历史贡献来自地理学的二个基本的研究传统。(1)“描述独特事物”的传统。以地理学的组织水平而言,“独特事物”是指地球表面具有差异性的地方和区域。“地球表面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一性,一个地方和另一个地方不同,地理学的起源与发展和这个事实有密切的关系”[(2)]。此传统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主导了我国地方志和沿革地理的发展;17世纪,德国学者瓦伦纽斯首先提出描述独特事物的“专论地理学”。其后,此传统又主导了西方国家近代区域地理学的发展。人类对于已知世界的发现与探索,虽然并不都由地理学家完成;但是对于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现象的记述却是地理学家的功绩。这是地理学对于人类社会无与伦比的贡献。(2)在地域水平上寻找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现象普遍规律的传统。此传统即古希腊地理学的数学传统。我国古代地理学在地图学和自然地理学方面的贡献也属于此传统的范畴。1655年,德国学者瓦伦纽斯首先提出制约地表的全球性法则;19世纪洪堡运用因果法则和联系法则研究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依存的关系;20世纪初属于边缘科学性质的、众多的部门地理学;以及现代地理学的系统、计量、遥感、信息等研究皆可归于地理学中总结和探讨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现象普遍规律的传统。
在地理学史上,这两种研究传统并行不悖,交相辉映。对于“独特事物的描述”为“寻找普遍规律”提供基础。因为论题的研究有赖于对共性的区域的识别,才能由个别到一般去总结普遍规律。当然,“寻找普遍规律”的通论研究,无疑将促进对于“独特事物的描述”,并不断提高其研究水平。地理学的两个基本研究传统体现了地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质的规定性,在地理学现代化进程中应考虑如何使其进一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使两者“脱离”或“扬弃其一”。
另外,学科的发展与进步,并不排斥地理学“描述独特事物”的基本研究传统。以地理学研究方法之一,地理表述为例。地理表述从记载描述到定性描述,又从定性描述向定量描述发展。目前,系统论的描述是定量描述中较有成效的一种。它以系统理论来表述地理系统,应用数学语言和计算机语言,在整体背景上,从相互联系的背景上作各种变量的分析。当然,这种描述不仅限于总结抽象的规律和过程,更重要的应用于对区域的表述。杨吾扬先生说,“近代地理学是用文科(文学、哲学)的方式来处理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现代地理学则发展起来用理科(数学、物理学)的方式来处理自然和社会现象”[(3)],也是说的这个道理。
再者,我们应该记取计量地理学发展受挫的教训。计量地理学从50年代末开始迅速发展,其发展势头在70年代中期受到抑止。其原因在于有的学者忽视地理学的传统,把地理学作为应用数学来发展,认为,“计量化决定一切”,试图以此建立地理学的普遍规律和法则。这说明,片面性无助于地理学的进步。地理学的现代化必须坚持从“描述独特事物”中“寻找普遍规律”,坚持“演绎”与“归纳”的结合,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2 区域的基本特征已发现完毕,地理学家是否能够找到新的区域内容?
旅行探险和地理发现具有各民族相互了解和联系的性质。我国张骞为开辟东方和西方陆上交通线的第一人,堪称地理发现的先驱。15世纪末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把人类呈点状分布的已知世界衔接起来,对地理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现代,除了诸多人迹罕至的冰川、荒漠、山地尚有待考察以外,区域发现的任务可谓已基本完成。然而,我们不能把“发现区域”与“认识区域”混为一谈。“认识”只有深化而不会穷尽。因此,认识区域的任务当然也不会随学科的发展而终结。地理学家可以不断找到新的区域内容。就我国而言,这些新的区域内容,至少可以包括以下方面:
2.1 区域开发的理论与实践
区域开发和发展问题是伴随着大规模工业化和区域经济发展而广泛出现的。我国从80年代起,在改革开放中面临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区域经济,并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处于协调状态等大量问题。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区域差异与区域性特点更趋明显,如何实行有差别的地域开发战略,如何优化地区经济发展方向,以及区域政策等方面进一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另外,如山区开发,流域开发也是具有鲜明“区域性”特点的重要研究内容。从研究方法上看,从一般区域分析与预测的研究向模型优化、模型实验,以及区域开发与实验区研究方向发展。
2.2 区域持续发展研究
1994年,我国政府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协调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以实现区域持续发展的目标。区域持续发展的提出是为了从整体上解决作为人类之家的地球表层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由于地球表层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所以持续发展应该从不同的空间尺度上进行研究。从区域角度观察和研究地理环境是地理学参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本途径。
2.3 人地关系的研究
人地关系的探讨一直是地理学的主旨。早期偏重于地对人的影响,以地理环境决定论占主导地位。现代把重点转移到人对地的影响。人地关系的研究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以及其它分支学科,也需要其它科学的共同协作。不少地理学家强调区域地理学应以人地关系为中心,并以此来选择研究课题。因为把论题分析与区域综合相结合才是人地关系研究的正确方向。
2.4 地理区位研究
区位论是关于人类经济空间活动最佳组织的理论。区位论引入地理学后,增强和强调区位同有关地理现象的相互关系,并赋予各种地理要素以区位概念。区位论之引入地理学无疑是与地理学的区域性特点相联系的。区位问题为地理学开辟了新的区域内容。杨吾扬先生认为区位论是现代理论地理学的三个主要内容之一。有的学者提出“区域位置的开发”[(6)],认为区域开发不能只停留在资源性开发的观点,而应该重视对于区域位置的开发。如深圳的发展并非依靠自身拥有的资源,而是特殊的区域位置。笔者进而认为,地理位置虽非能量和物质的实体,然而它却具有强烈的可利用性,在此意义上,可视为潜在的资源形式[(5)]。
以上方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皆为与地理学区域性特点相联系的研究内容。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应用地理学的范畴,如扬弃地理学的“区域性”特点而与此失之交臂,则不利于地理学的发展。
3 理论地理学与地理学的“区域性”特点
作为地理学的理论分支,理论地理学是部门地理学、区域地理学和应用地理学的基础,在现代地理学体系中处于枢纽位置。它对地理学的进步和发展应起重要的导向作用。问题是,扬弃“区域性”特点的理论地理学能否引导地理学走向现代化?这是值得商榷的。
3.1 科学的抽象排斥地理学的“区域性”特点吗?
科学抽象是指提取事物的本质属性,舍弃非本质属性的思维活动。科学抽象并非现代科学所特有,而是贯穿于任何科学的全部过程。就地理学而言,众多的地理概念、范畴和一般原理皆为科学抽象和概括的产物。地图是地理学的特殊语言,然而,地图并不是它所表达的地理事物本身,而是其本质属性的集中反映,也是科学抽象的结果。再者,地理学及其分支历来十分重视科学分类,而任何分类都是舍弃个性、保留共性的结果,据此才构成分类系统,是典型的科学抽象和概括。以上说明,地理学的科学抽象并非自今日始。那么,为什么过去地理学的科学抽象并未排斥地理学的“区域性”特点;而现代地理学发展到地理系统的数学抽象(建立地理系统的数学模型)时,“一旦这种抽象体系建立,它也就脱离了‘区域性’,因而它也就不可避免地脱离了‘区域性’限定之地理学”[(1)]呢?
3.2 现代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理区域,还是地理要素?
这是已故李旭旦先生在《现代地理学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提出的。此问题针对现代地理学的新的动向之一,即重视以地理要素为论题进行分析,而鄙视、摈弃区域地理和区域综合的方法。对此,李旭旦认为,“论题的分析仍需要在一定的区域内着手,专题研究最后也要落实地区域中去,对地理要素进行专题分析,并不是不要区域综合。搞部门地理如果不回到区域上来往往逐渐脱离地理本业。目前有不少地理学者脱离了地理本身的范畴,最后终于完全改行了。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正如上述,如果在理论地理学中提出地理学“区域性”特点扬弃的观点,是否也会脱离地理本业和地理学本身的范畴呢?
3.3 扬弃“区域性”特点的理论地理学能否引导地理学走向现代化?
学科发展有继承性,割断历史,就很难了解它的前因后果。
地理学是最早把地球作为人类的世界去了解的古老学科。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研究传统为人类作出巨大的历史贡献。然而,无可讳言,由于长期以来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能力不相适应,“所拥有的全部理论和全部方法还远远不能恰当地反映和解析它所研究的对象”[(7)];加之,对于相关学科的依赖性,以及应用研究相对薄弱等原因,使地理学与其它自然科学相比,无论在近代科学的诞生上,在理论建树上,以及在进入现代科学阶段上都处于一种“滞后”的状态。这反映了地理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的固有矛盾性,也是地理学在发展中所面对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地理学是跨学科的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因此,在人地关系研究上占有独特的优势。另外,地理学以区域概念作为基本观点,区域性是地理学的主要特色,区域地理研究是没有任何其它学科可以胜任的。面对“问题”和“优势”,明智之举是“扬长避短”;而不是为了克服面临的问题而舍弃学科的本质特点和优势。笔者认为,在具有导向性的理论地理学中提出地理学“区域性”特点扬弃的观点是不适当的。因为,如果地理学扬弃了“区域性”特点;那么,地理学理论的形成,无论是归纳或演绎检验都将失去依据。如果地理学扬弃了“区域性”;那么,地理学的应用价值何在?即使剩下空泛的理论躯壳,地理学的存在也岌岌可危了。
当然,地理学应该与其它学科合作(如物理学和数学等)以加强地理系统和地理过程的研究;然而,这不应改变区域观点在地理学的中心地位。
RAISE A QUERY ON"THE SUBLATE OF GEOGRAPHY'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Mao Minkang Zhang Xiaoqing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Shandong Teacher's University,Jinan,shandong 250014)
Abstract The paper give a different view on the"the sublate of geography'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1)Geography's"regional characteristics"stem from the basic study tradition of"describing the unique matter"ingeography.(2)Don't confuse"discovering regon"with"recognizing region"."Recognizing region"can't end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ubject.(3)Geography should cooperate with other subjects to strengthen the study of geographical system and geographical process;otherwise,the centerposition of region's view in geography should not be altered.
Key words regional,modernization,theoretical ge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