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商业银行虚假经营的各种表现形式_商业银行论文

行业动态商业银行虚假经营的各种表现形式_商业银行论文

行业动态 商业银行经营不实的多种表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不实论文,行业动态论文,多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近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对金融机构真实性检查,既是中央银行履行金融监管职责的需要,也是金融机构自身加强管理,防范风险的需要。对商业银行经营真实性存在的问题,要进行正确评价和分析,并及时整改,为国家制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措施提供比较真实的信息。商业银行经营不实的主要表现:

一、不良贷款中各科目归属调整不及时。导致在科目归属调整和管理上有松动情绪,不良贷款各科目调整不及时,归属不准,如逾期贷款科目中应转为呆滞贷款科目而没有及时转入,呆滞贷款应转入呆账贷款没有及时转入,同时也带来盈亏核算不准确。

二、表内表外应收未收利息核算不完整。表内表外核算是否准确,与不良贷款各科目归属是否准确直接相关。有的将应纳入表内核算的纳入了表外核算,或将应纳入表外核算的纳入了表内核算,表内、表外应收未收利息没有完全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严重影响了盈亏真实性的核算。对表内和表外核算方法,各行不尽相同,有的把表内,表外分账核算,有的则表内、表外不分开列账,只是在统一账表中科目上有所区别。

三、账务处理办法,各上级行要求不一致。各行在账务处理特别是对亏损的处理方法各不相同,有的上级行在年度末将下级行的亏损全额上划,而不进行同额资金下划,造成基层行经营日趋困难。有的行则是将亏损转入过渡科目做挂账处理,还有的上级行在年度末将亏损上划后,到年中又将亏损下划下级行做挂账处理,或下达指标要求只能亏损多少、准备金只能计提多少,这些账务处理的办法,对商业银行树立效益理念带来影响,不利于商业银行进行企业化经营。

四、内部控制制度在执行上不够严格。主要是当局部利益、小团体利益与全局利益相冲突时,制度执行缺乏刚性。目前大多数行社的内审机构都隶属于同级领导,受被监督的人员和部门辖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内审的职能,也影响了有关内控制度的落实。一人兼职、多职现象时常出现,在相关部门、相关岗位之间相互监督也未能正常发挥,这些现象直接导致在制度执行上大打折扣。

对商业银行经营不实的主要表现,应在注意政策、区别对待、充分考虑历史积累因素的基础上,对工作中确实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进一步提高经营的真实性和自身的管理水平。

一是对不良贷款各科目调转不及时的现象,在现有会计核算体系没有改变以前,要严格按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办理,根据贷款期限和客观实际及时划转,力求归属准确,为盈亏真实性核算打下基础。

二是会计部门要与信贷部门搞好协调,信贷部门要及时将调整好的不良贷款各科目清单送达会计部门,便于会计部门及时准确核算表内、表外应收未收利息,真实反应盈亏状况。在账务处理上,各商业银行特别是上级行要严格按财政部财商字1998(302)文件办理, 不能各行其是,自成体系,与财政部文件精神相抵触。

三是商业银行在内控机制建设上,要改变过去重完善各项制度,轻落实的现象,要建立一整套落实内控制度的监督机制,开展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各项内控制度真正起到防范金融风险的作用。

标签:;  ;  ;  

行业动态商业银行虚假经营的各种表现形式_商业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