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我国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论文_姜雪琴

试述我国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论文_姜雪琴

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威海分公司

摘要:在一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管理始终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规划的实际落实、执行过程中,却往往存在很多预想不到的问题,甚至会有碍城市规划的整体发展进程。本文就当前城市规划管理进程中可能面临的诸多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规划;问题;应对措施

“城市规划”就是把握城市未来发展、合理布局,及安排各方面建设工程的综合部署,是一段时期城市整体发展方向的蓝图,在城市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说,城市规划涵盖几大方面:城市经济发展规划、道路交通等公共设施规划、公共事业推进等。近几十年,我国在城市发展建设发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某些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1当前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几点问题

1.1未知变量因素影响

城市建设从规划到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未知变量。一座城市的建设发展的前提是城市规划,城市规划为建设工程提供依据和方向,其重要作用无需赘言。但是,在城市建设的实际操作中,城市规划会因为诸多的客观因素发生调整,存在着随机性。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客观事物的客观变化。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会因为人的意志发生转移。第二、当地政府相关领导任职人员或领导职务的变化。第三、相关利益的作用力。大致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来自当地政府。土地租赁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一个有效渠道,地方领导人一直非常重视。而土地资源同时也涉及到到城市规划、建设的方方面面;其次,来自个人。城市规划建设没有小项目,用于建设的资金也相对充足。有部分人为从中牟利、中饱私囊,操纵或诱导规划的设计方向,使其更偏向于个人的利益。以上均属于当前城市规划中的未知变量影响因素。

1.2 城市规划忽视了生态保护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首先从空间上对生态环境不断开发、侵占。另外,城市发展从规划、建设到后期的运行都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破坏,而且对其修护方面也不够重视。虽然,针对此问题国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如《环境保护法》及《水土保护法》,但在城市建设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还是没有引起相关部门和责任人的足够重视,导致已有的法律法规根本得不到有力落实。

1.3 交通压力大

随着经济以及汽车工业的发展,我国家庭汽车保有率越来越高。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3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3亿辆,其中私家车总量超过1.5亿辆。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大众交通工具,而选择私家车出行,甚至一个家庭拥有2辆以上的私家车,这就使得城市道路的条数和容量都无法满足大众的出行需要,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另外,一些发展较早的老城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人口的增涨,公众的基本利益得不到保障,直接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2 当前城市规划的发展走向

2.1 理论规划与建设实施

城市规划的设计不能够局限于书面的理论文字,应把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发在首位,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从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理论结合实践,调整思路,灵活破解城市规划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说,一个完整的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研究是基础,操作技术是保障,只有二者良好结合,才能发挥最佳的作用。

2.2 坚持可持续发展

社会经济要想长足稳定发展,必须要始终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论为基础。当代城市的发展把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的平衡协调发展,作为第一、也是最高准则。虽然城市扩张、发展的建设过程难以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伤害,但还是要积极采取措施,尽量把这种伤害降到最低,认真落实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城市规划建设坚持“以人为本”

这就要求要全面协调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城市的发展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居民,为了“人”,所以在规划过程中要时刻体现出人性化,并遵循“为民服务”的思想。一旦跳出这个约束,再完善的技术和先进的设备也不能物尽其用,城市规划也就失去了其基本意义。

3 针对城市规划有效实施的建议

3.1城市规划实施要确保严肃认真

城市规划若想朝着大众期待的发向发展,就需要一刚性的保障——法制。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要具备法制化特征,无论是在规划设计阶段或是建设实施阶段,都必须要遵从法律基础。城市规划的本质为民服务,想要从始至终不偏离这个初衷,就需要有法律监督作用的加持,强化对规划主体、规划对象、实施主体的约束力。

3.2 城市规划管理要依附于科学

法律的监督保证了城市规划的主要方向,但是,规划的建设还需要一个科学的把控。既协调、控制各建设项目的落实,管理项目规划、建设、检测各部门的工作进程,并结合建设过程中各方面反馈的信息,调查核实后及时补充、调整规划,保证城市规划建设的有序、合理进行。

3.3 时刻强调“以人为本”

城市规划建设的出发点就是要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别具一格的城市魅力。每一点都是考虑居民的长远利益,同样,要达到理想的效果也离不开居民的配合。从规划中便要考虑民意、关注民生、动员民力,培养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全民参与城市建设,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利于凸显居民的“城市主人翁”地位,提高居民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鼓励全民参与城市规划建设,可分两个部分实施:首先,在设计规划之初,当地政府部门即可将预案适当公开,让民众知情并鼓励献策,广开言路,听取公众对项目预案的想法和意见,这样不仅可以第一时间获得社会最基层的真实情况,还可以准确了解公众的真实需求,为城市规划建设省去不少弯路,提高项目建设效率。其次,必须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并明确告知参与规划建设的具体流程,保证其参与的过程真实、有效、透明、公正,最大限度激发公众实际参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积极性。

3.4 城市规划建设要兼顾环境保护

在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的同时绝不能丢掉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保护,经济社会的一切发展进步都是建立在自然环境基础之上的,如果环境被破坏殆尽,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① 从城市的发展角度来说,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之间存在一部分“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要发展必然要占据自然空间、消耗自然资源。但是,问题不可避免不代表就要放任,城市规划管理负责人要做的就是更加重视环境的保护,积极寻找把破坏降到最低的对策,调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② 环境规划设计中要着重强调对环境的修护,比如扩大城市绿化面积,重视城市美化项目,维护生态平衡。

3.5 城市规划要重视人文历史的保护

每一个城市都不是凭空出现的,进过千百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洗礼,每座城市都有其特殊的历史文化。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中,相关规划部门和建设部门都要注意对其文化及遗迹的保护。更可以充分发挥其本身的价值,与规划项目相结合,为城市建设增添更多的历史元素,还可以提高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人文魅力。落实到具体工作上,可以加强文物古迹的保护,全力保存历史街区的原风原貌,建设特色城市。① 处理好现代都市与历史古迹之间的关系,以图两者和谐共存,共同彰显城市的独特魅力。 ② 规划好空间布局,及古迹与现代建筑之间的素材、风格搭配,使其两者文化相对协调,既有文化古迹的古典美,也有现代都市的时尚感,相得益彰。

4 结束语

虽然城市规划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相信通过相关部门的努力和民众的积极参与,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必然能以最有效、最和谐的方式展开。届时,城市规划管理制度日趋完善,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攀升,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得到最好的保护。

参考文献:

[1]钟珑.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浅述[J].建筑知识.2017(08)

论文作者:姜雪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8

标签:;  ;  ;  ;  ;  ;  ;  ;  

试述我国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论文_姜雪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