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上海 201805)
【摘要】目的:探讨在不同区间Monitor-20与魏氏法血沉检测值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随机患者110例,分别用Monitor-20血沉仪及魏氏法检测,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onitor-20血沉仪和魏氏法ESR检测结果在≤20mm/h组和≥81mm/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3,t=2.879,P<0.05);在21~40mm/h组和41~80mm/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0,t=1.532,P>0.05)。结论:Monitor-20血沉仪适合在21~80mm/h范围内使用,在≤20mm/h或≥81mm/h范围内使用魏氏法检测更准确。
【关键词】血沉;自动血沉仪;魏氏法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2-0394-02
红细胞沉降率(ESR),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离体抗凝全血中的红细胞自然下沉的速率。血沉对判断疾病处于静止期与活动期、病情稳定与复发、肿瘤良性与恶性具有鉴别意义,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检验指标[1]。血沉的检测方法有:魏氏法、温氏法、潘氏法、自动血沉仪法等,ICSH推荐魏氏法为ESR检测的参考方法,但魏氏法不仅费时费力,也易受温度、垂直度等因素影响。Monitor-20全自动血沉仪能自动监测室内温度,将结果调整为18摄氏度时的检测值,很大程度减少不同温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目前市场上自动血沉仪型号众多,检测结果准确度存在很大差别。因此,在不同血沉区间将Monitor-20与魏氏法ESR检测值进行比较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随机患者110例,其中男52例,女58例,年龄10~96岁。
1.2 仪器与试剂
Monitor-100全自动血沉仪及配套专用管。
1.3 方法
抽取患者静脉血于专用血沉管中,分别用Monitor-20血沉仪(60min模式)及魏氏法检测。魏氏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规定操作检测[2]。将检验结果分成4组进行分析:≤20mm/h组,21~40mm/h组,41~80mm/h组,≥81mm/h组。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Monitor-20血沉仪60min模式和魏氏法ESR检测结果≤20mm/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3,P<0.05);21~40mm/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0,P>0.05);41~80mm/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2,P>0.05);≥81mm/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9,P<0.05)。
3.讨论
动态红细胞下沉分为3个阶段:(1)红细胞缗钱样聚集期,约10分钟。(2)红细胞快速沉降期,聚集逐渐减弱,红细胞以恒定速度下沉,约40分钟。(3)红细胞堆积期,此期红细胞缓慢下沉,逐步向试管底部聚集,约10分钟[1]。因此,ICSH推荐60min魏氏法为ESR测定的标准方法。但由于温度、血沉管的准确度、标准操作、血沉管倾斜度、主观读取误差等复杂因素,魏氏法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很难保证。随着自动化血沉仪的发展,能够减少温度、血沉管倾斜度、主观读取误差等因素干扰,可自动化检测,省时省力。
据郑春盛,王文华等[3]报道,MONITOR-20自动血沉仪与经典魏氏法测定血沉结果的相关性欠佳,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李君玲[4]报道两者所测E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有较好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表明,Monitor-20血沉仪60min模式及魏氏法数据间≤20mm/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3,P<0.05);21~40mm/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0,P>0.05);41~80mm/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2,P>0.05);≥81mm/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9,P<0.05)。综上所述,Monitor-20血沉仪60min模式适合在21~80mm/h范围内使用,≤20mm/h或≥81mm/h使用魏氏法检测更准确。
【参考文献】
[1]刘成玉,罗春丽.临床检验基础[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9-42.
[2]尚红,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5-27.
[3]郑春盛,王文华,等.MONITOR-20自动血沉仪与经典魏氏法测定血沉结果的比较[J].中国实用医刊.2010.37(1):29-33.
[4]李君玲.Monitor-20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检测仪应用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8):1086-1087.
论文作者:葛冬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0
标签:血沉论文; 统计学论文; 红细胞论文; 差异论文; 意义论文; 方法论文; 温度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