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企业适应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战略思考论文_李玉文

电网企业适应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战略思考论文_李玉文

(国网忻州供电公司 山西省忻州市 034000)

摘要:通过回顾电力改革的发展历程,“大船慢掉头”的方法论是正确的,它符合我国的电力市场化的发展实情。在发展的新时代里,电力市场化改革站在了新的历史节点上,电力改革市场化的道路必须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坚持改革信念毫不动摇。与此同时,电力市场化改革应以市场化改革为引导,以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基本点,两者相结合,共同促进电力产业的发展创新,为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电网企业;能源互联网;发展

1能源互联网定义和内涵

能源互联网从概念提出到实践,人们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概念定义和理论内涵在动态发展中。能源互联网,顾名思义,就是能源领域的互联网化,应具有显著的互联网特征。发改委、能源局和工信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给出了定义:能源互联网是一种互联网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深度融合的能源产业发展新业态。

能源互联网具有丰富的内涵,需要从能源生产、配置、消费和新业态等方面来理解。在能源生产环节,坚持以清洁能源为根本,大规模集中开发与分布式能源协同发展;以多能协同为手段,通过能源间互补互济,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和能源供给安全性。在能源配置环节,以广泛互联的能源网络为平台,实现能源网络泛在,包括输配电网、油气管网在内的不同能源网络。在能源消费环节,以主动用户为中心,用户灵活参与能源系统运行调节并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能源服务体系。此外,能源互联网还具有以新业态为内生动力的显著特征,市场壁垒破除,资源灵活配置,参与主体积极探索,实现内涵式发展。

2建设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

展望能源未来趋势,在我国建立能源互联网是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政府庄严承诺的重要举措。在能源互联网建设中,以电为中心和以电网为基础平台的现实路径,决定了电网企业将发挥重要的主体作用,传统电网企业迎来了建设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历史机遇。

2.1明确战略目标

战略决定方向,事关全局,影响长远。从互联网对传统行业改造升级的历程来看,机遇与风险并存,电网企业如固守原有业务,不抓住机遇并积极尝试,则存在像传统电信运营商一样被“管道化”的风险。从功能上看,电网连接能源生产和消费,是能源输送和转换利用的网络枢纽,处于能源革命的中心环节。从技术特征上看,未来的电网将向新一代电力系统演进,向能源互联网演进。建设以智能电网为核心的新一代电力系统,进而构建融合多能转换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广域泛在、开放共享的能源互联网是电网发展的必由之路。

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能源战略思想,积极适应蓬勃推进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新形势的必然要求,准确把握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深度融合趋势,积极争取战略主动,明确提出了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确定了“六个始终坚持”的战略原则和“八个着力”的战略思路,构建了适应能源互联网发展的企业战略体系。国家电网公司的新时代发展战略充分体现了能源发展历史观,着眼未来能源系统的形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市场为导向,采用互联网思维,以更加开放、包容、创新的理念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综合能源服务。

2.2构建以综合能源服务为核心的新型业务体系和创新生态体系

面对能源互联网这一新兴产业,电网企业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抓住能源系统开放、融合式发展这一重大转折点的发展机遇期,加快创新实践,打造多维度、多层次的综合能源服务新型业务体系。以新一代电力系统为基础平台,以市场为导向、客户为中心,以资源整合、业务创新为手段,构建基于能源领域内生的新业态和“能源互联网+”的综合能源服务新型业务体系,推动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提供商转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回顾互联网发展历程,我们发现互联网创新具有典型的交叉融合和层垒结构特点,存在大量小微主体带来的边缘创新、跨领域创新,也有大量的次级创新和再创新机会。比如,互联网领域既有BAT把传统业务与互联网交叉融合的巨头型创业创新,也有基于微信和支付宝的再创新,微信公众号就是典型代表。因此,电网企业要想成功转型为能互联网企业,必须通过建立以多主体广泛参与的能源互联网创新生态体系,有效应对产业发展高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有效掌握具有潜在颠覆性的“独角兽”企业。

2.3着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多层次创新能力

一是提升以综合能源服务为中心的市场竞争力。未来,能源互联网行业的竞争将是综合能力的竞争,尤其体现在优质服务和商业模式两个方面,这是吸引客户参与、提升客户粘性的关键。围绕用户价值创新、数据价值创新和能效价值创新,开展服务模式、合作模式、交易模式创新,逐步打破传统的商业模式,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质量和精准度。

二是提升多层次技术创新能力。当前,电网企业主要围绕传统电力领域进行技术创新,相对单一。面对能源互联网发展,亟需加强自身多层次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以适应未来能源互联网业务发展需要。在央企总部层面要聚焦基础理论、核心技术、关键设备,加快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加大前沿引领技术储备,超前进行颠覆性技术探索,打造技术创新高地,主导能源互联网发展。在省级电网企业及所属单位层面,要注重新技术的改良与落地应用,着力提升解决工程建设和设备运维中的技术难题,支撑总部战略,服务能源互联网发展。

3工作建议

3.1大力促进电网转型升级

电网的互联互通是建设能源互联网的物理基础,必须破除各地大小网割裂的“电网孤岛”,实现最大程度的电网互联互通;另一方面广泛应用电力科技创新成果、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促进电网转型升级,提高电网的智能化水平,推动电网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

3.2建设开放式科技创新体系

能源科技创新将成为能源互联网建设的第一源动力,电网企业作为这一领域的重要创新主体,要充分整合企业的内外部科技资源,深度挖掘全体员工的创新潜力,建立以全员创新为基础,企业内部研究院为主体,装备制造企业为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补充的开放式科技创新体系,为能源互联网建设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

3.3强化企业管理创新

能源互联网发展将推动产业格局和业务生态发生革命性变化,电网企业必须用颠覆性的管理创新来适应,这是生产方式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在企业管理的具体应用。在转型为能源互联网企业的进程中,电网企业必须积极变革组织架构,主动调整业务流程,推动适应能源互联网发展的企业管理转型升级;要加强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创新,以互联网思维为基础创新商业模式,注重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创造,在用户节能增效、分布式能源众筹、多能源综合供应等方面创造价值,推动企业向集成式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

结束语

能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动力和基石,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及能源消费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恶化,世界范围内对能源供给与结构转变的需求愈发高涨。当前,以化石能源集中式利用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发展尽头,以新能源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能源互联网呼之欲出。

参考文献

[1]李爽,马宁,李海维.“互联网+电网”能源互联网的有益探索[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22):59-60.

[2]白贵玉,徐鹏,徐向艺,苏建军.全球能源互联网背景下国家电网公司全球治理路径设计与优化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7,17(11):67-71.

[3]金振文,江悦.城市能源互联网实践推动电网企业角色转型[J].国家电网,2017(10):78-79.

论文作者:李玉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  ;  ;  ;  ;  ;  ;  ;  

电网企业适应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战略思考论文_李玉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