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面向市场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论文,高校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 要 本文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观点来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图书馆市场的概念以及高校图书馆经济市场的开发等问题。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教育;经济;市场
当前,我国的图书馆事业正面临着信息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双重挑战,图书馆的职能、工作方式、馆藏、管理等方面必将出现重大变革。图书馆将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部门面对广阔的市场,开始由不是经济实体转向为经济实体并具有生产的职能。图书馆产品这种特殊的商品将被投入市场并为社会增加新的产值。高校图书馆如何应付这两个挑战,如何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服务领域,获得自身发展,已经成为高校图书信息工作者深入探讨并付诸实践的紧迫课题。本文打算围绕这一课题就图书馆市场的概念,高校图书馆的市场,以及高校图书馆经济市场的开发等问题谈一下粗浅的看法。
一、图书馆市场的概念
首先让我们看一看图书馆产品的概念。所谓产品,是由人类劳动产生出来的,具有一定用途的物品。社会之所以愿意将一部分资源分配给图书馆,是因为社会想以此获得一定数量、一定形式的图书馆产品。图书馆产品是一种劳务产品,是图书馆全部劳动的最终凝聚物。
再让我们看一看图书馆产品的商品性。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商品生产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使许多在商品经济初期还不是商品的产品,都具有了商品性。例如科学技术,早先它只是少数人兴趣爱好的产物,如今却成了一种可以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商品,因而许多发达国家就把技术当作其重要的出口产品。图书馆产品即图书馆服务也同科学技术一样,逐渐从非商品性转化为商品性产品,成为了整个社会商品经济的一部分。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图书馆产品的商品性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图书馆产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图书馆员所进行的图书馆服务活动是为了以其向社会服务来换取相应的消费资料。图书馆与社会各部门形成了互相需要,互相提供产品的经济联系。第二,图书馆产品同时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图书馆服务活动包括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的全过程。与其它商品生产过程一样,同样要耗费人的脑力、体力。由于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都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内容,而价值就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因而图书馆产品也同其它商品一样,是有其价值的。显然,图书馆产品同时也具有使用价值。它可以满足人们在社会科研、生产、学习、娱乐中对信息和知识的需求,使人们及时、准确地获得所需要的文献资料。例如,图书馆服务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有关生产技术和市场的信息,使企业有效地组织生产。
现在,我们可以来谈图书馆市场了。既然图书馆服务是图书馆产品,图书馆产品又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那么,这种商品就必然要进入市场进行交易或流通。我们所说的图书馆市场是指图书馆服务的一切领域,是图书馆产品与社会其它部门产品进行交换的一切场所。
从交换方式看,图书馆市场包括直接市场和间接市场两大类。直接市场是指直接向用户收费进行图书馆服务的交换市场,有偿向企业提供经营管理或生产技术的信息服务就属于这种情况。间接市场是指通过向全社会服务而从国家财政获得经费的交换市场。表面上看,国家拔款似乎不是商品交换,但是,国家财政收入是由各种税收形成的,它最终还是来自全社会人民共同创造的价值,而公众又是图书馆产品的消费者。因此,国家拨款是间接地从消费者那里取得所需费用的市场交换方式。
二、高校图书馆为教育服务的市场
现在我们来探讨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市场和市场意识问题。高校图书馆和其它各类图书馆一样,通过图书馆服务生产图书馆产品,其产品同样具有商品性而进入市场进行交换。高校图书馆又具有其特殊性,它是学校这一有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图书馆是否具有企业性,能否成为经济实体进入市场,能否在经济市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已经成为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让我们从高校图书馆的首要职能——教育职能谈起。高校图书馆是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搜集、整理和提供各种书刊资料,来为广大师生服务的。在高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图书馆具有多方面的职能作用。这中间包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职能;直接配合教学进行专业教育的职能;扩大学生知识面进行综合教育的职能等等。现在的问题是,这一系列的图书馆服务即图书馆产品是否已经进入了市场?
回答是肯定的。大家知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是知识型、先导性产业,它通过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从社会获取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的费用。既然高校图书馆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就可以十分肯定地说,高校图书馆已经进入了市场。
这就是说,仅就为教学、科研服务这些高校图书馆的常规工作,图书馆已经处于市场之中,只是我们许多人还没有意识到罢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图书馆服务的商品性是客观存在的,无论图书馆服务采取什么样的交换形式,其客观的商品性都不会因此而消失。
认识到这一点很有意义,它关系到是否承认图书馆服务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关系到是否能采取正确的图书馆服务的生产经营方式,也关系到图书馆服务是否能通过适当的交换形式以实现其价值和充分实现其使用价值。例如,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使高校不断调整其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高校图书馆就应在这些调整中及时搜集、整理、提供有关文献信息,最大限度地为培养社会急需专业人才服务,使自己在市场中具有竞争力。
三、高校图书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市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高校图书馆在为教育服务的市场的背后,还有一个更为广阔的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市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完整、科学、及时的信息已成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企业是否能够获得所需信息以指导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关系到企业能否不断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以击败竞争对手并获取最大利润的重要因素。要获得优质、及时的信息,企业只能求助于专业信息服务机构。
高校图书馆信息系统是我国一支重要的信息源。应抓住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这一有利时机,以自身的文献资源来源广、馆藏丰富、专业性强、学科齐全、知识密集、外语人才集中的优势进入社会企业信息咨询市场,充分而及时地向用户提供所需信息。
经济市场是图书馆市场中的直接市场。在经济市场中,图书馆通过图书馆服务把图书馆产品这种特殊商品直接投放市场,作为买方的企业利用这种信息资源取得经济效益,作为卖方的图书馆则通过有偿服务得到收入,从而进一步扩大自己的信息产业。在图书馆经济市场中,图书馆供求问题和图书馆资源配置问题将得到更合理地解决,使图书馆由潜在的生产力直接成为现实的生产力,找到图书馆与企业直接接轨的途径。
高校图书馆面向企业进行信息服务的内容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满足企业经营管理方面信息的需求,这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所要求的信息,包括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商情分析、投资决策可行性研究、计划评审、法律事务咨询、工作人员心理分析、组织机构设计等。这一部分内容十分丰富,是综合性大学图书馆和师范院校图书馆大显其长的领域。另一类是满足企业生产技术方面信息的需求。这是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所需求的信息,包括国内外与本企业有关的生产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设备、工艺、材料等方面的现状和进展等,这一部分内容专业性强,是理工科大学图书馆大显身手的地方。
针对图书馆经济市场的特点,高校图书馆要确立起信息服务商品化的观念,实行“开门办馆,”使图书馆面向整个经济市场。首先,要“走出去”开展上门服务,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与企业建立经常性联系,把最新、最可靠的信息送到企业手中。其次,要“请进来”,突破传统图书馆从书本到书本的服务框架,把专家请进来。加工信息一靠资料,二靠专家,只有这样,才能使所提供的信息对企业更具针对性。第三,要按信息用户的分布情况建立信息服务销售网点,组织和培训信息推销员开展信息工作,这样就可以解决用户“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无费工夫”的所需信息或不知道怎样去查找信息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馆服务即图书馆产品也是一种商品,这种特殊商品的交换和流通就形成了图书馆市场。高校图书馆为教学和科研所进行的服务工作事实上已经进入了市场。高校图书馆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经济市场,这是一个有待开发的有重大前途的广阔市场。高校图书馆在开发经济市场的过程中,不仅会使企业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将使图书馆本身取得收益,不断发展成信息产业的重要部门,在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