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区域经济两极分化的新格局_城市经济论文

东北三省区域经济极化的新格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域经济论文,新格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90(2008)06-0722-07

引言

全球化和城市化导致了城市和区域发展空间差异的变动,这种特征被进一步描绘为“空间极化”。Mitchelson R L等分析了全球化经济和专业化信息流对美国城市体系空间极化的作用[1]。一些学者对加拿大、美国、英国、瑞典、德国、俄罗斯等国日益扩大的空间差异和极化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产业转移、空间重构过程中区域差异和空间极化扩大的趋势[2-5]。还有学者研究了城市内部的“双城”式社会极化格局[6-8]。国内方面,甄峰等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多层次的空间极化格局和反极化过程[9];欧向军等引入区域经济极化测定指数,定量分析了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和极化主要影响因子[10]。金凤君注意到铁路客运提速、航空客流网络发展对城市体系和区域格局的“空间极化”效果[11,12]。汪明峰等考察了基于互联网的中国城市体系格局[13]。

国内外学者普遍采用统计分析方法,通过设计旨在测定空间极化程度和发展趋势的指数,分析空间极化的格局和演化过程;在研究地域上,国内已有的典型案例仅局限于最发达的地区。就中国东北而言,1990年代至今是其内部分化空前发展的时期,但学术界对这一地区城市与区域系统的研究很少[14]。本文将从整体上定量分析东北三省区域经济的空间极化,并通过GIS环境下的空间自相关分析,进一步展示这种变化的具体空间表现。

1 研究区域、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1.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区域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采集数据的基本单元包括市域、市辖区和县级单元。数据源于官方出版的统计年鉴。以1990、1995、2000、2005年四个年份的GDP和人均GDP为经济指标。

为统一研究口径,本文空间分析的数据采用2005年行政区划界限,其他年份数据通过等面积切割转换到2005年边界空间中。

1.2 极化分析

引用3个指标分析东北三省区域经济极化的总体状况,即反映总体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测度区域极化的“沃尔夫森指数”(Wolfson index)和“崔王指数”(Tsui- Wang index)。

本文采用不带任何误差的计算样本数据基尼系数值的方法,公式为: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衡量整体收入差异和不均等(inequality)的最流行指标,具有比较上的方便性。但是基尼系数并不能反映样本分布上的“集聚成群”(clustering)特征,而这种集聚或“中间阶层的消失”(disappearing middle class),表现为集群(cluster)或组(group)内部的相似性,以及集群或组之间的差异性,这些被认为是“极化”(polarization)的主要含义[2,15]。因此,虽然与基尼系数所表示的整体差异和不均等分布有密切关系,但是对极化程度的衡量还需要另外的指数。

沃尔夫森指数是沃尔夫森利用基尼系数推导出的一个极化指数[5]。计算公式为:

崔启源和王有强(TsuiKai- yuen和Wang You-qiang)在Wolfson指数的基础上,利用增加的两极化与增加的扩散(increased bipolarity and increased spread)两个部分排序公理推导出一组新的极化测度指数,被称为Tsui- Wang指数(简称TW指数,或崔王指数)[16]。其表达公式为:

是i地理区域的收入,m为所有地理区域收入的中间值,θ为正的常数标量,r∈(0,1),本文取θ=0.5,r=0.5。

以上两种极化指数的值域范围处于0(无极化)和1(完全两极分化)之间。

1.3 空间自相关分析

全局自相关指数Global Moran I(GMI)和局部自相关指数Local Moran I(LMI)[17,18]可以定量测度区域经济的极化模式,识别区域经济“热点区”的分布,进而探测区域经济极化的空间模式。GMI定义为:

2 区域经济的差异和极化态势

通过指数计算,分析1990~2005年东北三省区域经济的差异和极化态势。

2.1 市域经济

由公式(1)、(2)和(3),通过计算相关指数度量东北三省1990~2005年间区域经济极化发展的轨迹和趋势(图1)。结果表明,就34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市的市域经济整体而言,其空间分布差异性(基尼系数)增长幅度不大,但市域经济的两极分化却有明显发展(如沃尔夫森指数和崔王指数所示);2000年以后市域经济总量的极化态势发生明显变化,崔王指数显示增长趋缓,而沃尔夫森指数显示极化程度下降;经济总量的极化程度明显高于人均。

图1 1990~2005市域经济的差异和极化(含与不含哈、长、沈、大四城市)

Fig.1 Inequality and polarization of economy in municipal jurisdictions in 1990-2005

2.2 市区经济

市区经济空间分布差异(基尼系数)同样增长幅度不大;但沃尔夫森指数和崔王指数所显示的市区经济总量的极化程度却比市域经济更高,而且在1990~2005年期间的增长也更多;人均GDP空间分布的差异和极化程度远低于各年度以经济总量衡量的水平,2000年后甚至有所下降(见图2)。

图2 1990~2005市区经济的差异和极化(含与不含哈、长、沈、大四城市)

Fig.2 Inequality and polarization of economy in city districts in 1990-2005

2.3 县域经济

使用东北三省148个县(县级市、自治县)的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见图3。结果表明县域经济同样发生着空间分化;沃尔夫森指数和崔王指数显示的经济总量极化程度持续增长。

图3 1990~2005县域经济的差异和极化

Fig.3 Inequality and polarization of economy in counties in 1995-2005

总的看来,东北三省经济增长的空间极化在各个尺度均有发展各城市市区经济总量分布的极化最为明显;2000年以后的态势有所变化。

2.4 哈长沈大四城市与区域经济极化态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东北三省整体经济发展速度并不突出,但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四城市的快速经济增长给各界留下深刻印象,其他城市与四城市之间的差距在拉大。为此,这里通过计算不含哈长沈大四城市的有关指数,并与东北三省全部城市的经济不平均分布和极化曲线加以对照,从而验证四城市在区域经济极化中的作用。

图1和图2中虚线显示的是不含四城市的有关指数变化情况。两个图中基尼系数的虚实线间距很小,表明四城市的快速增长对东北三省区域经济整体差异性影响并不明显;图1、图2中不含哈长沈大四城市的区域经济极化指数很低,沃尔夫森指数和崔王指数的虚线和实线间距离大得多,表明四城市作为快速增长的集群(cluster),与其他城市具有显著的组间差异,四城市对东北区域经济的极化指数有重要贡献。

3 区域经济极化的空间格局

在前整体特征分析基础上,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东北三省区域经济极化的空间格局,以及时相演化特征。

3.1 总体空间特征

以拓扑邻接关系和100 km为相关距离构建空间权重矩阵时,对各市辖区和县级单元的GDP和人均GDP进行分析,四个时段的计算结果见表1,表2。

根据表1中各市辖区和县级单元GDP的两种计算结果的Moran I值,1990~2005年东北三省各经济单元的GDP均为一种随机的分布,表明东北三省经济总量的极化总体特征有非常强的异质性和离散性,即少数城市(市区)的GDP远高于其它经济单元,且在空间上不连续,东北三省并未形成大的经济集聚区。

表2中各市辖区和县级单元人均GDP的两种计算结果的Moran I值显示,各经济单元的人均GDP由1990的随机分布逐步转变为2005年的集聚分布,在空间上形成了集聚区。

总体而言,东北三省各市县经济总量的空间总体特征表现为极点式增长,而人均经济水平则表现为集聚区式增长的特征。

3.2 局部空间特征

东北三省各经济单元GDP和人均GDP局部Moran I值(LMI)的计算结果表明,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局部空间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并在时间序列上表现出较强的动态性。

图4是依据各经济单元GDP的LMI值绘制的散点地图。四个时间段中HH集聚区集聚规模、分布位置和集聚形态的时相演化特征十分明显。1990年,区域经济极化在空间上表现为散点特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为黑龙江的伊春、鹤岗、鸡西、佳木斯、牡丹江、大庆、哈尔滨,吉林省的长春、吉林、白山,辽宁省的沈阳、本溪、鞍山、盘锦、锦州、丹东和大连,这些城市除哈长沈大外多为资源性城市。1995年,区域经济分布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的点状特征,HH和HL区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的大庆、齐齐哈尔、佳木斯、哈尔滨、牡丹江,吉林省的长春、吉林,辽宁省的沈阳、鞍山、本溪、大连等地区,极化的高值点主要分布于三省的几个城市中,即经济不断向少数城市集中,但在空间上并未形成集聚区,而伊春、鹤岗等地区转变为LL集聚区的一部分。2000年,黑龙江省HH和HL区沿滨洲、滨绥线轴向延伸,辽宁省在辽东沿海呈带状集聚。2005年,在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松原、长春和吉林市一带发生了HH和HL区面状集聚,并与辽中、辽东遥相呼应,形成了并不十分显著的面状集聚的整体格局。总体来说,1990~2005年东北三省经济极化在空间上表现为经济重心不断南移,高值聚集区由散点分布向轴向和面状分布的转变,并与哈大交通线和辽东海岸线表现出较强的空间耦合性,但哈大线上的四平、铁岭一带一直是区域经济的低谷地带。经济增长的低值聚集区由散布状态不断向黑龙江北部、吉林东部和西部、辽宁西部延伸。

图5是根据东北各经济单元人均GDP的LMI值绘制的散点地图。1990年,人均GDP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北部、吉林东部和辽宁的中南部,大部分为东北三省的边缘地区和资源型城市。1995年,HH集聚区在辽宁省的沈阳、鞍山、本溪形成,同时辽宁沿海的大连、锦州、葫芦岛等地也为HH集聚区;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主要变化是资源性城市地区的HH集聚区消失殆尽,仅大庆的HH集聚区略有成长。2000年,辽中HH集聚区和沿海地区的HH集聚区逐渐扩展增生,LL集聚区不断缩小;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开始出现几个HH集聚区。2005年,HH区的集聚地更为明晰化,辽中南地区已粘连为完整和连续的HH集聚区,黑龙江省人均GDP高值集聚区也以沿滨洲-滨绥线的轴向扩展为基本特征,只有吉林省仍然为点状分布,高值区散布于长春、吉林、松原、通化等各城市的市区。总体来说,人均GDP的空间格局主要表现为由散布的高值区不断向辽中南地区、滨洲-滨绥沿线集聚的特征,而经济增长的低值聚集区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北部、吉林的东部和西部、辽宁的西部。

图4 1990~2005年GDP的LMI散点地图

Fig.4 Scatter maps of Local Moran I(LMI)of GDP in 1990-2005

图5 1990~2005年人均GDP的LMI散点地图

Fig.5 Scatter maps of Local Moran I(LMI)of per capita GDP in 1990-2005

4 结论与讨论

1)1990年以来东北三省区域经济的空间极化在市域、市区和县域等各个尺度均有发展,尤以市区经济的空间极化最为显著。因而也可以认为,东北地区的城镇系统较之一般意义的区域经济系统,具有更强烈的空间极化过程。

2)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四城市是东北三省区域经济两极分化中处于高端的一组(群),可称之为高“极化点”。由于沿哈大交通带呈轴向排列,四城市作为高“极化点”也自然使得哈大线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极化轴”的特征。但这个“极化轴”一直就是不平衡和不连续的,其中沈阳-大连段是传统的强段,哈尔滨-长春段近年来表现为较强的增长性和集聚性,而四平至铁岭一带则始终是经济增长的低谷区。滨洲-滨绥铁路沿线也具有类似的轴向极化特征。

3)按照极化以及极化指数的含义确认,东北三省区域经济系统总的层级趋于减少,中间层次有所消失,四城市以外的地级市经济增长多趋于平均(即所谓的组内相似)。因而也就有了吉林市、齐齐哈尔由原来的省级副中心城市逐渐弱化为普通地级中心城市的变化。

4)这种极化在空间上表现为经济重心不断南移、高值聚集区由散点分布向轴向和面状分布转变,并在辽中南地区绵延成片,而低值聚集区则在黑龙江北部、吉林东部和西部、辽宁西部不断扩大并在空间上更为连续。从人均GDP的省际差别看,辽宁已有完整和连续的HH集聚区,黑龙江省的高值集聚区发生了沿滨洲-滨绥线的轴向扩展,只有吉林省仍然是在少数城市的点状分布。

5)以极化为主的空间演变塑造着东北区域经济的几个主要构造:辽中南经济区已初具规模;哈长经济区(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松原、长春、吉林市)已经有了雏形;滨洲-滨绥经济轴带也处于发展之中。

空间极化是新时期区域经济变化的重要特征。本文对于东北三省的区域经济结构变化态势进行的是学术性的分析和讨论,但也可以作为有关区域发展调控和投资决策的参考。本文展示的空间极化态势,可能和行政资源的巨大差别、新经济因素的空间差异、城市扩张动力的区别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都有待未来采用因子分析等方法进行深入的机制研究。同时本文还注意到,2000年以后东北区域经济极化的态势变得更为复杂,因而未来将如何演变、振兴东北战略将对空间结构变化产生怎样的影响,还需要持续的观察和研究。

收稿日期:2007-07-18;修订日期:2007-12-14

标签:;  ;  ;  ;  ;  ;  ;  ;  ;  ;  

东北三省区域经济两极分化的新格局_城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