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
一、 巧选问点——让提问具有针对性
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前,必须找准问点,并以此为基准才能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
(一) 基于学生兴趣,巧设提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兴趣,以此设计课堂提问,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以,以兴趣为出发点进行设问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借此能让学生自主地展开文本对话,感受学习的乐趣。例如,当学完课文《曹刿论战》后,笔者就设计了这样的提问:
“你觉得鲁庄公是不是一位昏君呢?请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说说看。”
生1:我觉得是,因为他很迷信,祈求神灵保佑战争的胜利,这是非常荒谬的。
生2:我也这样认为,因为他不讲究兵法,一心只想赶紧取得胜利,很可能会导致战败。
生3:我觉得鲁庄公确实是一位昏君,因为他完全不知道因何而胜,根本不懂得如何打仗。
正当笔者准备对以上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时,一位学生表达了不同的见解:我认为鲁庄公不是昏君,他是一位很贤德的君主,尽管他不善用兵,却善用贤能,正是因为他让曹刿指挥战争,才赢得了这场仗,这说明他是一位英明的君主。
这时,笔者抓住时机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问题:“你刚分析得很有道理,鲁庄公确实与其他昏君不同。那现在请大家想一想,倘若鲁庄公独断专行,鲁国还能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吗?”
在以上案例中,教师利用学生的兴趣进行设问,能轻松地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这就说明对于课堂问题的设计,需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以赋予语文课堂更多的活力和激情。
(二) 基于学生认知,巧设提问
笔者认为,教师应掌握学生的已有知识情况和心理特征,以设计出有效的提问。最佳的提问应该是一系列层次分明、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逐层回答,从而以不断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维的方向,最终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对于课文《沁园春·雪》的教学,某教师就通过如下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展开:①对于诗中提到的英雄人物,毛泽东是如何评价的?②这首诗提到了哪几位英雄?有什么共同点?③诗中“惜秦皇汉武”一句,为什么要用“惜”字?可以看出,这三个问题逐层递进,都是围绕诗歌主题设计的,学生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思考,就逐渐深入到诗歌的主旨之中,实现了对诗歌的有效理解。
二、 创新方式——让课堂提问具有引领性
(一) 创新提问角度
一般而言,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都会紧扣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于是教师的思维就局限在了课文所限定的范围内。为了突破这一局限性,教师就应创新设问的角度,使学生的思维也随之放飞,从而对教师的提问产生独到的见解,并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
例如,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这样写道:“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学生读来往往有些摸不着头脑,对此,教师就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来让学生受到启发:“这两个词用在这儿有矛盾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描述呢?”“这样描述的意义何在?”这一连串的问题就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也具有积极意义。
(二) 创新提问内容
对于初中语文的部分课文内容,表面上看似平淡无奇,缺乏内涵,实质上作者却在其中赋予了深刻的寓意。对此类语段,教师应该深入理解,挖掘其隐藏的深意,从而在此语段的理解上为学生设问。例如,在《背影》中,朱自清先生以“背影”为主线贯穿全文,教师在备课时,就应对每次“背影”的出现进行深入分析,弄清作者以“背影”为题的深刻含义,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够较为容易地感受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深意,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 把握时机,让课堂提问具有时效性
在语文课堂上,要在适当的时机提出问题,这个时机一般是指学生的思维转折点或者教学的关键点等,也可以针对词语矛盾和规律的探究等设问。简言之,就是要按照教学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兴趣关注和产生疑惑之处适时提出问题,从而保证所设计的提问发挥应有的作用。不仅如此,在每个问题提出之后,还应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以利于他们独立解决问题,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提问就是艺术与科学的综合体。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在原则的指导下对提问的各个方面进行总结、反思与创新。对于语文课堂而言,问题的好坏决定了教学的成功与否,教师只要在满足新课改的要求下,不断地总结经验和实践教训,就一定能设计出有效的课堂提问,为提升语文教学效率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張金梅.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2(15):77.
[2]左志函.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J].未来英才,2016(8):102.
[3]何春霞.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都市家教月刊,2014(9):72-73.
[4]温小年.浅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5(27):11.
论文作者:陈文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文论文; 设问论文; 课堂论文; 昏君论文; 语文课堂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