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规模与分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规模论文,中国民营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民营企业是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已达70%以上。随着我国逐步确立民营经济合法地位和放宽民营经济生存领域,我国民营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创新力不断提高、企业制度逐步完善。而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为其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资本、竞争力和制度基础。自从我国政府确立“走出去”战略以来,在国有企业海外并购绩效并不理想的情况下,日益壮大起来的民营企业却已成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一支迅速崛起的生力军。近年来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案例分析,在并购动因、并购风险方面也有相关研究,对于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地区分布研究较多,而对于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之一的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规模、并购行业分布、并购目标区域分布、并购企业来源地区分布及其变化趋势的归纳与分析较少。本文分析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规模及变化趋势,研究我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行业分布、并购目标区域分布、并购企业来源地区分布及其变化趋势与特征,以期对我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规模与分布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并提出有益的建议。
一、我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规模
(一)民营企业跨国并购规模逐年增大,增速高于国有企业
从西方发达国家现状看,并购投资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1998年外国投资者以并购美国企业的方式进行投资的占外国投资支出的90%,而在1993年至1997年期间,该比例也高达82%-87%。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并购投资所占比例是呈不断提高态势的。2003年我国跨国并购金额占对外投资金额的比例高达91.5%。在2008年全球跨国并购额比上年下降34.7%的颓势背景下,中国的非金融行业跨国并购却比上年增加了25.4%。进入2009年后,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交易表现不仅好于同期全球跨国并购交易,而且于前三季度出现逆市急升状况,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在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金额中,民营企业所占比例还不能与国企相提并论,如图1所示,但所占比例逐步提高。2003—2007年,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额比例平均在20%左右,但2007年升至24%,2010年升至33.8%。
图1 2003-2007年中国国有及民间投资主体FDI流量及民间投资所占比率
资料来源:转引自霍跃:《中国民间投资国际拓展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将有关数据进行计算后,具体如表2所示。
从并购规模年增长速度看,国有企业对外投资平均增速为63.6%,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平均增速为65.95%,高于国企速度。2010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十大交易中,民营企业已位列其中。
从各省区情况看,据2006年全国工商联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的数据显示,在一些沿海地区,民营企业已成为“走出去”的主体,浙江、福建、江苏、山东的民营企业对外投资额分别占各省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97%、70%、65%和53%。
《2008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在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者中,中央企业及单位仅占5.6%,各省市的投资者占了94.4%。其中,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福建、上海、黑龙江六省一市的境内投资者数量占总数的70.2%;浙江省的境内投资者数量最多,占22%。2007年,浙江省对外投资总额16.4亿美元,其中民营经济投资额9.12亿美元,占中方投资额的70%。
民营企业跨国并购中,既有华为、吉利汽车、顺德日新、TCL、联想集团等大型民营企业,也有大批中小民营企业。如温州几家民营企业欲联手收购法国皮尔卡丹商标权,福建、温州、广东等地区的大批中小民营企业广泛涉足海外批发零售、服装、制造、餐饮等行业的并购,使得民营企业并购规模呈现立体态势,并购规模从几十万美元到数十亿美元不等,总体呈逐年扩大之势,但与国企及发达国家平均金额水平仍相差很大。
(二)民营企业跨国并购数量超过国企水平
就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体数量而言,根据历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尽管国有企业的投资金额仍远远高于其他投资主体,但其他投资主体发展迅速。2006-2010年对外直接投资中不同企业主体数占总数比例情况,如表3所示。
从跨国并购数量看,民营企业占绝对优势。中国企业海外收购交易双方的所有制分布,如表4所示。可见,民营企业在收购意向数量、完成交易数量方面均超过国有企业。
另据200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截至2003年,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额334亿美元。其中,中央管理的企业拥有九成以上的投资,私有企业崭露头角。但按企业数量比例衡量,则非国有企业占多数。据《2010年中国企业并购报告:2009-2010》统计,就跨国并购企业数量而言,民营企业占绝对优势。
从各省情况看,各省区的对外直接投资金额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6成以上,而浙江省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金额占全省90%以上。另据浙江外经贸厅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6月底,浙江全省经政府部门核准的境外企业和机构累计达2809家,其中1910家为民营企业,占总数68%。江苏省2002-2007年批准的境外投资企业中,民营企业占65%以上。山东省境外投资民营企业占全省数量半数以上。
综上,民营企业跨国并购无论从金额、数量方面,都呈上升态势,并且在数量上已超过国有企业。
二、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分布
(一)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行业分布
民营企业跨国并购行业集中于制造、服务等传统产业。
我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产业分布存在如下特征:偏重初级产品、消费品、劳动密集、国内连锁效应弱的产业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生产资料行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投资、对国内连锁正向效应强的产业投资偏少。即使在上海与浙江等企业跨国经营历史较长的地区,仍偏重于对成本低、见效快的行业进行投资。
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根据2009年宁波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网站公布的信息,宁波市境外投资的产业近年来由纺织服装、工艺礼品、文具玩具为主逐步拓展到五金机械、电线电缆、家用电器、汽车配件等产业为主,在现有的境外投资企业和机构中,机电汽配等产品的企业占40%以上。根据近年对浙江民营企业海外投资行业取向的调查,许多企业主把服务业看做重点领域,其中选择商业饮食业的为56%。
我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行业选择与国有企业有所不同。从并购交易个数看,2010年,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数量最大的行业依然是能源行业,其次为房地产、机械制造、生物技术医疗健康等,具体如图2所示。
可见,我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行业选择为传统的、特色的产业或低成本的低端制造业,而国有企业跨国并购则以资源型或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要选择。这与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经济与技术实力的差距有关。
图2 2011年中国并购市场交易数量行业分布(按被并购方,按并购案例数,个)
资料来源:清科研究中心:《2011年度中国并购市场研究报告》,2012-01-10,http://wenku.baidu.com/view/ le5ee81b650e52ea55189826.html.
(二)民营企业并购的投资区域分布
表5为2008-2009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投资区域分布。可见,我国民营企业并购的目标区域比较集中,尤以亚洲、北美为主,占总数的60%以上。
由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际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达3172.1亿美元,位居全球第17位,其中亚洲和拉丁美洲是存量最为集中的地区,占总存量的85.7%。我国民营企业的对外并购投资区域选择,与我国企业总体的对外直接投资区域总体是吻合的,但又有自身的背景特点。
我国从事跨国并购的民营企业主要来源于我国东部地区,浙江省是其代表。浙江省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的国家和地区与浙江省籍华侨及祖籍浙江省的华人在世界各地的分布有关。浙江省有100万华侨华人,主要分布在香港、北美、欧洲、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而浙江省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的99%是在这些地区。宁波市2007年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项目有73个,其最集中的区域为美国,约有150个企业和机构,生产型企业主要集中在柬埔寨、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地区。至2006年年末,我国民间直接投资涉及90多个国家和地区,重点集中在中国香港、澳门及美国、俄罗斯、越南、泰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从2007年开始,新增的民间投资流量以较快的增速流向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非洲,而流向拉丁美洲的投资目的地主要为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巴西、秘鲁等,其中流向前二者的多属于避税目的的投资。总体来说,中国民间投资一方面朝着更为成熟的发达国家市场进军;另一方面朝着更具潜力的非洲市场挺进。
(三)民间投资主体所属省区分布①
中国民营跨国并购企业主要来源于东部、南部沿海地区。表6为2010年地方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前10位的省市区,浙江省居首位。
东部地区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地区,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比例。但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逐年增长,而西部地区的增速呈上升态势,增长速度超过东部。图3为2005-2010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比例及变化趋势图。
图3 2005-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分布
数据来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10年)。
2010年国内西部、中部及其他地区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分布情况具体如表7所示。
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来源区域,以投资额计,2011年广东省居榜首,其后依次为浙江、上海、福建、山东等地区,具体如表8所示。
三、结论与建议
我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规模与国有企业相比差距仍很大,但呈现增长趋势,而且跨国并购在数量上已超过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跨国并购在分布上呈现出一系列特征:在行业上,并购集中于制造业和传统产业,产业相对低端化;在目标企业所属区域方面,集中于亚洲和北美洲地区;在并购企业所属省区方面,跨国并购的民营企业主要来源于广东、浙江、福建、山东等东部沿海地区,地方经济发展程度对当地民营企业跨国并购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就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产业分布而言,我国跨国民间投资集中于传统产业,这种状况既具有符合我国国情的内在优势,同时也与发达国家国际投资的主体产业相悖,存在相应的问题。
从优势来看,一方面,一些民营企业跨国并购投资的产业是具有本国特色的传统产业。这些产业包含着民营企业多年经营形成的民族品牌以及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这应该是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中起“支撑”作用的产业,如海尔、创维、娃哈哈、雅戈尔等企业,依托家电、五金、纺织、服装等行业开拓国际市场,进行跨国经营,取得了相应的成绩。这类企业在“走出去”的民营企业中占很大比重,应该予以鼓励。另一方面,根据小规模技术理论,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也具有比较优势:第一,它们拥有为小市场需要提供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如温州的打火机等;第二,它们的民族产品在海外生产具有特色优势,如民族、地方特色的餐饮、食品加工、纽扣、烟花、刺绣等传统工艺。这类产品的跨国经营虽然对国家全局影响不大,但对地方经济发展却有深刻的影响。
从问题看,中国民营企业在国际化经营的行业选择受到“低端”效应的影响。以国内汽车企业为例,国内整车出口地区一般为汽车工业较为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华展、奇瑞、长城、一汽、上汽、吉利等企业分别在东欧、中东、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地建厂,竞争优势仍为低价的经济车型,甚至许多国内厂家在国外市场还展开同质化的激烈竞争。我国轿车出口单价曾经一度跌至7 039美元。低廉的价格,低档的车型,虽然短时间内可能赢得一些市场份额,但长远来看,“低端”在任何国家都不会是主流消费者的选择。中国汽车“低端”的特性如今在海外市场被广泛认识,即使以后我们具备了生产中高端车型的实力,但固有的品牌印象会成为发展的阻力。
但从个别案例看,我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涉及的行业已包括部分高新技术、高端制造行业,如通讯研发、高端汽车制造、软件开发、收购研发部门等,如联想、TCL的跨国并购。事实上,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的一些民营企业已开始到发达国家设立研发型企业。以上海复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1991年2月该公司与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AIDO)合资成立了上海中和软件有限公司,同时在东京成立研发公司——中和软件株式会社东京支社。1994年3月复华实业全额投资成立美国环球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致力于开发与生产UPS产品并将先进的技术转移到国内。又如广东美的集团收购日本三洋电器公司的微波炉业务,并将这部分业务的相关工作人员和设备转移到了公司的中国生产基地;上海电气将日本著名的印刷机械厂Akl yamaInternatinal Co.收购并掌控其全部的彩色打印设备与技术;广东华为科技在印度的班加罗尔市建立了研发中心,并雇用了当地1 500名员工,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才资源。
总体而言,我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行业仍集中于传统行业,但个别案例也说明了我国部分从事高新产业的民营企业也逐步具有了走向国际竞争舞台的机会与能力。部分传统产业具有某种不可替代性,这部分传统产业的跨国经营是应该鼓励并继续的;而高新产业、高端制造业企业,应努力提升自身实力,勇于创新,培育特色,才能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因而,我国民营企业在传统产业与高新产业的跨国并购,应是并行不悖的。
就目标企业所属国家和区域而言,我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区域选择具有华人华侨的地缘性特点。此外,民营企业在香港地区的并购行为与避税动机具有一定关联性,在越南、柬埔寨等地区的并购行为与成本及资源动机具有关联性。目前,民营企业跨国并购有向非洲、东亚的朝鲜等国家和地区发展的趋势,对该类投资环境尚未完善的区域,政府应加强对该投资的指导与权益保障。
就并购企业所属区域而言,进行跨国并购的民营企业主要来自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近年来,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包括跨国并购的行为逐渐增多,其投资增幅已超过东部地区。国家应加强对这一地区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指导与咨询服务,实现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均衡发展。
注释:
①由于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来源区域数据查找存在困难,而民间投资占对外直接投资比例较大,本文在此,以对外直接投资数相关数据估计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来源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