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干预对于危重患者压疮的预防作用论文_何萍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国际医院神经内科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体位对患者压疮的影响,探究体位干预在危重患者压疮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危重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30°左右半卧位交替,对照组患者4小时交替一次,研究组患者2小时交替一次,观察两组患者压疮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为15.56%,研究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为2.22%,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位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为重患者压疮的发生率,2小时交替一次比4小时交替一次效果更佳。

关键词:体位干预;压疮;危重患者

前言

压疮也称为压力性溃疡,是指患者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1]。一般压疮容易发生在患者骨隆突处,如坐骨结节、骶尾部、足根部、股骨大转子等。压疮高发于病情危重、卧床、营养不良的患者,因此,在对于住院的危重患者进行护理时,我们常常给予这些患者一定的体位干预,从而降低患者产生压疮的概率[2]。本研究特以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分别采用间隔2小时与间隔4小时的30°左右半卧位交替体位护理干预,分析两种干预方式对压疮的预防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危重患者9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22例;患者年龄最小为38岁,最大为67岁,平均为(52.46±2.84)岁;截瘫患者31例,非截瘫患者14例。研究组中,男17例,女18例;患者年龄最小为39岁,最大为68岁,平均为(53.85±2.46)岁;截瘫患者22例,非截瘫患者23例。两组患者资料无显著差异,数据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干预方式

两组患者在均实施体位护理干预,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为患者定时翻身,以避免患者皮肤长期受到压迫导致缺血、缺氧以及营养不良等,具体为:

(1)心理护理:危重患者由于长期躺卧在床上,很容易出现消极的心理,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疏导患者情绪,让患者保持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同时,积极乐观的心理有助于增强机体的耐受性。

(2)运动护理:护理人员指导陪护家属,每天适当适量的为患者行偏瘫肢体的床上被动或主动活动,有助于患者血脉流通,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同时,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可为患者进行局部按摩等,促进患者全身血液循环流通,降低压疮发生的概率。

(3)饮食护理:偏瘫以及其他危重患者消化功能及排便功能都会大幅度下降,因此患者的食物应以流质为主,以免食物在患者体内挤压,对患者胃部造成较大的压力,导致消化不良。食物和水最好通过胃管注入患者胃内,同时,应服用相关药物促进患者排便。

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应辅助家属帮助患者进行翻身,让患者取30°左右半卧位,对照组患者4小时交替一次,研究组患者2小时交替一次。翻完身后,应观察患者的手臂、脚等部分有没有被身体压在身下,并用松软适宜的枕头垫于患者背部及腰部。

1.3护理效果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压疮,并对其发生率进行统计。发生率=发生压疮患者总例数/本组患者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过程中所有数据全部采用 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进行检验;若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压疮出现的例数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均较低,但与对照组患者(15.56%)相比,研究组压疮发生率(2.22%)明显更低,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n/%)

3.讨论

压疮与患者长期保持某一躺卧姿势有关,常见于医院中危重患者,如老年卧床、病情危重以及营养不良的患者,由于他们长期卧床,并且大多没有自行翻身的能力,长此以往,就很容易出现压疮[3]。压疮对于患者的危害极大,因此我们应当致力于压疮的预防。体位干预是预防危重患者发生压疮最有效的方法,该种方式针对压疮的致病因素对患者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除了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运动护理以及饮食护理之外,还定期为患者翻身,让患者取30°左右半卧位交替,以避免患者局部皮肤长期被压迫而导致压疮的产生[4]。同时,翻身的频率也很关键,频率太高会让过度消耗患者体力,而频率太低又达不到效果。因此,选择一个适中的平衡点尤为重要。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进行体位干预,对照组采用的交替频率为4小时一次,研究组采用的交替频率为2小时一次,两组压疮发生率均较低,但研究组效果压疮发生率明显较低,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体位护理干预对为重患者压疮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2小时变换一次体位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华红霞,任国琴,卢回芬,李晓平,孙清.肿瘤住院患者205例压疮患病率的影响因素分析[J].贵州医药,2016,40(09):1002-1003.

[2]蒋琪霞,刘娟,刘玉秀.两种不同角度的半卧位在预防机械通气患者误吸和压疮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08):927-932.

[3]曹燕.心脏手术中皮肤压疮的预防及护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0):285-286.

[4]赵俊芳.微波照射联合京万红软膏治疗晚期肿瘤压疮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06):864-866.

论文作者:何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0

标签:;  ;  ;  ;  ;  ;  ;  ;  

体位干预对于危重患者压疮的预防作用论文_何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