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踝关节是人体下肢的三大关节之一,其稳定性和灵活性是人体完成站立、行走、下蹲、跑跳等动作的基本保障,也是本体感觉与平衡功能的综合反映。同时,踝关节又是体育运动中最易受损伤的关节。如踝关节损伤未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受损伤的本体感觉系统会加重踝关节的不稳定状态,导致再次损伤的发生几率上升,甚或引起其他关节损伤,出现不良连锁反应。
关键词:踝关节;运动损伤;本体感觉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4-0131-01
因踝关节外侧韧带不如内侧的三角韧带坚强,外踝比内踝低1.2cm,因此绝大部分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中损伤的是外侧韧带,踝关节跖屈时内翻是损伤时的典型姿势。由于踝关节本体感觉对运动功能及其损伤康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目前对其研究又比较欠缺,本文旨在总结国内外对踝关节与平衡功能、本体感觉关系的各项研究,为应用本体感觉训练对踝关节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治疗提供参考。
1.踝关节概述
踝关节由踝穴(胫骨下端关节面与内、外踝构成)、距骨及其周围的韧带组成,其关节囊前后较薄,两侧较厚,并有韧带加强。胫侧副韧带为一强韧的三角形韧带,又名三角韧带,位于关节内侧,起自内踝,呈扇形向下止于距、跟、舟三骨,主要限制足的背屈,前部纤维则限制足的跖屈。腓侧副韧带位于关节的外侧,由前往后排列有距腓前、跟腓、距腓后三条独立的韧带连结于外踝与距、跟骨之间。距腓后韧带可防止小腿骨向前脱位。
踝关节是人体运动的重要枢纽及承重关节。在日常生活中,踝关节直接参与站立、跨步、跳跃等动作,并吸收来自地面的冲击,起到保护关节的作用。在体育运动中,许多项目都离不开踝关节的参与,其状态直接决定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运动员踝关节的力量与控制能力与其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完成跳跃、变向、疾跑急停等技术动作时的稳定性、准确性、关节的易损伤性和运动成绩密切相关。
2.本体感觉与踝关节损伤
所谓本体感觉是指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在不同状态(运动或静止)时产生的感觉,又称深感觉,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①关节静态位置的感知能力;②关节运动的感知能力(关节运动或加速度的感知);③反射和肌张力调节回路的传出活动能力。前者反映本体感觉的传入活动能力,后者反映传出活动能力。
早在100多年前临床学家和研究者就发现了机械感受器(后称本体感受器)在关节功能中的潜在作用。这些机械感受器是由关节内的力学感受器以及神经纤维组成,广泛分布于关节囊、韧带、肌腱中。在组织学研究中,Freeman和Wyke[1]两人将机械感受器按形态学分为4型:鲁菲尼小体、环层小体、高尔基腱器官和形态学未分类的游离神经末梢。四种机械感受器大部分分布在韧带末端与骨连接的部分,向中枢传递关节角度、机械张力、加减速度等信息[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本体感觉信息和视觉、前庭觉一起经中枢,通过反馈作用调节肌肉的兴奋,进而参与到关节动态稳定性控制当中。
人体踝关节有丰富的本体感受器,在维持平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Takebayashi[3]通过动物实验在家兔踝关节外侧副韧带中发现了丰富的本体感受器,其中93%的本体感受器位于韧带的远、近端。
综上,踝关节损伤可导致本体感觉障碍,影响踝关节的稳定性、灵活性与控制能力,又进一步增加了踝关节损伤的易感性。同时,对踝关节本体感觉的评估可有效的预测踝关节损伤风险,为赛季前预测运动员踝关节扭伤提供了参考,并可指导运动员有针对性的进行踝关节稳定性及控制能力训练,以有效降低踝关节损伤的发生。踝关节损伤与本体感觉障碍之间,显示出互为因果的关系。即踝关节本体感觉障碍是导致其损伤的诱因,而踝关节损伤又可以进一步加重其本体感觉障碍,进而引起踝关节继发损伤。
3.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预防踝关节损伤的相关研究
作为防治急性踝关节扭伤和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措施,平衡训练在国外的应用非常普遍。1965年Free-man等人建立了本体感觉训练可减少踝关节韧带损伤理论假说,之后的许多研究支持这一理论,并认为本体感觉训练是通过同时改善局部和中枢的运动觉感受器功能而发挥效应。
Patric k等针对本体感觉训练的临床有效性做了一项系统回顾。他们以踝关节扭伤、踝关节不稳定、平衡功能、慢性踝关节不稳定、功能性踝关节不稳定、姿势控制、姿势摇摆为检索词,检索了Pub Med 和 CINAHL 1966年至 2006 年间的146篇相关文献,筛选其中有关本体感觉训练减少踝关节损伤的文章并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预防性本体感觉训练可有效减少习惯性的踝关节扭伤,在急性踝关节扭伤恢复期进行6周持续性本体感觉训练可在一年内有效降低踝关节再损伤的发生率。
4.本体感觉训练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定的防治研究
运动损伤或外科手术后遗有的踝关节功能性不稳定,为当前运动医学治疗和康复的难点。过去对这一问题常倾向于进行解剖结构的重建。近年来,关节不稳的本体感觉缺失和重建成为运动医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踝关节扭伤会造成踝关节的肿胀、炎症,间接造成韧带松驰,腓骨肌群肌力减退和本体感受器损伤,从而导致踝关节功能性不稳定[4]。踝关节功能性不稳定会进一步增加身体摇摆的程度,延缓肌肉的反应时间,使身体的平衡能力降低,这是由于本体感受器损伤,使感觉输入的反馈保护机制丧失作用所致。
参考文献:
[1]潘贵超,温建民,潘贵春,等.踝关节跖屈、背屈运动的研究.中国骨伤,2007,20(2):82-84.
[2]王春阳,宋君毅,吕秋壮.篮球运动员踝关节柔韧性、本体感觉与踝关节损伤的预期性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3):21-22.
[3]邱卓钢.本体感觉与软组织损伤的康复.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5):295-296.
[4]占飞,陈世益.功能性关节不稳与本体感觉重建.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0,19(1):65-68.
论文作者:梁珊珊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4月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踝关节论文; 本体论文; 损伤论文; 感觉论文; 韧带论文; 关节论文; 感受器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4月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