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供氧方式的优缺点对比及经济效益分析论文_于泳1,刘连杰1,王煜晓1,耿国忠2

两种供氧方式的优缺点对比及经济效益分析论文_于泳1,刘连杰1,王煜晓1,耿国忠2

1.威海市立医院 264200;2.威海威高海盛医用设备有限公司 264200

医用供氧系统是医疗单位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供氧方式大概可分为三种,即:汇流排、液氧储槽(LOX)和医用分子筛制氧机(PSA)。至于选用哪种方式,主要由医院的规模、设备的投入、维修成本及使用的安全、方便性来决定,从目前情况看,小型医疗单位多采用瓶装医用氧汇流排方式,大中型医院则采用液氧储槽(LOX)和医用分子筛制氧机(PSA)来进行供氧。

我院由于住院病人的逐年增加,对氧气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原来的供氧系统已远远满足不了现有临床的需求,因此需对原有供氧系统进行改造,为此从气体质量、利用率,设备安全性运行及维护成本等几个方面对医用分子筛制氧机(PSA)及液氧储槽(LOX)进行分析论证,为对原有供氧系统的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一、液氧储槽与医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及其主要特点。

液氧储槽(LOX)供氧系统由低温液体储槽、汽化器、安全阀、压力表、减压器、管道、阀门组成。

其供氧方式是:液氧从液氧储槽流出后经汽化器汽化,再经减压阀调压然后通过供氧管道输送到高压氧科、手术室、ICU等各医疗单元使用(1)。

其主要特点:①虽然低压供氧安全可靠,但由于液氧是超低温助燃液体,一旦泄漏后果严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因而储罐站应设置防火围堰,围堰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围堰最大液氧储罐的容积,且高度不应低于0.9m。其地面应为不燃材料(2)。②储存运输简便③几乎不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维护,工作量极少,省时省力便于管理④压力稳定,供氧能力强⑤氧气纯度高(符合药典标准≧99.5℅)⑥急救吸氧及时、方便,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明显。

医用分子筛制氧机(PSA)制氧系统主要由空气压缩机、冷冻干燥机、制氧机、贮气罐、过滤器、调压器等组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制氧方式是:空气由压缩机加压后,经过空气预处理装置将油、尘埃等固体杂质及水蒸汽去除,并冷却至常温,处理后的压缩空气由进气阀进入装有分子筛的吸附塔,吸附掉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等,流出的气体为高纯度的氧气(1)。

其主要特点:①全套设备低压运行(0.25-0.3MP),最高使用压力的氧气储罐不过0.9MP,因此无安全方面的特殊要求②氧源流量可随用随制,开机就能出氧③对成本及维护的要求较高,需要熟练地把握设备的性能和原理的专门技术人员进行维护,日常维修工作量大,工作人员的责任大,维修成本高.④运行噪音较大⑤以电为动力因此需确保电力供应⑥由于受生产技术、工艺方式、技术人员的操作方式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产出的氧气在质量上有一定的差别。⑦其生产场地应为独立单层建筑物,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建筑围护结构上的门窗应向外开启,并不得采用木质、塑钢等可燃性材料制作(2)。

二、经济效益

我院自使用医用液态氧进行供氧以来,在氧气质量和供氧压力上都能很好的满足临床需求,而且节约大量资金。

由于液氧的前期设备由厂家免费提供,因此,没有成本。经过长时间的统计,每天平均用液气为1.368吨,按每吨1450.00元计算,每年费用大约为72.40万元。原来使用医用分子筛制氧机(PSA)每年电费大约70.00万元,加上维护保养费每年至少85.00万元,如果出现大的维修费用还会增加,并且前期还需投入大量的资金采购设备。

因此液态氧不仅提高氧气浓度,同时还能节省大量资金,从而降低使用成本,减少患者负担。

三、讨论

制氧机的制氧纯度受生产技术、工艺、方式、技术人员的操作方法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周边环境差、粉尘多、不仅会影响制氧纯度,也影响分子筛的使用寿命。分子筛的使用寿命大概为10年,更换费用昂贵。偏远地区的空气质量好,交通不便利,因此制氧机供氧适宜偏远地区大中型医院使用。液态氧供氧系统初始安装费用较低,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中运行,供养站干净卫生,医院几乎无维修费用,无噪声、无停气现象发生,省心、省力。但由于液氧属于垄断行业,虽然目前液氧价格低廉,但易受厂家制约。另外,使用单位需加强液氧罐区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严格监督检查,消除安全隐患,杜绝事故,真正将“零泄漏、零火灾、零爆炸、零事故和零死亡”的目标落到实处,确保医院用氧安全。

参考文献:

[1]徐旭. 液氧储槽供氧系统与医用制氧机技术的比较分析 【J】. 中国医疗设备 2013,28(01):119-12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医疗气体工程技术规范. 中国计划出版社,2012.19-20.

论文作者:于泳1,刘连杰1,王煜晓1,耿国忠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6

标签:;  ;  ;  ;  ;  ;  ;  ;  

两种供氧方式的优缺点对比及经济效益分析论文_于泳1,刘连杰1,王煜晓1,耿国忠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