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甘肃 金昌 7370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从而提高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78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其急诊护理措施的方法、过程以及重要性。结果:通过一些列正确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措施,这78例严重创伤行休克患者中有75例抢救成功,3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抢救过程中,做到分工明确,密切配合、迅速高效以及及时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是提高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存活率的关键。
【关键词】严重创伤性休克;急诊护理;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0-0314-02
创伤性休克是由于机体遭受暴力作用后,发生了重要脏器损伤、严重出血等情况,使患者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微循环灌注不足;以及创伤后的剧烈疼痛、恐惧等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机体代偿失调的综合征,因此创伤性休克较之单纯的失血性休克的病因、病理要更加复杂。故在急诊急救过程有效的抢救措施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其中重要的作用,所以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相对较高[1]。本次研究便是以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3月收治的78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的,现将取得的详细结果呈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3月收治的78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15~67岁,平均年龄(35.8±3.7)岁。受伤原因:车祸伤31例,跌落伤27例,锐器伤19例,其他伤1例。75例抢救成功,3例抢救失败。
1.2 急诊护理方法
1.2.1专人护理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大多病情严重,故须安排专人进行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应保持患者于休克体位,下肢抬高15°~20°、头部和躯干抬高约20°~30°,可以防止患者的膈肌和腹脏器官向上移动影响患者的心肺功能,还可以增加患者的回心血量和改善患者的脑血流,对医护人员的下一步抢救和治疗都有很大帮助。
1.2.2呼吸道管理 对于创伤性休克患者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的畅通,并及时找出患者受伤和呼吸道阻塞的原因,及时清除掉患者口鼻呼吸道的阻塞物,可以保持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的卧位体位,来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同时给予患者氧疗和机械控制呼吸,氧浓度为40%~50%,流量为4~6L/min。若是患者的呼吸严重受限,可采取气管插管或者人工呼吸的方法辅助治疗[2]。
1.2.3迅速扩充血容量 建立静脉通道或者中心静脉插管来实现迅速扩充血流量。在抢救过程中为尽快恢复患者的有效循环血量,应立即对患者进行大量快速输血、输液的抢救。需建立2~3条静脉通道,还需对患者的中心静脉压(CVP)进行监控,防止患者出现急性肺水肿。此外抢救过程中,还需注意输液部位的选择,应选择距离受伤部位较远的大动脉。通过着一些列措施能有效恢复患者的循环血量,从而保证患者的组织细胞的需求和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4药物治疗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由于机体的组织缺氧、缺血使得机体的酸代谢产物不断的蓄积,如丙酮酸和乳酸的蓄积,会使患者发生酸中毒,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患者适宜的碳酸氢钠等碱性物质进行酸纠正。此外,在给予患者补充血量和纠正酸中毒后给予患者适量的血管活性药来提升患者的血压。
1.2.5病情观察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由于病情复杂变化快,若要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就需加强对患者的巡视和病情的观察,从而得到患者有效的各项生命体征和重点项目的监控数据,为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从而制定出有效的治疗方案。在患者病情的检测中,需密切注意患者的呼吸、血压、脉搏以及体温的变化并做好相关记录,如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上级医生,以便给出及时有效的处理。对于患者自觉的不适感也应积极重视,并分析是否因为操作或者护理方式不当引起的。总之,在护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循规章制度,以认真、仔细的态度对患者病情进行检测和判断,如有异常,进行及时修正或者抢救,以免出现误诊或者延误患者的病情。
1.2.6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护人员素质的提高,现代护理已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对患者的身体和疾病的护理了,更加侧重于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患者及其家属由于疾病、经济以及社会等压力往往容易产生不利于治疗的负面情绪。此时就需要我们医护工作者在进行认真、高效、有序的护理工作的同时,还能及时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并及时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和护理,取得患者一家的理解与配合,增加对患者的信任度和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发生护患矛盾从而导致错过最佳抢救时机。必要时还可向患者家属说明治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情况以及预料结果,让患者家属有充分的心里准备和接受能力,以防止患者因手术结果不满意而产生过激行为[4]。
1.2.7术前准备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大多伴随有骨折、身体多处损伤以及脏器劈裂等现象,需要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手术止血和创伤清理,故必要的术前准备就显得十分重要。如应在术前准备好配血、药物试验等相关准备,准备好之后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手术。晚上的术前准备工作能有效降低术中出现突发情况的慌乱感,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展开。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一些列正确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措施,这78例严重创伤行休克患者中有75例抢救成功,3例抢救无效死亡。
3.讨论
创伤性休克是优于患者的机体受到外部的致病因素的侵袭而导致的人体组织结构被连续性的破坏。而患者发生休克后,机体随之发生体液因子失调和急性微循环障碍,从而引起有效的循环血量迅速不足,从而导致患者体内各个重要的生命器官以及组织出现灌注量不足,导致出现急性缺血、缺氧,威胁患者生命。所以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急救过程中需迅速处理好患者的出血伤口,同时保持畅通的静脉通道和呼吸通道,以保持患者有效的血容量,还应及时进行输液、输血,防止因脑缺氧而发生肝肾功能衰竭或者心脏骤停等危险事件,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5]。抢救过程中,做到分工明确,密切配合、迅速高效以及及时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是提高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存活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杨芳.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探讨[J].医药前沿, 2016,6(7):240-241.
[2]田媛.研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急诊护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47):317-317.
[3]田媛.研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急诊护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47):317-317.
[4]张秀香,郑玉秀.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与并发症处理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9):261-262.
[5]张瑾.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风险分析及护理安全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8):227-229.
论文作者:岳伶俐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患者论文; 创伤论文; 性休克论文; 急诊论文; 措施论文; 病情论文; 过程中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