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如何打造个人品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家论文,如何打造论文,品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传播学的认知平衡论认为,如果公众对一个企业家有好感,也会对其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有好感,反之亦然。其实,在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都有一个出色的企业家,一个企业的品牌,往往是建立在这个企业的企业家品牌之上的,他们的个人魅力,给企业带来了更为坚不可摧的品牌效应。
如今的商业市场早已经从产品功能、质量、价格竞争升级到了一个品牌竞争这样一个高级竞争阶段,伴随着一个个国内外著名企业成长的,是一个个让我们耳熟能详的企业家的“名字”:微软的比尔·盖茨、沃尔玛的山姆·沃尔顿、海尔的张瑞敏、搜狐的张朝阳、联想的柳传志等等……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承载着企业的形象,传播着企业的信息。于是,一个关于品牌的最新脉动应运而生:品牌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意味着企业的品牌、产品的品牌,更意味着企业家的“个人品牌”。我们都知道“品牌”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那么在“以人为本”的人文观念已日渐深入人心的今天,把握着企业的战略决策的诸多企业家们,是不是必须打造好个人品牌,从而使得企业朝着一个人性化、人格化的品牌特征去发展壮大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事实上,国外的很多“个人品牌”常常相当于其“企业品牌”,比如松下幸之助VS松下电器公司,维达·沙宣VS沙宣等等,这些企业使我们看到了优秀的企业家个人品牌与企业的长盛不衰之间的某种内在关联,现在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了这点,并有意识地开始包装企业领导人的形象,不过对“企业家应该如何打造个人品牌”还是一个有些类似于盲人摸象、各自为战、跟着感觉走的味道,关于这方面的品牌理论明显滞后于其社会实践。
什么是个人品牌?依笔者对中国的个人品牌现象的长期观察与分析,个人品牌是“以个人为传播载体,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情感特征,符合大众的消费心理或审美需求,能被社会广泛接受并长期认同,可转化为商业价值的一种社会注意力资源。”现代社会保持这样一条竞争铁律,那就是企业向消费者推广的越早,它的产品成为热销产品和强势品牌的几率就会比竞争对手要高。达成这样目标的有效途径就是,企业必须运用鲜明有力的方法来聚焦公众的注意力,为项目的宣传造势。只有博得公众的眼球,企业家个人品牌的打造工作才算是有了实质的效果。1997年美国学者Michael·Goldhaber在一篇题为《注意力购买者》的文章中指出:“获得注意力就是获得一种持久的财富。在信息爆炸的新经济下,这种形式的财富使你在获取任何东西时处于优先位置。因此,注意力本身就是财富。”
那么,企业家应该怎样获得正面的社会注意力,或者说,应该怎样去打造好企业家的个人品牌?必须做到以下五个必须。
个人形象,必须具有清晰的形象管理意识
个人品牌是一个人为传播载体的,企业家的个人形象,即包括他的衣着外表,也包括他的言行举止。实际上,企业家才是这个企业最重要的形象代言人,企业领导人就不仅仅只是企业的决策因素,他还会被视为风险因素。企业家的形象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形象,企业家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言谈举止、服饰礼仪、个人空间、签名,还有为人处世、社交、休闲、生活喜好等特征,无一不体现着企业的精神内涵。如果企业家或衣着欠妥、或言谈欠佳、或经常失信与人,当别人遇见这些问题的时候不一定会告知你,可这些问题就会在不经意之间是你的个人品牌形象“减分”,最终损害的是企业的形象,甚至成为导致企业失败的一个因素。因此,作为公众人物的一部分的企业家的衣着、言行、举止等最好请专门人士担任形象顾问,像西方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很多经过品牌传播设计者的精心策划与设计,综合运用整合营销等多种传播手段后,才成为了人们心目中与其企业品牌相匹配的、具有亲和力等魅力的传奇财富人物。不管企业家是这个组织的核心领导者,还是整体运作链当中的一个环节,对其形象管理都不可或缺,对个人形象与企业形象的关联性应有充分的重视,对于个人与企业组织间的组织与行为边际要有严格而清晰的界定。企业家个人品牌形象的传播,要有针对性与有效性。
个人风格,必须掌握最佳的均衡点
个人品牌,必须具有鲜明的个性与情感特征,企业家要真正的“包装”自我,并不等于说就必须采用类似于“千人一面”的西服、领带、皮鞋等装束,这种个性的丧失同样会使个人品牌受损,应该做的是在能被大众接受的“常规”下限与超越大众“常规”但又不会让大众“讨厌”的上限之间,找寻到一个最佳均衡点,这个点就是他的个人品牌风格定位。如同企业与企业之间需要进行差异化营销一样,企业家与企业家之间也要寻求个性化的风格差异,这是打造个人品牌的关键。我们看到,国外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可能各种各样的不同的类型,例如既有沃尔玛的山姆型(事无巨细,永远坐着飞机到处检察,走动管理),也有用股份吸纳人才的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又有通用汽车的“绝对无私”型(从不与下属交往,以免破坏管理时的客观性),更有日本人松下幸之助以人为本,老家长兼哲学家式的个人风格。总之各式各样,各擅其长,同理,国内有的企业家在展示自己不同与他人的兴趣、爱好、才艺、特长的时候,人们不由自主地会对企业家的其他精神层面展开必然想象,例如,万科的王石喜欢登山,人们会对其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以及坚强的意志产生敬仰;搜狐张朝阳喜欢滑雪,人们会对其懂得生活的情趣产生共鸣;某某企业家喜欢舞文弄墨,人们会为他的才学与睿智产生欣赏等等……这些个性特征都会为企业家的个人品牌增值,
此外,对家族性企业来说,家族成员的个人品牌也可以风格多元。李泽楷的果敢、率真与其父亲李嘉诚的低调、稳重风格形成鲜明对比,例如当被记者问及500万美元的投资项目半个小时就决定是否属实时,他回答说“这种传言绝对是笑话,事实是比这更短。”我们知道,稳重与果敢不一定是矛盾,小超人与其父亲的风格迥然不同,但正是这种不同,构成了李氏家族的另一种和谐以及薪火相传、欣欣向荣的多元化风格,从个人品牌的角度来看,获得的是1+1>2的品牌叠加效应。
个人网络,必须持续并可进行资源转化
企业家的个人品牌,必须符合大众的消费心理与审美需求。相对于大众需求来讲,企业家不能不超前,但是也不能太超前。当下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形的实网与无形的虚网之中,实网是已经为生产力的转化的网络资源,虚网是还没有转化但有可能转化的资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家就是这个企业最大的资源转换器,集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资金、技术、人力、管理、渠道等所有资源整合于一身,企业家需要建立完善的对内和对外的个人关系网络,才能使虚网的资源能源源不断向实网转化,而作为虚网与实网的交汇节点的企业家,如果越具有品牌价值,那么这种转化就愈加的快速和有效。企业家的网络往往也是企业战略发展的整合网络,必须网络成员保持紧密的联系,才能保证企业决策的实施和企业经营管理的高效运行。因此,企业家要在这个网络中建立个人品牌,就要多参加社交活动,融入到行业内外的群体中去,通过在行业的论坛、会议以及媒体发表观点,宣传自己的理论,向人们传播你的认识观点、创新理论、个性能力,并且从容地去捍卫它,尽一切可能让它渐渐地为人接受,从而获得人们的认知、关注、支持。
个人观点,必须鲜明独特并易于传播
企业家是主要靠语言工作的人,语言是既是思维结果的具体反应,又是沟通技巧的重要特征。无论是谈判、鼓劲还是批评,企业家都是的靠嘴吃饭的,因此企业家的个人品牌里,包含着企业家个人的一种交流或演讲的独特语言风格,甚至创造出一些独特的个人观点,让听者“过耳不忘”。许多杰出的领导人和企业家都是演讲的高手。人们之所以受到他们感染,是因为他们善于运用“小故事、大道理”的方式方法与人交流共同,让人感受到一种力量,或给予你启发、或震撼你的心灵;同时用演讲的方式来激发你的斗志,以达到团结大众之目的,这就是语言共同的魅力。卡纳基在研究美国1万多成功人士后说道: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归结于他的专业知识,还有85%归于他表达思想、领导他人及呼唤起他人热情的能力。因此,成功的企业家依旧要培养讲故事的能力,打造自己的演讲风格,用坚定的信念和饱满的热情不断地激励自己并影响他人,以此塑造作为企业家的个人品牌。
个人满意度,必须被公众认同
个人品牌的打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必须被大众广泛接受并长期认同。与我们一般讲述的企业满意度不同,公众对企业家的社会满意度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公众对你这家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的满意度,二是对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的满意度。公众的满意度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法宝,当一个企业或其企业家具有了强大的知名度等品牌效应时,我们更应该关注这个企业提供给服务或是产品的满意度几经如何?能不能长久?因为只有满意度不断递增,才是一个企业品牌或企业家品牌持续增长的关键因子,只有当满意度彻底建立起来之后,企业才能体现出它存在的价值,企业家的个人品牌形象才能被刻画得鲜明动人,烙焊在公众的心目中。一个企业如果只顾眼前利益,不为长远着想,缺乏一种耐得住寂寞的个性,一味追求量的增长而不求质的飞跃很可能就会陷入昙花一现的覆辙。
此外,作为企业家,要具有回报社会的精神和扶助公众的情操,用实际行动去帮助社会的一些弱势困难群体,使得社会更加和谐,对社会的付出最终将会换回社会对你的丰厚回报,这种汇报当然更多地以无形资产为主,它使代表着企业家无形资产的企业家个人品牌增值,同时这种无形资产又会在适当的时候以其他的方式转化为有形资产,所以企业家做善事有百利而无一害,我们看到,在中国企业家慈善榜单中频频出现的企业家们,大部分都拥有良好的个人口碑,换句话说,拥有良好的个人品牌。而某些用钱摆阔、斗富的企业家的作为,增加的是人们的仇富心理,对社会和谐安定不利,最终必将影响到自身的安全与企业的发展命运。
以上只是如何打造企业家个人品牌的几种简单路径,从长远来看,企业家要打造好个人品牌的关键,总体上应该做到:对周围的人或事物保持客观、平和的良好心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性格、品格,不断提升自己的理念,境界与魅力,使个人和企业得以持续健康的发展,获得事业和人生修炼上的双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