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潇洒 活得有意义——简评杨永明教授主编的《人生十大规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活得论文,十大论文,简评论文,有意义论文,潇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生,是古今中外哲人、文学家和自我实现者始终探索、描写和努力实践的一个永恒课题。心理学教授杨永明先生积几十年教学之经验,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独特的人生感悟,又出于教师强烈的责任感,组织十余名研究生共同撰写的《人生十大规律》, 已由青海人民出版社于1994年8月出版。这本书以独特的思路、生动的文笔, 较系统而深刻地论述了人生主要问题。不仅给青年学生以有益的指点,而且可使广大读者从中获得教益。
一、精当的概括 鲜明的观点
杨先生在该书《前言》中明确地指出:“在人生的征途上,人们必须解决四个主要的问题”。即人生真相、人生规律、人生目的、人生策略,这四个问题分别回答何在、何以、为何、如何的问题。这些既是人生所面临的普遍问题,又是本书旨在探讨的问题。由于不同的时代、阶段、个人、社会及文化条件等原因,古今中外的人们给予了各不相同的回答。但归结一下,无非是要实现两个生活目标:“第一,要活着;第二,要活得有意义,活得光彩和幸福。”为了帮助青年读者解决好人生的基本问题,全书分为十篇,分别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人际关系学等方面论述了人的生存问题、自爱与情爱问题、自我实现与社会控制问题、公平竞争与人际互换问题以及利他行为以创造美好的人生等问题,概括为人生十大规律。全书各篇对于这些规律的揭示,不仅使人对人生有透彻的理解,而且激励读者与作者一起去探索,去思考,去追求。这或许正是作者的意旨所在。
二、变换的角度 广阔的视野
一般的自我心理学,往往从个体自我这一核心概念逻辑地或历史地展开,易于将重大的人生主题局限在个体人生的单一学科的西方式思路中,而不大注意结合中国人的实际问题。一般的人生哲学,又只从哲学和几对基本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立论,将丰富复杂的人生画面抽象或消融在公式化说教性的陈述中,使人难免有大而无当之感。而这本《人生十大规律》,则紧扣人生的基本问题,灵活变换论述角度,在相关学科的交叉观照中,揭示人生的不同侧面和不同层次,在中西文化的对照融会中,启迪社会人生的真谛并落实到心理体验的深层,指点迷津,纠正谬误,故给人以充实开阔之感。例如开卷第一篇《生存律》既有哲学的玄思,又有心灵的透视,论及人的生理基础,又不忽视社会文化环境的作用。它从存在主义哲学的生与死的困惑中揭示人的存在本身的有限与矛盾,而又兼及宗教、艺术、文学等广阔的人生领域,令人豁然开朗,召唤人们在爱与智慧的力量源泉中追寻自由和幸福的最高境界。
三、深刻的启示 热情的鼓励
道德化的人生,倾向于将活生生的有机体消解在高渺的无物之境,拜金式的人生,常常将有意义的追求窒息为奴隶式狂暴式的身为物役。这其中既有中西文化的差异,也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人生十大规律》的作者则在承认物质生存条件并指出其有过度强化的危险的同时,引导人们去过一种适度的人生,与他人和社会和谐共进的人生。它基于弗洛伊德的心理说又鼓励人的自我实现;始于达尔文的进化论又强调合作与竞争互补;吸收禅宗重道德修养的内核而抛弃那种虚无的人生态度;提倡充足的物质生活更注重精神的健全和升华。例证中不乏常人趣事,使人倍感亲切,但又指出自怜自卑自恋自怨与自私的误区而提倡兼容他爱与利他的自爱。行文中时时闪现出名人名言的光辉,顿成点睛之笔,却不以作者自居,而是在人生的探讨中与读者同行,为读者咨询。充满哲理而不流于说教,旁征博引又不显得杂乱。
自然,一本好书也会有其不足之处。或许由于众多青年学子的积极参予,书中有些篇章的文笔和学识程度不齐,有些理论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和商榷。相信广大读者自会以达观的态度既不苛求作者也不苛求生活,而是在开卷有益和掩卷沉思之余,更好地掌握人生的规律,领悟人生的真谛,活得潇洒,活得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