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单一资源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城市论文,资源论文,论单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单一资源性城市就是该城市所辖地区富含某类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全市有30%以上的劳动力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从事该类资源的开采、洗选、加工和销售等经营活动的城市。城市兴衰往往与资源的可开采储量和资源的市场价格密切相关,整个城市经济高度依赖于单一资源性产品的市场走势,从而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独特的城市经济结构。云南的东川、个旧,山西的大同,辽宁的阜新,安徽的淮南、淮北都属于这类城市。这类城市大都是依矿而建,先有矿山后有城市,矿山的开采带来人口的聚集和城市的兴建,随着矿产资源枯竭又形成人口大量迁移和城市衰亡。这类城市经济结构带有特殊的复杂性,应该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一类特殊的现象给予高度关注。
本文所论述的资源指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和非金属矿采选业。
二、单一资源性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
人类在加速资本积累的过程中,首先选择了向自然资源索取财富的路子。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走过了一条资源浪费型的路子,这些国家也出现过一些地区在产业结构转换中的地区衰退。我们在建国初期实施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为加速中国的工业化,以工农价格剪刀差和资源产品和制造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为手段强制性地进行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在全国“一盘棋”思想的指导下,一些地区主要从事加工业的发展,一些地区专司资源性产品的开发,出现了一批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工矿城市。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由于以下原因,这些城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其一,资源性城市的市场经济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在计划经济时期,资源性产品同其他产品一样是采取计划调拨的形式统一组织生产和供应,产品的开采和销售是分离的。我国的改革在工业内部是从轻工业开始放松指令性计划的,轻工业由于摆脱了计划的蕃篱,长期被压抑的消费需求迸发出来,造成了对能源、原材料的强劲需求,整个80年代,资源性产品一直处于供给瓶颈。80年代末期,我国首次出现了“市场疲软”,此次的需求不足是从煤炭、石油、电力的供过于求发韧的,它使我们第一次领略了市场经济的滋味,但这次的市场需求不足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从1992年起,我国又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此后,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大步推进,大多数产业已面向市场组织生产和销售,这些产业的经营者的市场意识大大增强了,而能源、原材料工业又再度处于供给的“瓶颈”,并被列为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国家的计划控制依然很严,资源性产品仍属生产型。“九五”时期国家才放开对资源性产品的计划管理,让其自主经营,同一般加工业相比,从事资源开发企业进入市场至少要晚10年,在资源性企业仍处国家襁褓之中时,加工业企业驾驭市场的能力已大大提高了,资源性城市的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企业面向市场组织生产经营的意识和产业工人的市场经济意识薄弱,“等、靠、要”的思想仍很严重,面对持续的通货紧缩,种种不适应就暴露无遗。
其二,资源开采城市经济效益持续下降。资源性产品的开发同一般制造业产品生产的一个最大不同点在于,前者受自然条件的约束更强,开采成本总体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不可再生资源埋藏在地下,而开采顺序一般是自上而下、由近而远,由于提升、运输距离增长,为资源生产准备的巷道和井筒延深,为通风和抽水的线路增长等都会增加投资和成本,这会增加人工、生产服务性成本。如曾以拥有露天矿闻名的本钢,随着可供开采量的下降,“九五”期间仅仅为保持原有能力和产量,就需要投入12亿元人民币去“扩帮”,即便如此,矿山开采前景也只有5-7年。这样,这类城市就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抛弃资源开采,城市将会消亡;继续从事开采,又无经济效益可言。而制造业产品生产一般存在规模经济,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成本呈不断下降趋势。(两类产品生产曲线,插图)
图一:资源开采成本曲线
图一是资源开采成本曲线,资源开采初期,由于先期需要大量投入,开采成本很高,在Q0点达到最大C0,随后进入优势开采区(Q0-Q1),开采成本不断下降,在Q1点成本最低,在成熟期(Q1-Q2),生产条件比较平稳,开采成本相对稳定在一个水平。随着可供开采量日益减少,开采条件不断恶化,资源品位下降,当进入衰退期(Q2-?),开采成本持续上升,企业经济效益将会大幅下降。
制造业产品生产普遍存在规模经济,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单位产品生产成本曲线如图二中的C0,在Q0点成本最低,超过Q0点,在收益递减规律作用下,单位生产成本呈上升趋势。但随着技术进步,生产成本曲线将会不断移动,在更高的技术水平上,生产成本曲线将依次移动到C1、C2、C3……,最低成本点C0、C1、C2、C3……的包络构成了长期成本曲线C,C是产量的递减函数。显然,资源性产品开采和制造业产品生产具有明显不同的成本变动规律,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资源开采型城市和加工制造业城市间的经济效益差距越拉越大。
其三,单一资源性城市产业空间窄,经济结构脆弱。计划经济时期,财政收入统一上缴,自身没有积累,计划控制放松时,又适逢买方市场初步形成期,错过了资本原始积累这一必要过程,无力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面向市场调整经济结构的能力微薄,在市场竞争中愈来愈处于劣势,从而由市场变化引发了地区性的全面衰退。
图二:制造业产品成本曲线
资源耗竭地区衰退是一个世界性现象和课题,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一种特有空间运动规律。我国目前有390多座单一资源性城市,其中20%处于成长期,62%处于成熟期,18%处于衰退期,近期有400多座矿山要闭坑,“十五”期间需关闭国有煤矿180多个,有色金属矿约100个,核工业、非金属、其他金属也有矿山要关闭,涉及职工300多万。研究单一资源性城市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对目前处于资源枯竭地区摆脱经济衰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目前处于资源开采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地区进行经济结构的超前调整、避免陷入全面衰退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资源禀赋陷井”
长期以来指导生产力布局和产业分工的理论是比较利益学说和资源禀赋学说,但从现实情况看来,为什么资源富裕的地区一般却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而经济发达的地区又大都是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
首先,在一国地区经济发展中,由于资源禀赋理论的前提条件不满足,就使得资源优势并不等于经济优势。
资源禀赋理论是赫克歇尔在1919年、俄林在1933年研究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国际分工标准时提出的一个基本理论,是继亚当.斯密绝对成本学说、大卫.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后国际经济学中的又一块理论基石。其基本内容是,各国由于资源禀赋存在差异,各个国家分工生产使用本国最丰富的生产要素的产品,经过国际贸易,各国就能获得最大福利。资源禀赋理论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各国供给条件和市场条件不变,生产要素不能在国际间流动。生产要素不能跨国界自由流动,就不能形成经统一的世界市场价格,同一生产要素在A国价格低于B国,用同一技术从事同一商品生产,A国就拥有绝对成本优势,如果国际市场产品是按B国生产条件定价,A国就可获得超额利润,它可以灵活定价,从而把其他国家企业挤出市场,形成垄断。这属典型的由资源禀赋不同使得某些地区形成垄断势力,从而在国际市场上拥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如果我们研究国内经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为维护国内“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国家制定专门法律来禁止各种地区分割、市场分割行为,以保证生产要素在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形成大致相同的市场价格。甲地区资源既可以为本地区企业使用,也可以为乙地区企业使用,特别地,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运输成本在资源总成本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资源富裕地区的企业在使用要素投入方面并不具有明显的成本领先优势,因此也就无从以资源禀赋多寡来断定地区竞争优势大小,资源优势并不等于竞争优势,一地区是否有竞争优势关键要看它对资源的加工、转化能力,片面强调地区资源禀赋,并把资源优势视作是市场竞争优势,以此指导地区经济发展,就会落入“资源禀赋陷井”,这里笔者把其称之为“资源禀赋陷井Ⅰ。”
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很大,而东部地区恰恰是自然资源比较贫乏地区,中、西部地区又都是自然资源比较富裕的地区,中部6省就拥有全国煤炭采掘业产值的23.9%,黑色金属采选业的22%,有色金属采选业的34.3%,非金属矿采选业的30.3%,在中西部各省区的发展战略中,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在突出本地区资源优势,现实中,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也是越拉越大。因此,资源富裕地区要从长期以来因循的“资源导向型”发展战略中摆脱出来,实施“市场导向型”发展战略,着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地区综合竞争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路子必定会走到尽头。
“资源禀赋陷井Ⅰ”是指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对资源的加工使用方面,资源富裕地区并不具有特别优势。那么当资源作为一种商品开发生产时,资源富裕地区是否就能把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呢?
从表面上看来,由于资源的先天禀赋性,资源富裕地区可以专业化生产资源产品,创造出与资源贫乏地区不同的产品来,从而走出一条独特的财富积累途径,这也是经济学中通常所说的专业化导致分工、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理论。大量实证研究证明,由于专业化分工,某类产业在某一地区聚集,不仅提高了单个企业在某种产品制造上的生产效率,而且由于产业聚集,还可形成外部经济,给地区内同类企业带来额外收益。这种外部经济一是由于同类企业在同一地区聚集,使区域内企业之间技术交流更容易、学习成本更低,这属技术性外部经济;一是同类产业在地理上的聚集形成了巨大的辅助产业配套网,大量的专业技能人力储备,产品销售市场规模化带来的销售费用节约等,这属经济性外部经济。外部性的存在将会大大提高区域内企业的竞争力,从而带来地区经济的繁荣。我国浙江绍兴化纤面料以及四川泸州、宜宾的酿酒业,广东佛山的瓷砖业,湖南浏阳的花炮业等都属于典型的产业群聚区。这些地区的主导产品并不是什么高新技术产品,但同样能称雄市场,但为什么资源开采区专业化生产资源产品最终都会走向衰退呢?
资源作为商品开采,可以避免资源的乱采、滥采,可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但资源又是一种特殊商品,这种特殊性在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在一定时期内可供开采的存储量是既定的。而加工制造业产品随着技术进步、结构升级,生产过程变得越来越迂回曲折,产品品种是不可穷尽的,这样,资源产品的市场定价就应有特殊的定价原则。
假设某一地区富含某类矿产,该矿产初始可供开采的总储藏量为X0,年开采量(流量)为yt,时间t时尚留有矿产存量Xt,矿产存量Xt和开采流量yt具有如下关系:
由于矿产是不可再生的,总有资源枯竭的时候,假设该地区计划在[O-T]时间段内完成对该矿产资源的开采,或者说到时间T时开采完毕,设P(yt)是外部市场对这种资源的反需求函数,P是资源的市场价格,C(yt)是开采成本函数,r是贴现率。地区资源开采的最优化决策是使该地区从一种资源蕴藏得到的收益净现值(定义为该矿产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之和)最大,即
其最优化的必要条件是
P(y[,t])-c'(y[,t])-λ[,t]=0
显然,p(y[,t])=C'(y[,t])+λ[,t]
C'(y[,t])是资源开采的边际成本。我们称为影子价格。
该公式说明,资源定价原则应是边际成本加上影子价格,影子价格是资源矿区使用费或稀缺性租金。微观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在一般均衡条件下,产品是按边际成本定价的,即p(yt)=C'(yt)。这样资源开采区最优化决策得出的资源价格解和资源作为一般性商品使全社会福利最大化得出的资源价格解是不一致的,社会对资源的一般定价低于资源作为特殊商品的特殊定价,二者的差额就是影子价格。因此,虽然一般均衡下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的定价原则反映了资源的稀缺性,但它没有包含有限存量自然增长的租金(r),即没有允分反映出资源的跨时际稀缺性,按一般均衡定价原则实际上就等于转移了资源所有者的利润,一般性商品生产者无形中侵占了资源开采者的利益,资源开采者受到的损失就是已开采资源量(X[,0]-X[,t])与影子价格(λt)的乘积,即(X[,0]-X[,t])Xλ[,t]。
加工制成品的生产是不可穷尽的,资源开采总有枯竭的时日,在资源开采期,由于市场对资源性商品定价偏低,损害了资源所有者的长期利益,资本原始积累不足,随着资源枯竭,地区再无充足的积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必然会出现资源开采区的全面衰退,资源富裕地区又跌入了另一类的“资源禀赋陷井”,即资源作为特殊商品与一般性商品定价发生矛盾所导致的资源开采区的利益受损,我们称其为“资源禀赋陷井Ⅱ”。
以上分析表明,资源性产品无论是作为生产要素使用还是作为商品来生产,同其他生产要素(如资本、技术等)和一般加工业制成品相比,资源开采区既不具有数量上的垄断优势,也不具有价格上的比较优势,片面以资源禀赋作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立足点并不能把既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更无从转化为竞争优势,反倒会跌入“资源禀赋陷井”,使资源开采区与加工制造区的经济差距越拉越大。随着资源枯竭,地区经济步入萧条,最终导致资源开采区的全面衰退。
对资源进行深加工并不仅仅是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资源附加值的问题,资源开采业与资源加工业本质上分属不同的产业,具有不同的市场运行规律,资源富裕地区能否实现由资源开采向资源加工的跃升就如同市场经济中能否实现由产品向商品的这一惊险一跳一样,它决定了资源开采区在市场经济中的存活力、竞争力。
四、促进单一资源性城市振兴的对策
(一)、发展接替产业,走“特色经济”之路
单个企业为获得竞争优势,必须实施“成本领先”战略和“集中一点”战略,这“集中一点”就是专业化生产某种商品。但对一个城市来说,如果过于依赖某一产业,就会给城市经济带来很大的系统风险,从而引发较大的社会震荡,单一资源性城市更带有极大的市场风险。长期以来,在资源供给短缺的市场背景中和“有水快流”思想的指导下,这类城市经济结构普遍过于单一,只要还有资源可供开采,就不会再去开发新的产业,而当资源枯竭时,在市场面前就显得一筹莫展。为抵御市场风险,单一资源性城市在结构调整中必须大力发展接替产业,以弥补因资源枯竭而出现的增长空白地带,避免城市整体衰退。
任何结构调整都不可能脱离既有的基础,包括资本积累量、熟练工人储备、矿山开采技术、大型企业管理经验等。资源性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并不适宜盲目发展脱离现有基础的所谓高新技术产业,而应从本地实际出发,提高对资源的开采、深加工能力,走特色经济之路,形成有自身特色的产业结构,只要沿着资源深加工的路子走下去,就能摆脱单一资源依赖型的经济结构,形成某一类产业在该地区的集中,产业聚集带来的外部经济不仅可以提高新兴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而且还能提高传统产业的抗衰退能力。实际上,市场竞争中并不是只有高新技术产业才有生命力,按专业化分工的要求,只要能形成有特色的产品,把这一特色产品做大、做精、做细,同样会赢得市场竞争优势,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如安徽铜陵是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近年来通过提高对资源的深加工能力,延伸产业链条,由电解铜延生出了电子基础材料产业,改变了城市经济结构过于依赖矿山开采的历史,摸索出了一条资源性城市结构调整的成功之路,“铜经济”已成为其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经济支柱。
本着立足实际的原则,资源性城市具体可发展以下类型的接替产业。其一,通过提高对资源的深加工能力,首先把资源开采区转型为基础材料生产区,再提升为基础材料加工区,形成某一类特殊产业的集群效应。其二,充分利用已掌握的矿山开采技术实施技术扩散,到别的地区寻找新的矿源,以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开辟新矿区,依靠自身技术在更广阔空间支配更多的矿山资源,把别处的资源优势和自身的技术优势结合,转化为本地区的经济优势。其三,通过引进区域外资金、技术,依托外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二)、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矿山开采所需投资量大、回收期长,因此,资源性城市大都是在计划经济时期由国家直接投资兴建起来的。这种先天的投资构成和矿山开采的独特要求决定了资源性城市经济结构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国有经济比重普遍偏高,民营经济发展严重不足,整个城市如同一个庞大的国有企业,国有经济挤占了产业发展空间,过于集中的国有经济对全社会经济产生了很大的“挤出效应”,导致非国有经济较难活跃和成长起来。其二,产业集中度普遍过高,中小企业发展不足。由于矿山开采需要大量大型专用矿山设备,投资量大,资产专用性程度高,矿山开采的进入、退出障碍十分巨大,该行业一旦有几家国有企业占居,其他企业就很难进入。另一方面,大型国有企业一旦涉足这一领域,由于资产专用性程度高导致的沉淀成本大,进入的企业也就很难退出,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资源性城市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单一的产业又常常仅依赖于几家大型国有企业的状况。既然结构调整的主体是企业,资源性城市自发性结构调整就陷入了这样一种循环:如果依赖企业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只能依赖大型国有矿山开采企业进行,由于城市民营经济发展严重不足、其他产业发展严重不足、中小企业发展严重不足,单一产业吸纳的劳动力很难在城市内向其他部门和产业转移,下岗安置十分困难,就业及其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矛盾会相当集中地表现出来,调整的途径只能是把原来的主业进一步做大,调整的结果只能是国有经济比重越来越高,单一的产业结构越来越倚重。因此,要完成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任就需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三)、完善城市功能,发展城市经济
单一资源性城市大都是依矿而建,先有矿山、后有城市,城市的建设主要是为矿山开采服务,城市规模偏小,空间布局不合理,市政建设过于偏重生产型,生活型、服务型功能不健全,城市自身不能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马克思说:“城市工业一旦和农业分离,它的产品一开始就是商品,因而它的产品的出售就需要有商业作为媒介,这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商业依赖于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条件,这是不言而喻的。”单一资源性城市恰恰缺乏繁荣的商业,虽然随着矿山的开采,它们的工业发展已达到相当程度,但由于商业没有及时跟进,这时城市的发展就遇到了很大障碍。落后的商业(泛指服务业)导致城市人气不旺,缺乏商业精神,城市经济就没有活力,形成不了经济发展的氛围,就难以吸引多种所有制经济、多种产业类型在该地区集中。因此,单一资源性城市必须从城市作为矿山的依附物中挣脱出来,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拉大城市框架、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把资源性城市建设成为服务于生产、便利于交易、适宜于生活、安心于创业的载体。
(四)、国家要对单一资源性城市实行特殊的扶持政策
单一资源性城市为国家的工业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计划经济时期城市没能留有积累,在改革开放条件下进入市场最迟,又一次丧失了资本积累的机遇,针对其当前面临的种种困难及资源性产品的特殊性,为缩小地区差距,避免地区整体衰退,从而引起较大的社会震荡,国家应对这类城市实行特殊的扶持政策,以促进这类地区振兴。其一,国家应实行特殊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以帮助这类城市解决因矿山关闭导致的大量下岗、分流产业工人的安置问题。其二,国家应安排专项扶持资金,解决这类城市关闭矿山的复垦,维护地区生态平衡。其三,由于长期以来大型矿山开采企业肩负着大量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国家应在若干专项补助中对这类城市给予倾斜,以帮助其顺利完成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工作。其四,国家在中央国债发行中,应对这类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给予一定的倾斜,以帮助其完善城市功能。其五,国家在企业债券发行额度中应安排一定的比例,以支持这类城市大型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尽快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其六,国家对因资源枯竭而导致地区衰退的城市应比照西部地区,实行类似西部大开发的各项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