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变电运行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加强设备管理,以防止故障的发生。所以,在变电运行工作中务必对各种电气事故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因此加强变电运行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至关重要。在工作中还应加强制度上的规范管理,不断的提高变电运行技术,加强对设备的巡视和维护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对电气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和排除故障的一些措施进行了分析,望与同行在实践操作中以参考意义。
关键词:变电运行 安全管理 故障排除
一、加强变电运行工作的安全管理
1.1制度上的规范管理
只有当一个组织具有健全的工作制度并且得以良好的贯彻执行时,我们才说这个组织具有较好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所以,在电气变电运行阶段,也应该需要一个适宜的组织管理结构,明确个人的管理职责和权限,任务到位,防止推脱和权力交叉的现象,组织管理结果可以体现在建立健全的岗位责任制上。每个岗位责任人都应该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必须对自己岗位的工作流程熟练操作,且认真细致,每一环节的结果都需要经过岗位责任人具体的量化、细化,除此之外岗位责任人还需对自己岗位的设备仪器的日常维护负责,防止仪器的损耗,非工作人员要接触仪器时之前得到保管人的认可,设备也不得用于和检测无关的其他用途,以期让变电运行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地实施运营。
1.2 加强思想意识的培训
要想要做变电运行工作,对变电运行人员的思想意识的强化培养不可或缺。因此,在变电运行工作中,变电运行人员既要懂相关的专业知识,全面了解变电运行的内容、特点、规律和方法,又要学习了解电力安全规章制度以及相关法规,并时刻对运行人员灌输安全第一的西乡,使安全工作的思想渗透到变电运行工作的每一角落,从而增强运行人员对工作岗位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由此可见,势必要对变电运行人员加强现思想意识的培训工作,使变电运行工作从由始至终都规范化、标准化,增强变电运行工作的整体水平,让运行人员把工作安全、重点铭刻在心。
1.3提高变电运行人员的专业能力
变电运行作为一项工科性较强的岗位,其更注重往往是长期所积累工作经验以及专业技能。而当下,变电运行工作中的的专职工作人员很少,大多数都是兼职工人,有些甚至是半路出家来做变电运行工作的,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缺乏对电气技术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在对变电运行工作容易出现的故障点很不清楚,使变电运行工作的质量受到影响,还有些变电运行人员缺乏最起码的爱岗敬业精神,对电气设备运行中出现的异常视而不见,导致电气运行故障堆压,这是十分不可取的,所以,工区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变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变电运行人员技术水平,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地培训,严格遵照变电运行的安全理措施,提高对运行管理的技术能力,减少事故的处理时间,已达到变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良好效果。
1.4加强变电运行的设备管理
加强设备巡视管理是变电运行作的重点,预防设备异常的发生是日常运行管理的主要内容。为了保障仪器的精密性,应该建立完善的设备定检制度,仪器设备需要进行定期的校正检测,对于一些使用频率高的仪器,更是要依据规定检测并建立相应的维护记录以随时了解其运转状态,保证其正常的运行和及时的维护。
1.5提高变电运行工作的技术管理
由于变电运行工作存在很大程度上的特殊性,而作为贯彻于变电运行整个流程的重要要素,技术管理在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因此,加强设备的绝缘监督工作,利用声波检测、光谱分析等监督手段,及时地发现并排除电气设备绝缘不良成的故障无疑势在必行。变电运行工作一旦脱离了技术的支持,就难以称作是有效的变电运行工作。对于变电运行工作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跟综测温,利用图谱库进行分析对比,并提出检测修改的建议,以此来加强设备的有效运行。这些措施都对技术管理的要求极高,稍有不虞就会对整个变电运行工作的质量安全构成威胁。所以说,技术的管理作用于变电运行工作的关系可以说是决定性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加强安全管理,排除变电故障
2.1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各岗位的职责分工要明确,责任要具体化,责任要规范化,一方面,变电运行人员会感到一定的压力,另一方面,变电运行人员还有一定的动力。这样,变电运行人员的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得到了一定的激发,变电运行人员生产的主动性得到了一定的激发,变电运行人员工作的责任心得到了一定的激发。建立一整套安全责任制体系是确保生产安全高效的重要措施,只有拥有了一整套安全责任制体系,才能在一定保证各岗位的职责明确,才能使各岗位的工作人员做好岗位的任务,负起自己该负的责任,管理好岗位所用的设备。
2.2建立应急管理措施
在很大因素上,变电运行工作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这就要求作业的开展要标准化,要求作业的流程要规范化,要求作业的行为要规范化,同时,还要求要建立安全工作的应急措施,以应对突发事故,应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经常开展事故演练,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变电运行人员面对风险或者是故障时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变电运行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变电工作的安全。
2.3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
在变电运行的过程中,一套健全的监督考核机制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安全责任制流于形式。在进行每一项工作时,要保证做到计划准备到位,要保证做到检查督促到位,要保证做到验收考核到位,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每项工作的进行是安全的。在对各级人员责任制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时,可以采用动态考核与指标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在考核班组长时,将安全生产的实绩作为重要依据,形成一定的机制,使考核与班组长的任用挂钩,是考核与班组长的奖励挂钩,实行重奖重罚,这样则可以有效的促进各项工作到位,有效地促进各项巡视检查到位,有效地促进危险因素的分析到位,从而极大地减少事故发生的诱因,有效地避免故障的发生。
2.4建立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
在对变电运行工作的管理中,应当与时俱进,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将变电运行工作中的可能发生的故障问题与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紧密联系起来,这样可以很好地为变电运行工作的安全管理提供准确的情报,同时还需加强变电运行人员对相关软件的使用。安全管理作为变电运行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涉及到各方面大量的信息,且具备实施难度高、综合性强等特点,由此也决定了信息技术在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方面的优越性。与其他手段相比,质量管理软件的工作时间短,运算的准确性高。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无疑对现场施工质量评审与控制有很大收益,比如说对于设备事故、电网事故,甚至从各种实际数据中对人身伤亡事故的等级进行审核等等,都表现得游刃有余,最终为变电运行的安全动态管理控制实施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保证。
三.结语
现如今,我国的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工作良莠不齐,如何加强工作人员对安全意识的重视,从而提高运行人员的专业水平,及时排除变电运行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设备检修和故障排除应严格按照程序,找出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登峰,刘春明.谈煤矿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理解及认识[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05期
[2]刘春生;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方法及解决措施[J];机械出版社;2008(3):78-79.
[3]张全元;变电运行现场技术问答[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4]高祥.李明春.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变电运行可靠性[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5]王显楠;浅述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措施[J];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11):34-35.
论文作者:聂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岗位论文; 设备论文; 故障论文; 在一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