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哈尔滨工程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摘要】目的:探讨在校大学生抑郁、焦虑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哈市某高校在读大学生8000名,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抑郁、焦虑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8000名在校大学生中抑郁发生率为27.3%,焦虑发生率为11.5%;农村户口抑郁、焦虑发生率为43.3%,高于城镇户口31.0%(P<0.05);大三大四学生发生率为53.0%;高于大一大二28.0%与硕博士15.0%(P<0.05);单亲家庭发生率为65.9%,高于完整家庭37.3%(P<0.05);父母亲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发生率为44.7%,高于高中文化水平20.4%与大专及以上14.6%(P<0.05)。结论:单亲家庭、农村户口、毕业学生及父母亲文化水平不高是大学生抑郁、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抑郁;焦虑;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2-0233-02
据报道[1],全国高校学生群体中存在程度不一的心理障碍者约20%,近年来各大高校也愈发重视研究大学生心理问题,其中较突出的问题为焦虑、抑郁。大中学生抑郁症发生率为18~36%,可见大学生群体为抑郁症好发人群,对个体生活质量及主观幸福感影响较大,如马丁?赛里格曼所言,当前正处于抑郁症传染期。国家教委对12.6万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焦虑问题较突出。为了解在校大学生焦虑与抑郁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促使大学生心理获得健康发展,现将哈市某高校8000名在读大学生纳入本研究,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哈市某高校在读大学生8000名,包含本科、博士与硕士,男生7308名,女生692名。
1.2 一般方法
统一培训课题组与协助人员,将调查要求统一。确保大学生可独立填写问卷,调查员告知填写注意事项与调查目的,使大学生了解该调查结果严格保密,集中填写,不记名,调查内容:①SDS:该量表条目共20个,每级评分为1~4级,有精神运动性障碍、精神性情感症状、抑郁心理障碍及躯体性障碍4组特异性症状,将抑郁指数计算出来,无抑郁为0~0.49,轻度为0.5~0.59,中度为0.6~0.69,重度为0.7~1.0。②SAS:同样包含项目20个,4级评分,0~49分为无焦虑,50~59分为轻度,60~69分为中度,≥70分为重度。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本组数据主要应用软件SPSS 20.0,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行卡方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抑郁、焦虑状况
8000名在校大学生中共3100名存在焦虑抑郁症状,其中2182名抑郁,占27.3%;918名焦虑,占11.5%。
2.2 焦虑、抑郁影响因素分析 见下表。
表 焦虑、抑郁影响因素分析[n(%)]
注:*代表与其他组对比P<0.05。
3.讨论
抑郁、焦虑为复合型负性情绪,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后诱发。抑郁在精神疾病领域内被称作“普通感冒”,因心理担忧、无信心面对现实生活、人际关系紧张等导致生理表现出多种症状,如头晕、失眠多梦及焦虑等。焦虑即内心感受冲突、压力、矛盾后导致的紧张情绪,表现为内心无法平衡与放松,临床将其作为非健康心理状态,患者易冲动、压抑、易怒、烦躁或不满,经常出现非理性言行或情绪等。
多项研究证实在校大学生易出现抑郁、焦虑症状,本组选取8000名在校大学生,抑郁发生率为27.3%,焦虑发生率为27.3%。分析影响因素后得知农村户口抑郁、焦虑发生率为43.3%,高于城镇户口31.0%(P<0.05),与报道相近[2]。可能因部分农村大学生家庭条件差或来自偏远农村,学费高昂导致学生心理压力较大,认为自己拖累了家庭;且月生活费较少,在大学校园中易被当做弱势群体。多数大学生受到经济条件影响,生活拮据,缺乏交往能力,视野局限,易自卑或敏感,在日常交际中十分关注他人看法,对正常生活产生影响,长此以往导致抑郁症状。为此学生应该关注此类农村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其面对现实,学会接纳与欣赏自我,且尽量提供勤工俭学或助学金,通过不断实践自立自强,确保心理健康[3]。同时大三大四学生发生率为53.0%;高于大一大二28.0%与硕博士15.0%(P<0.05)。因大三大四学生课业繁重,面临实习、考研、就业、毕业等前途问题,导致心理压力较大,尤其是面临毕业的大四学生,当别人找到工作而自己还未找到时便会焦虑甚至抑郁。同时单亲家庭与父母亲文化水平低的大学生更易抑郁焦虑,可能因为单亲家庭缺少关爱、鼓励、关怀等,易自卑,而父母亲文化水平较低其教育孩子的方式与态度也缺乏科学性,导致学生缺乏幸福感、归属感或安全感的家庭环境,更易焦虑或抑郁。研究称[4]父母与孩子间的负性互动模式会导致孩子抑郁,因此父母亲若能转变教养方式,给予孩子关怀与鼓励,可减少抑郁焦虑风险。
综上所述,大学生抑郁、焦虑发生率较高,其中单亲家庭、农村户口、毕业学生及父母亲文化水平不高是主要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蒋德勤,姚荣英,袁长江等.蚌埠市在校大学生抑郁和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研究,2011,40(4):541-543.
[2]杨秀兰,贾伟华,夏果等.社会阶层背景对大学生抑郁、焦虑的影响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19(12):1269-1272.
[3]杨传维,施申超,刘静霞等.医学院校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3,30(3):193-195.
[4]韩继明,阮彩莲.陕西某高校在校大学生抑郁现状的原因调查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8):344-345.
论文作者:马葆琛1,陈敬萱2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6
标签:抑郁论文; 焦虑论文; 大学生论文; 在校论文; 率为论文; 因素论文; 发生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