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在剖宫产术后镇痛及镇痛分娩中的作用论文_魏青

(青海省妇幼保健院 青海西宁 810007)

【摘要】目的:评价麻醉在无痛舒适化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8月进行术后镇痛、镇痛分娩的病例,分组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镇痛、镇痛分娩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达100%。结论:麻醉学科可通过其特有的疼痛诊疗技术与专用药品提供多种无痛服务,使病人在生理、心理上感到愉悦、舒适,因此麻醉科是临床舒适化医疗的主导学科。

【关键词】麻醉;术后镇痛;镇痛分娩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3-0189-02

舒适化医疗是现代医疗服务的工作目标和发展方向,而麻醉学科可通过其特有的疼痛诊疗技术与专用药品提供多种无痛服务,使病人在生理、心理上感到愉悦、舒适,因此麻醉科是临床舒适化医疗的主导学科。本文通过对术后疼痛、镇痛分娩的病例,分组进行比较,以此评价麻醉在无痛舒适化医疗中的重要性。

1.资料与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8月进行术后疼痛、镇痛分娩的病例,分组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取均值±标准差(x-±s),组间率对比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数据比较取χ2检验)。

1.1 剖宫产术后镇痛

选择剖宫产术后镇痛240例;对照组240例。镇痛组均为硬膜外术后镇痛,镇痛液配方:0.9%生理盐水100ml+盐酸罗哌卡因225mg+舒芬太尼100ug,背景剂量2ml/h,术后镇痛效果评价以VAS评分为主,分优、良、一般、差,下肢麻木时间以48小时以内。见表1。

注:与镇痛组比较,VAS评分χ2=267.92,P<0.01,24h内泌乳χ2=57.97,P<0.01,24h内排气χ2=2.34,P>0.05,24h内下床活动χ2=105.98,1 P<0.01。

表1中,镇痛组的VAS评分χ2=267.92,P<0.01,有显著性差异,镇痛组中下肢麻木为10%,拔管后下肢活动均恢复正常,初乳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未使用镇痛泵产妇,与文献报道相一致[1]。两组患者排气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产妇24小时内泌乳量例数和早期下床活动例数明显多于未镇痛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

1.2 镇痛分娩与普通分娩

选择镇痛分娩与普通分娩各100例,分为两组,镇痛方式均为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镇痛配方:0.1%盐酸罗哌卡因+舒芬太尼40ug/ml,背景剂量6ml/h,宫口开全后停泵,镇痛效果评价以VAS评分为主,分优、良、一般、差。见表2。

2.讨论

舒适化医疗就是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感受到心理和生理上的愉悦感、无痛苦感和无恐惧感,心理上的愉悦和无痛苦感、无恐惧感源自于医护人员的良好心态和就医环境,而生理上的愉悦和无痛苦感、无恐惧完全依赖于麻醉专业所提供的无痛化服务。临床研究资料证明,分娩镇痛对母儿是有益的,且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和远期社会适应能力无明显负面影响[3]。另外,据文献报道,焦虑、紧张和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与产后抑郁症呈显著正相关,分娩镇痛对控制产后抑郁症发生过程有着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无痛舒适化的就医环境和条件,将是未来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无痛医院,麻醉科必将担当此重任。

【参考资料】

[1]徐书霞.术后镇痛对剖宫产妇泌乳及肠蠕动的影响分析及阶梯护理[J].青海医药杂志,2008,38(7):46-47.

[2]陈金星,魏青,夏云,等.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影响[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2,33(12):811-813.

[3]卢志茹,安俊芹,李力.分娩镇痛对新生儿远期影响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9):4807-4808.

论文作者:魏青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8

标签:;  ;  ;  ;  ;  ;  ;  ;  

麻醉在剖宫产术后镇痛及镇痛分娩中的作用论文_魏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