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成为诺贝尔奖大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诺贝尔奖论文,美国论文,大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物理学、化学、生理学与医学领域中,美国的获诺贝尔奖人数急剧增长。反之,德国却衰落了。这是为什么?分析一下美、德的科技政策,我们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
1 美国对基础研究的支持
基础研究是分析事物的性质、结构和关系,以便提出检验假说、理论和规律。而诺贝尔科学奖主要就是奖励在物理、化学、生理学和医学领域中作出重要发现、发明和改进的人。美国之所以在战后能成为诺贝尔科学奖的大国,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对基础研究长期不懈的资助和宽松的科技人才政策。
战前,美国科研经费从未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0.5%, 而且其中大部分来自私营企业和高等学校。60年代,全国科研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3%,其中大部分是政府投资。到了70 年代美国每年的科研经费达几百亿美元,超过中小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战后,美国从组织上和政策上都表现出对基础研究的高度重视。1944年,美国正式成立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并给予该院以对于研究活动的资助权。1950年,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正式成立,改进科学教育、发展科学情报,增进国际科学合作,以促进美国科学和科学教育的发展。1958年,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一个提案,确定了政府行政部门可以采取资助的方式支持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而且受资助的组织和院校对于用政府资助或合同经费所购买的仪器设备拥有所有权,从而增加了政府之外的组织和院校的研究能力,对提高整个国家的研究实力大有好处。美国的科研资助制对高等院校的研究活动和人才培养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例如,1977年同时获得生理学和医学奖的3位美国生物科学家中, 吉尔曼从1956 年起就多次得到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资助 (1956~1978,1966~1967,1974~1975);沙利获得1960~1978,1961~1963和1972~1977年的三次资助;雅洛获得了1972~1975年的资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吉尔曼和沙利的研究内容极为相近,都是进行下丘脑释放和抑制因子的提纯,一个用羊脑,一个用猪脑,相互之间展开了长达十多年的激烈竞赛。NIH却对双方都给予巨额基金支持, 终于双双获得诺贝尔奖。
除了国家基金会的资助外,美国其它基金会也对基础研究给予大力的支持,奠定了它的诺贝尔奖大国的基础。美国的古根海姆基金会几乎在所有的知识和文艺领域都颁发相当数量奖金,到1975 年为止, 已对27位诺贝尔科学奖和经济学奖获得者在他们获奖前就提供过资助;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科学工作的计划更广泛, 他们宣称已经资助了将近100位获奖人,而且几乎总是在他们获奖以前;研究公司在1971年报道,说它授予奖金的38位人中已经出现了1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基础研究成果的不确定性表明,任何三个机构都不可能按诺贝尔奖的标准来挑选他们的资助对象,因为有些获奖成果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研究的结果,而在这其中,经历的失败可能不计其数。其实,不管这些机构如何宣称他们“独具慧眼”,事实是,他们同时支持了数百倍的非获奖者。在他们资助的项目中包含了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奖项目,是对他们长期以来对基础研究支持的回报,也是对他们评选项目时支持科学标准的回报。
2 美国政府的人才政策
美国成为诺贝尔奖大国,还得益于它在人才方面的开放政策。据统计,1901~1979年期间,美国获诺贝尔奖金的有118人,占世界的35.1%,其中有32人原籍不在美国,有11人是在其它国家得了奖以后又移居美国的。美国本身就是一个移民国家,对世界各国的青年学生、学者和科学家前往美国求学、工作和定居,原本就没有严格的限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战后,美国接纳了一大批来自德国的科学家,特别是犹太科学家。从1946年到1974年,美国一共从各国进口高级智力人才24万人,赚取了世界各国的教育培养费120亿美元以上。 一些知名科学家到了美国以后,都得到了一流研究条件,许多还参与了重要的军事研究项目。例如参加美国曼哈顿工程的就有德国犹太人爱因斯坦、意大利科学家费米、丹麦科学家玻尔等。
德国则经历了科学衰落的过程。1810年到1920年的110年期间, 德国继意大利、英国、法国之后,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科学人才,其中有开创了德国有机化学研究方向的李比希、凯库勒、维勒,能量守恒定律的缔造者赫尔姆霍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奠基人克劳修斯,现代金相学的鼻祖塔曼,量子力学的开创人普朗克等。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医学家和医生都是德国培养的,学院的大多数系主任也都如此。当时德语和法语版的教科书备受推崇,只有生理学教科书是英文版的,由此可见那时德国科学的繁荣。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有35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是世界上获奖人数最多的国家,占科学奖获奖总人次的24%。在战后的49年中,只有26人得奖,只占获奖总人数的9%。
德国的科学基础本来是雄厚的,特别是化学,战前有17人获化学奖(相当于英、美、法三国的总和)。如奥斯特瓦尔德、费雪、能斯脱、贝耶尔、哈伯、威尔斯泰特等,都是德国人。可是到战后,获化学奖的只有10人。整个科学奖的获奖人数也从第一位退到第三位。咎其原因,希特勒德国的错误政治政策是使德国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
美国之所以成为科学大国,很快居于英、德之上,还得益于两次世界大战都没有殃及美国本土。这就给科学的发展造成了一个相对有利的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这里仅举一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科学家弗洛里、钱恩等经过反复的试验,终于研制出高效的抗感染药青霉素——这正是二战中挽救前线数以千计的伤病员所急需的。但是,必须组织大规模的生产,钱恩到处游说,希望得到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当时英国政府正穷于应付德国的狂轰滥炸,拿不出钱来建工厂。结果,他们连英国专利也没有申请到。弗洛里一气之下,到美国去求援,一个美国实业家投资500万英镑, 用了几年的时间建起了一座前所未有的新型发酵工厂,在美国制造出了大量的青霉素。由于有了青霉素和其他一大批抗生素,人类的平均寿命增加了10年。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科学需要资金和人力的投入,需要自由探索,需要公平竞争,需要国际交流和合作。我们要以美国和德国的经验教训为镜,来审视我国的科技政策,培养一流的科技人才,向诺贝尔奖进军。
收稿日期:1997—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