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研究论文_吴家宝

杭州华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大力的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许多地区开始规划并打造特色小镇。把握机遇,探索未来城镇化发展的多元化路径,制定切合实际的规划设计方案,最大限度满足地方经济及人文发展的需求,是每一位规划设计工作者应尽的责任。特色小镇是我国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一种全新的现象,有利于协调城乡全面发展,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重要的保证。本文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规划设计特征要素为例,探讨了特色小镇未来规划设计应有姿态。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规划设计;

引言

新型城镇化的特色小镇建设,将会丰富传统小镇内涵,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形势要求。在特色小镇规划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应保持先进的理念,强化创新意识,加强其与美丽乡村建设之间的协调处理,并在资源节约及环境友好的原则要求下,保持良好的区域生态格局,促使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建设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1背景

1.1城镇数量及规模更趋庞大,城市近郊既是“处女地”又是“准热地”。根据新的城市规模设定标准,我国有1800多个城镇属于城市,城市数量占中国县城以上规模城市总量比例超过85%。中国整体上还处于一个城市数量占绝对优势的城镇化分布状态。城市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质量高低,是决定中国城镇化发展顺利与否的根本性问题。2016年2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家部门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由此,重视和改善我国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合理引导城市近郊空间的发展显得尤为紧迫与重要。

1.2城乡统筹发展进程加快,城乡“二元态势”转向“城乡融合”发展,从我国的城乡人口布局来看,中国正好处于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相当于还有一半的城市社会,一半的农村社会。“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和任务,而城乡协调发展的核心是城乡走向融合。当前,我国各地都先后实施了一系列城乡统筹或城乡融合发展举措,城乡融合的整体态势趋好。城市近郊处在城乡融合区域的重要前沿,发展直接关乎城乡空间,其发展策略的选择直接影响城乡融合及新型城镇化的实现。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一定要迎合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多元化发展要求,做到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全面发展。以创新、特色、融合为关键发展理念,实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的规划策略不断优化,为特色小镇建设提出切实有效的发展规划策略。

2传统城镇化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2.1侧重于市场化主导,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均衡性

在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中,由于其对市场化主导作用依赖性强,致使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具体表现在:(1)受到地理环境、各种体制的影响,致使不同区域的城乡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性。像东部沿海地区的城乡发展水平较高、小镇数量多,而西部地区无论在用地规模或是人口规模方面,均与东部地区存在明显差别;(2)产业布局有待优化。由于某些城镇产业布局缺乏合理性,导致自身的创新能力不足,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能耗高、产能过剩等问题,给自身的发展带来了阻碍作用。加上部分城镇建设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影响着资源的有效利用,致使现代城镇规划建设目标难以实现。

2.2土地城镇化依赖性强,引发了社会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城镇化率日益提高,但与之相关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相对较低。这与城镇建设中过度依赖土地城镇化有关,由此产生了各种社会问题。具体表现在:(1)在政策、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下,小镇居民传统思想观念难以改变,加上产业的城镇化慢于土地城镇化,引发了公共服务、城镇就业等方面的问题;(2)部分地区既有的农村土地利用制度不合理,难以做到与时俱进,导致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土地利用结构缺乏合理性。

3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策略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不但要遵循上述理论原则内容,也要做到灵活应用,因地制宜,发挥小镇资源优势,真正做到“产融结合”,它也是特色小镇未来规划发展建设的重要技术理念环节。本文认为,特色小镇作为乡村区域的特殊空间,它集合了城市中绝大部分发展内容,其发展规划策略应该由空间赋予它相应功能,全面构建小镇发展的核心策略与辅助支撑策略,为小镇未来发展进行全面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3.1核心策略的确立

特色小镇策略规划始终都不能忘记要以人为本,要通过人来开辟发展路径,基于人形成板块化或点轴式结构布局,满足特色小镇发展进程中小镇人性化的尺度需求。为此,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应该把“以人为本”作为决策的核心依据。从微观建设环节来说,特色小镇要懂得“15分钟步行圈”这一基本客观规律,它的公认度极高,属于典型的宜人步行范围。在15分钟步行圈中,人的正常步行速度要达到4~6km/h左右,可以估算出15分钟步行圈的基本半径为1km左右。对于某些特色小镇的高密度人群来说,采用这种“15分钟步行圈”就可以提高城市居民在“行”这一方面的规范化行为。必要时也可以相应缩短步行圈安全距离,并将区域内服务内容集聚和渗透到服务项目当中,强化步行圈的人性化特征,也实现步行圈中服务项目功能内容的全覆盖。

3.2辅助支撑策略的提出

辅助支撑策略应该围绕城市新型城镇化核心策略来为特色小镇开展建设工作。具体指出两点:第一,要配合特色小镇以人为本的核心策略来实现交通缝合,并保证交通运营的环保低碳性。通过交通网络将特色小镇及周边联系起来,并形成双方彼此的紧密联系。举例来说,小镇区域交通要积极建设“多横多纵的主干线路网结构“,这其中就包括一条高速路,配合城市交通主干路网结构,实现东西、南北的交错贯穿,即多横多纵交通联系体系。总体来说,就是要贴合实际地形现状并与地方人文背景相结合来达成特色小镇的自由式布局目的。第二,应该为特色小镇构建健全的、现代化的公共交通体系,将慢行系统优先设置进来,同时注重对交通空间的无缝连接引导,保证“产城融合”运行质量的优化提升过程。详细来讲,为特色小镇建设的慢行系统主要可以划分为通勤与休闲两种,一般通勤型慢行系统会与路网结构相结合,注重对人慢区域功能的设置与发挥,并同时遵守居住——就业空间之间的的最近距离原则,为城市居民出行工作节约交通成本;另外一种是休闲型慢行系统,它将小镇主要区域与公园、广场、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重要场合联系起来,同时注重对小镇水网、绿网的结构优化重整,为小镇居民创设休闲人性聚集区,优化居民日常生活质量。再一点,它也能够实现特色小镇的全面设施升级,主要是基于需求配置来进行升级和分级,为小镇居民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与更多特色服务体验过程。下表1就以特色小镇的商贸服务区域功能建设为例,提出它的主要配套设施建设,展示升级过程。

结束语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作为城乡发展的纽带,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和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未来特色小镇建设中应充分地考虑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彰显出特色小镇的独特之处,并提高其辐射带动能力,促使与之相关的区域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鎏.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研究[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沈阳市人民政府.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6小城镇规划)[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沈阳市人民政府:,2016:8.

[2]赵士雯,赵艳华,国福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天津特色小镇培育策略研究[J].城市,2016,10:22-25.

[3]曹威威,张德生.海南特色小城镇建设路径研究——以儋州白马井镇为例[J].上海国土资源,2015,3603:27-30+38.

论文作者:吴家宝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3

标签:;  ;  ;  ;  ;  ;  ;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研究论文_吴家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