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电力安全运行探析论文_刘荣涛,王晓彬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电力安全运行探析论文_刘荣涛,王晓彬

(陕西金源招贤矿业有限公司 陕西省宝鸡市 721599)

摘要:变电站本身就是维系电力系统正常运作的重要因素,而变电站其中又包括了各种设备,诸如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等,来完成电能的配送,实现电力状况的有效监控,为电力系统提供良好的运营空间。基于时代发展,人们对于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于变电站的负荷要求也越来越高,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和其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都成为了关键。本文对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电力安全运行进行探析。

关键词: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电力安全运行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并对电力安全运行产生深远的影响。针对随时可能遇到的更多更复杂的问题,需要变电站运行维护人员不断加强对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电力安全运行的研究,制定更加合理的制度和技术措施,更好的发挥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的作用,保障电力安全运行,实现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1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对其运行安全的重要性

电力行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密切的联系。而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的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运行,也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发展。电力系统的变电站与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之间都有联系,其中一次设备主要包括母线、开关、变压器、电动机、电缆等直接参与电力系统电能输配的电气设备。而二次设备则是指监控显示一次设备运行状态的各种辅助设备,比如显示仪器、监控报警系统等。二次设备的主要作用就是对变电站中各种仪器设备的运行进行监督,技术调整运行状态,保障变电站的正常运行。所谓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主要是指二次设备的自动化运行,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以及设备技术,实现自动化的监测控制,提升二次设备的运行性能,进而能够提升整个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更好的保障变电站的自动化运行,维护变电站运行的安全稳定,这也为后期更好的发展智能化变电站电网奠定基础。实现变电站的电气自动化能够及时发现变电站运行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及时对系统进行调整,降低变电站出现运行故障的概率,进一步提升变电站运行的管理水平,降低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提升电力企业的综合实力。

2基于电气自动化实现途径探究

2.1总体框架

变电站的总体框架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其中间断层主要传感和数据采集的重要层次,对于电力设备的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是网路层,网路层本身就是以传输为主,传输速率极高,为整个变电运输建立基础,最后是站控层,站控层作为变电站总体框架的核心内容,主要任务是完成对于整个电力设备运营情况的监控,包括一些指令的操作在内,可以说,间断层和网路层是站控层的组成部分,而站控层则统领大局,实时监控,同时完成对于硬件设备的修护功能。现下绝大部分变电站电力系统结构都是以上述内容为主的电力系统结构,即电力自动化通过分层分布,寻找到关键的二次设备要素,来完成整体的有效自动监控,而这就离不开对于硬件设备的设计和软件设备的设计。

2.2系统硬件设计

变电站内电力设备硬件配置需要结合实际需要,网络层中包括交换机、通信电缆、光纤接口等,间隔层包括电能采集装置、高压开关柜、监控和保护系统,站控层则需要两台服务器、两台监控机、一套GPS对时器等。硬件之间数据源传输主要是采用Modbus通信协议,采用双以太网传输。此外,在配置电力设备硬件时,需要考虑到20%的冗余,隔离开关量信号。

2.3分析设计自动化系统的软件系统

结合软件系统的设计能够进一步提升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水平,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软件系统的设计尤其要注意设计后的审查,及时对软件系统进行修正,减少软件系统的设计弊端。软件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权限管理、事件追忆、顺序记录、在线诊断、人机交互、操作控制、数据采集、统计计算以及监视报警等主要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软件系统的设计会应用到成熟的模块化设计,技术成熟可靠。以A/D采集模块的设计为例,该模块的主要作用就是采集电流电压信号,实现信号的转化识别,而且具备比较优秀的抗干扰能力,应用该模块能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对识别的数据进行划分整理并进行存储。借助人机交互接口可以完成信息通讯、在线操作、定值管理以及数据查询等功能。

3变电站电力安全运行措施

3.1切实落实无人值守专责制度

无人值守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变电站运行管理的成本,但是要想真正落实无人值守,必须与变电站运行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很多变电站没有无人值守的相关经验,在工作中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问题漏洞,必须推行相关专责制度。根据变电站运行的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工作内容,根据巡视、维护以及验收三方面的内容对工作进行分解,同时要将相应的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身上,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每一份工作都有明确的责任人,这样及时在运行中出现问题也能快速锁定相关责任人。有效避免由于工作划分不明确、责任不明确造成的推卸责任等问题,使得安全管理失去意义。

3.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要想使变电站各项维护工作及检修工作开展到位,就必须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同时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规范。虽然当前已经制定了很多相关工作制度,但是内容上不够详尽、不够深入,难以真正落实到位。由此,对现有的管理制度结合变电站运行实际情况及相关规定完善与改进。比如,对日常巡查制度、交接班制度完善,管理人员要定期对变压器、断路器、互感器、隔离开关等运行是否良好进行查看,遵循相关规定进行开展故障检修,定期检查设备元件与线路等,每检查完一个设备均要记录到登记表中。尤其是对于频繁出现故障的设备,要及时查明原因,额外注重其监测与检修。将这些制度真正落实到位,每月或者季度对管理人员考核,查看管理工作是否到位,对各项制度落实到位的优秀管理人员或者个人给予表扬及奖励,对未能严格落实管理规定的个人或者部门予以处罚。

3.3积极培养运行技能

变电站运行管理是一项分散复杂的任务,不同地区的管理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距,有些地区管理资金不到位,很多岗位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导致变电站的管理工作不到位。而且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升级,变电站系统中应用的先进配套设备越来越多,变电站运行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管理压力不断增加,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变电站运行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其运行技能。结合变电站运行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培训管理制度及相应的培训计划,严格执行计划,全面提升整个运行管理队伍的综合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进一步提升变电站的电力运行安全性,本文提出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安全运行的控制,并对该系统的设计进行论述。目前,自系统投入使用后,站内电气设备的运行得到实时监控,操作人员通过监控系统能够及时了解并掌握设备的具体情况,减少了故障发生几率,为电力安全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俞学文,唱环凯,杜永祥.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电力安全运行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21):178.

[2]陈宏.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电力安全运行初探[J].中国高新区,2017(06):96.

[3]梁业盈.浅谈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及电力安全运行[J].电子世界,2016(22):132.

[4]吴志锋.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电力安全运行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02):153.

[5]杨善珍.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相关问题及解决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5(50):183-184.

论文作者:刘荣涛,王晓彬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3

标签:;  ;  ;  ;  ;  ;  ;  ;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电力安全运行探析论文_刘荣涛,王晓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