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分娩镇痛转行硬膜外剖宫产麻醉失败的相关因素探讨论文_潘兴亮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维新镇中心卫生院 湖南石门 415325)

摘要:目的 分析硬膜外分娩镇痛转行硬膜外剖宫产麻醉失败的原因。方法 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来我院分娩的产妇150例,所有患者均经自然分娩采取硬膜外镇痛,后转行剖宫手术采取硬膜外麻醉。根据硬膜外麻醉成功与否分成成功组和失败组,成功组132例,失败组18例。通过对比镇痛过程中的相关因素,分析麻醉失败的原因。结果 通过比较两组产妇分娩镇痛情况可以看出,成功组的疼痛时间(x=21.757,P<0.05)和用药次数(x=9.257,P<0.05)明显低于失败组,疼痛时间和用药次数与麻醉成功与否关系密切。

关键词:分娩;镇痛;剖宫产;麻醉

硬膜外分娩镇痛是临床孕产妇分娩时采取的最普遍的镇痛方式[1],也被认为是最有效的镇痛方式。其采用的具体方式是背部背镇痛泵加病人自控镇痛。若镇痛效果不佳,产妇可要求增加麻醉次数[2]。当孕妇自然分娩失败转行剖宫产时采取的镇痛方式是直接经硬膜外进行麻醉。如果经麻醉产妇仍因疼痛较大无法继续完成剖宫手术需要辅之以局部麻醉或者全身麻醉,我们就称这种情况为麻醉失败。硬膜外分娩镇痛转行硬膜外剖宫产麻醉时有一定的危险因素可能导致麻醉失败,在临床中,寻找导致麻醉失败的危险因素对保证母婴安全意义重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来我院分娩的产妇150例。产妇年龄18岁-38岁,平均年龄(24.26±2.3)岁;初产妇82例,经产妇68例。所有产妇在分娩开始时采取自然分娩,经硬膜外分娩镇痛,后又转行硬膜外剖宫产,经硬膜外麻醉。选择时,排除手术过程中出现硬膜外导管回血、脱出,出现硬模外穿刺,硬膜外注射碳酸利多卡因至手术切皮历经时间不超过10分钟的产妇。根据剖宫产硬膜外麻醉失效的标准,将患者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其中,成功组产妇132例,失败组产妇1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胎儿情况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不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术前告知:告知所有产妇及家属自然分娩采取的镇痛方式为硬膜外分娩镇痛,若中途出现自然分娩失败的情况将转剖宫并采取硬膜外剖宫麻醉。

1.2.2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所有产妇分娩开始阶段进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具体方法如下:指导产妇采取左卧位或者右卧位,在腰椎L23或L34处的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硬膜外的置管深度约为46cm。药物镇痛方面:采用的镇痛药物为0.1%的罗哌卡因复合2g/ml芬太尼,首种用量为10 ml-12ml。患者自控镇痛方面:连接自控镇痛泵设定背景量58ml,患者自控镇痛量15ml,总镇痛量不超过20ml/h。镇痛效果不明显,产妇仍承受较大痛楚的,经产妇要求可以加大镇痛药物的用量。并监测产妇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及胎儿心率等情况,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转剖腹产。

1.2.3硬摸外麻醉:因各种因素,产妇无法顺利分娩的转剖宫手术,采取硬膜外麻醉方式镇痛。具体方式为:经硬膜外导管进行回抽后,没有脑脊液或者血液的,注入12-18ml浓度为1.73%的碳酸利多卡因,从药物注射到切皮手术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在进行麻醉的同时进行镇痛前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镇痛30分钟后再次进行镇痛前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视产妇的情况决定是否给予局麻和全麻。

1.3效果评定标准[3]

1.3.1硬膜外麻醉失败评定标准:硬膜外注射碳酸利多卡因10min后,产妇感觉镇痛范围过窄或者痛感明显,甚至完全无效,需要辅助局麻或全麻完成手术。

1.3.2检测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指标:疼痛持续时间,镇痛期间的补药次数,镇痛前VAS评分(0-10分,10分为剧烈疼痛,分数越高疼痛越剧烈)镇痛30分钟后VAS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26.0进行数据统计与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s)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两组产妇的分娩镇痛情况进行比较可以看到,两组产妇在镇痛前后的VAS评分不具有显著差异(X=1.325,P>0.05),镇痛前后两组产妇承受的相同程度疼痛。而在成功组的疼痛持续时间(X=21.757,P<0.05)和用药次数X=9.257,P<0.05)明显低于失败组。说明成功组的镇痛效果好于失败组。

表1:两组产妇分娩镇痛情况比较

另外,在所有产妇中,18名产妇硬膜外镇痛失败,失败率为12%,其中8名产妇经局麻,10名产妇经全麻手术成功。

3.讨论

分娩镇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镇痛方式,通常而言,采取分娩镇痛的失败率为3%左右[4]。但自然分娩面临着许多可变因素将导致自然分娩失败。一旦产妇无法顺利分娩,就必须及时转剖宫产。转剖宫产采取的镇痛方式为硬膜外麻醉,因为产妇之前进行了分娩镇痛,故通过硬膜外导管直接将麻醉药剂导入产妇体内是比较好的镇痛选择。但硬膜外麻醉镇痛的失败

率比较高,一般在20%-30%,硬膜外麻醉失败无疑对整个手术过程是有影响的,其直接增加了手术中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如何化解硬膜外分娩镇痛转行硬膜外剖宫产麻醉失败的危险因素,是保障产妇和胎儿安全的重要措施[5]。

从我院临床分析结果来看,疼痛持续是导致麻醉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产妇疼痛感来源于多方面,胎儿体型大、胎位异常等情况都会导致产妇疼痛加剧,持续性的疼痛不仅会大量消耗产妇的体力,而且会使产妇耐痛能力下降。持续性的疼痛会使得在产程的较早阶段就使用镇痛剂,伴随着耐痛能力的减弱,镇痛剂的次数不断则加,用量不断加大,最终使麻醉失败。产妇对镇痛剂的需求量也可以作为麻醉成功与否的指标,产妇要求补药的次数越多,说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不明显,这可能是硬膜外剖宫产麻醉将会失败的预示。

综合以上临床调查结果和分析,产妇持续性的疼痛和镇痛药剂的不断增加是导致硬膜外分娩镇痛转行硬膜外剖宫产麻醉失败的主要苊险因素。在今后临床硬膜外分娩镇痛转行硬膜外剖宫产麻醉中,应当要不断加强探求化解危险因素的新方法,减轻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持续性疼痛并尽量减少补药次数,以最大限度降低剖宫产麻醉的失败率,为母婴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罗宝蓉.吴优.李玲.刘波.左娟.硬膜外分娩镇痛转行硬膜外剖宫产麻醉失败的危险因素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7:5(09):1jlj

[2]付英勇.徐雪芹.扬微.等.硬膜外分娩镇痛转行硬膜外剖宫产麻醉失败的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08):1539

[3]李程.李少延.硬膜外分娩镇痛转行硬膜外剖宫产麻醉失败的危险因素探讨[J].药物与人,2017,(08):51

[4]苏娇玲.产科硬膜外分娩镇痛转行硬膜外剖宫产麻醉失败的危险因素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2):336

[5]牟本进.硬膜外分娩镇痛转行硬膜外剖宫产麻醉失败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7):35-36

论文作者:潘兴亮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  ;  ;  ;  ;  ;  ;  ;  

硬膜外分娩镇痛转行硬膜外剖宫产麻醉失败的相关因素探讨论文_潘兴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