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信息化的审计软件过程度量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度量论文,过程论文,软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A 引言
审计的基本职能是依法对审计对象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监督。到20世纪80年代,以查账为基本手段的审计职业遇到了来自计算机技术的挑战。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业务信息化趋向普及,审计对象的信息化客观上要求审计机关的作业方式必须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全面检查被审计单位经济和业务活动,来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1998年,审计署提出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并开始筹备金审工程。
金审工程是审计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简称,属于国家确定加快建设的六个业务系统工程建设项目之一,是国家电子政务一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审工程是一个庞大的信息化建设体系,涉及到应用系统建设、局域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审计应用系统建设作为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之一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因此,进行基于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审计软件过程的度量就显得非常必要。
软件过程度量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当前项目的开发状态,如开发进度、成本和资源的使用情况等,找出实际和计划的差异,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过程进行调整,使得开发过程得到控制,达到期望的效果。项目的过程度量数据还可以作为机构的过程基线,用来预测新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资源等,帮助制定新项目的软件开发计划。软件过程度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过程的改善,在对当前采用的软件开发过程的优势和弱点有了量化了解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对过程进行改进,从而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B 金审工程应用系统建设
中国国家审计信息系统对外交流的英文名称为Government Audi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AIS。系统建成标志为“六个一”,即:一个满足现场、联网审计需要的审计实施系统;一个满足业务、管理和支持领导决策相融合的审计管理系统;一个满足审计业务管理需要的数据中心;一个满足各级审计机关信息资源共享的网络系统;一个确保对内对外的安全系统;一个确保系统运行和不断完善的服务系统。GAIS的建设要求是,融入世界审计职业组织的IT审计潮流、融入国家电子政务系统、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融入GAIS。
2.1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金审工程的目标轮廓可以用“一个模式、三个转变、五个一工程”来描述。所谓“一个模式”就是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建成对财政、银行、税务、海关等部门和重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系统及相关电子数据进行密切跟踪,对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实施有效监督的信息化系统,建立起一个适应信息化的崭新审计模式——“预算跟踪+联网核查”。“三个转变”即逐步实现:从单一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静态审计转变为动态审计和静态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相结合。增强审计机关在计算机环境下查错纠弊、规范管理、揭露腐败、打击犯罪的能力,维护经济秩序,促进廉洁高效政府的建设,更好地履行审计法定监督职责。“五个一”工程是指:建设一个信托政府公共网络,连通全国审计机关和重点被审计单位的高效实用的审计专用网;开发一批满足审计业务需求并在应用中不断完善的应用软件;建立一个为审计业务和决策、为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有效信息的数据库群;配置一批经济实用的计算机设备;培养一支胜任审计信息化的新型队伍。
图1 审计信息化建设应用系统部署图
2.2 金审工程应用系统建设的内容和规模
根据金审工程总体目标和总体框架要求,确定六个方面的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分别是:应用系统、信息资源、网络系统、安全系统、运行服务体系和人员培训。下面重点介绍金审工程应用系统的建设情况。
根据审计业务和管理的需要,应用系统规划了审计管理和审计实施两大系统。
审计管理系统是审计机关管理审计业务和行政办公的信息系统,对外交流英文名称沿用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系统。审计管理系统具有对审计业务支撑、审计办公管理、领导决策支持、审计信息共享等管理内容和技术功能,以审计计划项目信息为先导,对审计项目实施信息、结果反馈、业务指导、公文流转、审计决策等各环节进行全面管理和技术支持,形成审计业务、管理、决策的一体化。
审计实施系统是审计机关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展审计项目的信息系统。根据审计实施方式的不同,审计实施系统规划为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和联网审计实施系统两大部分。现场审计实施系统是审计人员实施就地审计方式的信息系统,对外交流为审计师办公室,英文名称为Auditor Office,简称AO系统。AO可以提供对财政、行政事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与资源环保、社会保障、外资运用、金融、企业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等审计项目的专业审计功能技术支持和扩展;联网审计实施系统是审计机关实施联网审计的信息系统,对外交流英文名称为On-Line Auditing,简称OLA系统。联网审计是对需要经常性审计且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和行业实施“预算跟踪+联网核查”模式的计算机审计。下图反映出应用系统的整体部署:
C 软件过程度量
软件度量学是研究软件质量与与复杂性的定量评价技术,其目的是对软件产品进行客观而定量的评价,并通过度量的数据来改进管理和控制,从而提高软件生产率、确保生产高质量的软件。
3.1 软件过程与度量的基本概念
过程是指为实现一个给定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运作步骤,过程具有一系列的性质:时间性、并发性、嵌套性和度量性等。软件过程就是开发和维护软件及其相关产品所设及的一系列活动,按照其过程的性质可分为四大类:软件工程过程、项目管理过程、支持过程和组织过程。
图2 度量原因和目标
软件度量是针对计算机软件的度量,是对一个软件系统、组件或过程具有的某个给定属性的度的一个定量测量。通过度量,可以对软件给出客观的评价,可用于指出软件属性的趋势,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软件度量按照其度量的对象可分为三类:
·软件过程度量:对软件相关活动进行度量。
·软件产品度量:对从一个过程的活动中产生的制品、交付物和文档实施度量。
·软件资源度量:对一个过程活动所需要的实体进行度量。
度量的目的是通过对度量对象的刻画、评价和规划,实现对对象的改进,如图1所示,度量是一个典型的PDCA循环。
图3 GQM模型
3.2 软件过程度量技术
GQM模型是在80年代中期,由美国马里兰大学的Victor Basisli教授提出的一种面向目标(goal-iriented)的关于软件产品和过程测量的方法,它使得测量由“被动引发到过程中”变成“主动地渗透到过程中”,它的由目标细化到度量的逐步求精的方法具备很强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因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GQM方法提供了严格框架,包含如下三步:
1.列出开发项目产品或过程的主要目标
2.从每个目标中提出一些问题,在判断目标是否达到时必须回答这些问题
3.确定为了充分地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对什么进行度量
如果通过这种方式导出度量,那么对如何使用结果数据就是很清楚的了。
但GQM模型也存在不足,如从GQM树中,并不能明显的看到需要以何种明智的方式来组合这些测量,以便能够回答那些问题,这也就决定了GQM模型需要其他的模型来补充。业界对GQM进一步细化,提出了GQM-D[7]过程度量框架。基于GQM模型改进的其他软件过程度量模型还有很多,比如ISPM[22](Issue-driven Software Process Measurement)、PQMM [11] (Purpose,Question,Model,Metric)等等。
D 基于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软件过程度量模型
审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庞大的电子政务建设工程,随着软件质量需求的不断提出,软件度量作为质量控制的手段必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面将重点介绍软件过程度量模型的建立。
4.1 审计软件过程描述
审计软件过程包含了整个审计软件从需求开发直到最终产品的生成和维护这一生命周期间的所有活动,与普通的工程过程一样,涉及到过程主活动是什么,参与者是谁,可以分解为哪些子活动等。为了充分刻画审计软件过程的本质在过程定义中借鉴了PSL本体论的思想,下面简要介绍过程规范语言PSL。
PSL项目开始于由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协会NIST(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领导的一个协作工程,目标就是为过程规范建立一套语言标准,现已成为一项国际标准—ISO 18629。PSL语法结构为一层次模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PSL核心:PSL实体中最基本的元素,对所有过程的本质刻画,如时间、资源和活动等。
基础理论:对PSL核心的补充,满足大多数过程共有的描述需求,如时间约束、资源分组和任务选择等。
PSL扩展:相对部分过程的描述需求提供一种自定义词汇扩充机制。
PSL的定义概括了过程数据的基本特征,可以用来建立过程数据的XML词汇表。下表介绍了部分PSL中的关键概念,本文在软件过程建模中会使用到:
图4 软件过程的实体关系图
表1部分PSL核心概念表
4.2审计软件过程建模
为了将过程度量与软件过程活动更好地统一起来,在过程模型中将度量作为软件过程的一项活动,按照GQM模型分解为三个对象:目标、问题和度量元。
下图描述了软件过程定义中涉及到的相关实体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可作为审计软件过程的建模基础:
E 小结
本文结合金审工程应用系统建设的特点,以PSL为基础建立了软件过程模型,在建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软件度量的要求。通过以上分析和描述可以看出该模型为软件过程提供了统一的定义,过程间的交流或调用可以很好地在过程定义文档中描述出来,增强了过程间的互操作性;同时,在过程描述文档中描述了对资源的引用,使得资源可以被不同的过程所共享,增强了资源的共享力度,为规范金审工程应用系统的建设和度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将进一步加强对资源的描述力度,充分利用资源描述框架-RDF对软件过程中使用到的各种资源进行详细的刻画,加大于活动的嵌套深度,使其能够描述各种复杂的过程调用。同时研究与企业软件过程改进相结合形成集成式计算机辅助软件开发环境的框架,从而进一步提高软件过程的可操作性和可控制性,保证应用系统的建设质量。
标签:审计软件论文; 软件过程论文; 软件论文; 软件度量论文; 信息化规划论文; 审计计划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审计质量论文; 审计职业论文; 审计方法论文; 审计目标论文; 工程审计论文;